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魅力的深层分析
“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艾草可用作食品和保健;广东省也是中国最大的艾草消费区。
在6月24日开幕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国博览会”)上,专注于艾草研发的大亚湾企业广东庆忌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受到众多客户的青睐。展会期间,庆忌生物与广州某客户达成了近320万元的年度销售合作意向。
据悉,庆忌生物是一家艾草全产业链的南方医药研究企业,致力于打造农业-科技-健康全产业链运营模式的大健康产业。
“通过参加本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我们对未来艾草产业市场非常看好。”广东庆忌生物医药科技公司董事长黄建香说。
创业故事
A
投入3000多万元“回家”
打造艾草产业链
“我的病被一个民间医生治好了,就是中药和草药救了我一命。”受益于各种草药,“徽州妹子”黄建香对中医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感恩和情怀。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攻读MBA课程时,她认识了长期从事植物化学和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的杨崇仁博士。在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专家进行了一番交流和探讨后,胆大妄为的黄建香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苦艾这种岭南常见植物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在民间早已有之。如果能引入科研开发的力量来开发生产,走深加工的道路,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将其应用于医疗保健等领域。这个想法得到了杨崇仁博士的大力支持和肯定。
活动家黄建香从2014年春天开始筹备艾草的开发应用项目,从艾草的种植、研发和生产入手,在艾草全产业链做南药研究。
创业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项目初期,黄建香遇到了很多问题,从家庭疑惑到艾草的选择,从团队组建到工艺路线,从技术研发到设备采购。长期经商的黄建香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项目的初始阶段真的太难了。我身边的团队和人员一批又一批的换。很多坚持不下去的人辞职离开了,但我不能放弃!”回忆起“万事开头难”的阶段,黄建香非常动情。
B
发现了8株“宝谷矮”
到3000亩的红交爱基地
从2014年提出创新项目的想法到两年多的基地建设,杨崇仁研究团队和黄健翔研究团队分两路:一路加紧艾草的药理分析研究,开展应用和提取技术研究;千里迢迢来到全国各地,并到田间地头开展民俗调查,走访老中医寻求古方等。来追溯艾草文化的源头。
经过几轮考察,黄建香和杨崇仁决定以惠州罗浮山为起点,探索葛洪、包谷用红脚艾草疗伤的历史文化,结合罗浮山丰富的文化底蕴,开启岭南艾草产业的创业篇章。
亚洲有300多种艾草,主要生长在山坡、草原和沟壑上。阳光充足、排水通畅、土壤湿润的环境有利于其生长,不同产区、不同纬度、不同光照,品种不同。这么多艾草中,哪一种更适合艾草研发,哪一种更有利于人体健康?你能找到葛洪和包谷的红脚艾吗?
带着疑惑和信念,2015年,黄建香团队走遍全国,走遍田野和大山,引进了60多个艾草品种进行栽培研究。
好事多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研究小组发现,这八种红足虫
;">红脚艾因叶小绒少,味略苦,叶面有少许灰白色绒毛,而区别于粤东的珍珠菜。这一发现经杨崇仁教授团队的严谨论证得到了证实,红脚艾的认定结果得到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专家们的认可,并取得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颁发的鉴定报告。“很多人不懂红脚艾,把珍珠菜当成了红脚艾。”为科普红脚艾,黄建香团队后面还举办了红脚艾学术发布会暨艾草产业化成果发布会,为红脚艾正名。
黄建香说:现在我们已经建设了3000亩红脚艾种植基地,而且我们还在扩建中,以进一步满足我们产业发展的需要。
C
3年时间成为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9月,公司董事长黄建香和她的团队以“超临界萃取天然植物工艺与其产品开发研究”项目申请入孵惠州大亚湾区科技创新园,注册成立了广东暨晴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大亚湾科技创新园的入孵企业。
通过设立广东暨晴艾草产业研究院,与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建立联合实验室,建设工程中心、研发中心等,专注艾草产品的研发、提取分离以及科技转化等。同年,黄建香技术团队负责人获评惠州市“天鹅惠聚工程”领军人才。
“我们要着眼于大农业、大健康两大产业,发挥岭南热带天然药物资源的优势,发扬岭南传统医药文化,不断创新、钻研、开发适合广大群众的健康产品。”黄建香说。
在黄建香的带领下,2017年,艾草产业化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完成艾叶油超临界+分子蒸馏的“一拖三”工艺,并进行了中试,形成了以艾叶油、足养液、素肤霜等一系列具有暨晴特色的艾草高科技产品,团队荣获惠州市天鹅计划创新团队称号。
2018年,项目“一拖三”工艺下的艾叶提取物(轻油、重油、蜡质)研究利用取得新进展,并完成了原料的产业化生产,工艺的发明专利申报等,实现销售近900万元,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评定,正式成为“国家高企”一员。
从2014年算起,今年是暨晴生物做艾草产业的第5个年头,也是黄建香设想公司发展的第二阶段———公司的“三产融合”开始落地了。
“‘一产’是生产,公司在博罗有3000亩红脚艾种植基地,我们采用公司加合作社的形式,保障我们的原材料纯正、稳定;‘二产’是生产,要在大亚湾实验室添置两台设备,实现产能升级,今年瞄准7500万的销售目标;‘三产’是服务,是公司着力打造的健康中心,计划采用标准化模式,推广产品加技术定制的形式,发展大健康产业。”黄建香说。
本版采写摄影:南都记者蔡雯陈海燕通讯员冠文苟志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