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作为农村第二大基础产业,近年来不断得到国家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支持。毫不夸张地说,每10个农村家庭中,就有一半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农民,无论是养猪、养鱼还是养虾,都属于种田的范畴。
与种植类似,水产养殖不可避免地需要占用土地。过去农民需要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占用耕地建养殖场或养殖大棚,农业耕地只有经过批准才能转为养殖用地。毫无疑问,在一些规划不到位的村庄,农民申请这种土地往往会被拒绝。
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这一现象有所改善。根据《全国土地分类》和《关于养殖占地如何处理的请示》的规定,耕种土地属于农用地,在耕地上建设农场不属于改变土地用途的行为,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上耕种不需要按建设用地审批。
除了基本的生产设施(如养殖圈舍、环保设备等。)水产养殖行业要求,绿化带用地也按农用地管理,农民不需要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但管理生活用房、饲料储存用房、疾病预防控制设施等附属设施为永久性建筑,需按照集体建设用地相关管理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如果不处理,将被列为违法建筑。
在不破坏耕地和种植条件的情况下,国家要求各级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充分尊重土地承包方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换句话说,不应该限制农民在耕地上耕作!应该由农民决定!从这个规定来看,无疑是对农民好!
此外,国家要求各地在总体建设规划体系中充分考虑规模化养殖和散养用地的实际需求,为农民土地提供预留用地空间,从实际行动上为农民从事养殖业提供条件!而且国家一再强调,任何地方政府都禁止搞一刀切的禁令和大规模养殖,但要给予大力支持!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经过农用地转用审批程序就可以到处建农场。根据国家政策,养殖场的建设需要满足四个条件(其中一些已经在上面提到),总结如下:
(一)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进行农场建设,只允许在保护性农田以外的耕地或者自留地上建设。虽然不需要申请农用地转用审批,但需要到相关部门备案;
(2)建设农场或工棚,不得破坏土壤耕作层或耕地种植条件。此外,农场不能建在当地政府指定的禁区内;
养殖场的建设必须符合环评设计要求,且应远离村庄居民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区、河流等;
4 .养猪户需要申请并获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无论是小农还是规模化养殖场;公司和个人都需要持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否则,即使建了养殖场所,也不允许养殖!
综上所述,在国家鼓励和大力支持发展养殖业的背景下,农民占用耕地建养殖场,无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同时,环境保护也对养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需要满足环评设计的要求,养殖粪污未经处理不允许直接排放,养殖场与居民区的距离应以生活环境清洁和居民正常生产生活为原则等。
但是,总的来说,国家为耕种土地提供了宽松的条件,曾经让农民觉得很难解决的土地使用问题,现在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在这种背景下,农民打个翻身仗指日可待!最后,边肖想问大家,作为一个农民,你觉得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支持有什么变化吗?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你的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