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下面与创业融资没有关系的 农民工创业融资难

每经记者张文

11月3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鼓励引导返乡人员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渠道开发农业农村资源,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繁荣农村经济。

在12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表示,“《意见》的特点包括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大,支持重点领域和方向更加明确,围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明确重点支持种养、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和各类生产生活服务业等返乡人员发展规模。".

《意见》也对人们关心的“土地难”和“融资难”问题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陈晓华表示,“这份文件含金量很大,坚持问题导向解决,重点在土地使用难、融资难、人才获取难等突出问题上寻找突破”。

一问:返乡下乡创业都能干什么?

据农业部最新统计,目前全国返乡创业农民工超过450万人,近5年返乡创业农民工人数增幅保持在两位数左右。

返乡创业正成为许多在城市工作的农村户籍人口的选择。他们已经回家了,他们能做什么?

《意见》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规模养殖、特色农业等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产性服务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生活服务业,以及其他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我们统计过,80%的返乡项目是产业融合项目。我们还统计了54%的返乡人员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或销售产品,这在过去的农村地区是很少见的。”陈晓华说:“在我看来,昨天农村突然兴起了乡镇企业。今天,回归农村有创新和创业。可以说,世界广阔,大有可为。”

“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还比较落后。如何发展农业,必须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道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意见》很有针对性。如果农民工或者其他人才回国,可以抓住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势头,因为现在一、二、三产业刚刚兴起。对创业者自己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二问:如何破解创业融资难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山东、河北返乡创业者时,多数农业创业者表示,“农业风险高、回报慢、抵押物少,融资难”。

在顶层设计中,“融资难”的困境成为政策发挥的突破点。

《意见》明确提出,要采取金融贴息、融资担保、扩大抵押物范围等综合措施,解决农村返乡人员创业创新融资问题,稳步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农村返乡人员创业创新需求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探索包括权属清晰的农业设施、农业机械在内的动产和不动产抵押业务,提高农村返乡人员金融服务可得性。

“在各种报告和论坛中,有时会听到“金融服务的提供”这一说法。但这是首次专门针对返乡创业人员出台国务院层面的文件,可见其分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郭敬立告诉记者《每日经济新闻》,“可及性是指这些企业家能够在现有条件下实际接触和经营的金融服务,包括

font-size:15px;">在谈到返乡人员创业“用地难”时,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詹慧龙表示,“农民工返乡创业用地难比其它行业更为明显。由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大部分立足于以农为基础的产业领域,所以他们的创业投资普遍强度比较低,创造的财政收入、财税收入普遍比较小,地方普遍不愿意提供用地指标。同时很多创业项目都是在现有的土地经营权管理条件下进行,因为没有明确的预期,所以在基础设施建设、地力培肥、产业发展投入上存在一定顾虑。”


对于“用地难”现象,陈晓华指出,“针对这个问题,《意见》有一些新规定,一是集体建设用地可以依法用于创新创业,包括返乡下乡人员也可以,二是自住房可以改造成农家乐,三是可以和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还有一条规定了地方政府在建设用地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返乡下乡人员搞农业设施等基础建设。当然,有些规定还需要配套,有些规定还需要地方拿出办法来。”


在《意见》中,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建设用地指标的政策安排,《意见》指出,为重点支持农村的“创客”们,县级政府可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返乡下乡人员建设农业配套辅助设施。农林牧渔业产品初加工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