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近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21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会上,上海社科院长三角创新团队发布的《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数报告(2020)》显示,上海作为龙头城市,优势明显,南京、杭州、苏州、合肥作为核心城市,在引领区域创新方面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论坛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主题,围绕如何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德忠表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必须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词,完善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内顺畅流动、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上海起主导作用,而江浙皖则各展所长,加强分工合作,错位发展,共同承担起做长江经济带“龙头”、带动全流域发展的重要使命。上海市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城乡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涂迅认为,沪苏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形式和模式之一。沪苏一体化要围绕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科技领域、重大功能平台,推动功能相同、产业链条相同、创新相同、设施网络相同、服务相同、制度相同的建设。
“长三角G60科技走廊也正走向创新共同体。这是科学仪器的集中区域,全国超过五分之一的科技创新板企业聚集在这里。”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曾凡银认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年长三角的定位之一是创新之源,解决“卡脖子”问题,打造创新生态。合肥都市圈要加强与上海都市圈的对标对接,深化与杭州、宁波等都市圈的互补性,打造长三角世界城市群。目前,合肥已与上海张江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上海张江和合肥的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与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携手打造“两心”,共创同创新。复旦大学合肥先进产业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上海中文科技大学量子工程卓越中心)也开始逐步运营。
会上,上海社科院长三角创新团队发布的《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数报告(2020)》显示,上海作为龙头城市,优势明显,南京、杭州、苏州、合肥作为核心城市,在引领区域创新方面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芜湖、无锡、宁波、常州、南通、镇江等。这些城市也展现出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持续推进,对生态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长三角一体化决策咨询专家陈文认为,研究太湖流域水资源共享和责任分担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体现了“谁使用,谁付费”的资源市场化利用规则,鼓励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