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京东商城发展历程,京东创业史简要

5月28日上午9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JD.COM总部一楼大堂已经人满为患。

红色背景板上,“京东物流赴港上市庆典仪式”脱颖而出。铜锣前印有京东物流LOGO和2618.HK股票代码,京东物流高管、合作伙伴和投资者纷纷拍照留念。每个人都在等待那一刻。

倒计时滴答,时针指向9: 30,九锣鼓槌下锣声响起,京东物流正式登陆港股主板。与发行价40.36港元相比,JD.com物流早盘高开14.1%,达到峰值47.7港元,同比增长18.19%,市值突破2800亿港元。截至当日收盘,京东物流报41.70港元,涨幅收窄至3.32%,市值超2500亿港元。

自2007年成立以来,14年来外界对京东物流的质疑由来已久。“之前大家都以为京东物流烧钱拖垮了JD。COM的竞争力,但恐怕没有人能想到京东。COM自建的物流今天可以估值2000多亿。”一位长期关注京东物流的观察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现在争议已经开始化解,外界对京东物流的期待更大。“从之前老虎证券推出的新项目可以看出京东物流的市场预期价值。”老虎证券投资研究团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长期来看,京东物流仍是稀缺标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行业发展前景正在改善。未来的京东物流依然值得期待。”

十四年创业路

如果说2007年之前的JD.COM只能算是亚马逊的模仿者,那么2007年自建物流之后,JD.COM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特色。

创业故事流传了很多次。2007年,面对客户对到货慢、货损等物流相关问题的投诉,集团创始人刘倾力打造自己的物流。当年8月,京东物流在北京启动小规模试点,2008年5月,北京配送站开通5站。到2010年,

n data-stock-id="oqJD" class="stock-word">京东自有配送已经覆盖北京五环内。


“当时的物流行业野蛮卸货、装货现象严重,乱象丛生,京东无法改变行业,只是考虑到自建物流能够降低客户投诉,吸引更多的用户来京东消费,所以就开始自建物流。”前述观察人士告诉记者。


到2010年,在野蛮生长的快递行业中,京东物流的用户体验可谓“惊艳”。“那会听朋友介绍说,京东商城买电子产品还不错,于是以货到付款的形式下单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很快就送到了。”一位在北京的京东长期用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忆自己的首次京东购物经历称。


不过真正让她记住京东的,是之后的一次购物体验。在京东平台的首次购物体验尚佳,这位用户又下单了一个热水壶,然而半天时间过去,该用户便后悔了这次“冲动购物”。“谁知道我刚准备取消订单时,京东的快递小哥就给我打电话说水壶送到了,哭笑不得,但后来还是签收了。从此以后我就记住了京东。”


尽管在用户端收获诸多口碑,然而京东物流从创立伊始,便面临无数的质疑。京东早期投资人、今日资本徐新曾做过测算,京东投资仓配一体的物流,单个城市单日配送2000单才有可能盈亏平衡。对于2007年日处理订单量仅3000单的京东而言,自建物流意味着长期亏损与烧钱。


并且,考虑到物流是一个人力与资产并重的重模式高投入行业,规模的持续扩张并不意味着烧钱的终止。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年创始人马云曾断言称,京东会被京东物流这种重资产模式严重拖累,影响公司的整体发展,而阿里只做平台服务,不建物流的轻资产模式,则轻松很多。


不过这一次,马云失算了,如今的京东物流不仅成为京东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并且也开始走向了自身“造血”之路。在实现了专业化与规模化之后,2016年底,京东物流正式向社会全面开放仓配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快递和物流云三大服务,2017年,京东物流从集团中拆分出来单独运营。


开放后的成效正在逐渐显现。聆讯资料显示,在2018、2019及2020年,京东物流营收分别为人民币379亿、498亿和734亿,其中2019年同比增长31.6%,2020年同比增长47.2%,而在2021年Q1期间,京东物流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64.1%,继续处于高速增长状态。


从外部收入来看,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已经从2018年的29.9%、2019年的38.4%增长至2020年的46.6%。


盈利能力方面,尽管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京东物流净亏损分别为27.65亿元、22.38亿元和40.37亿元,表面看來亏损加剧,但经调整后2018年、2019年亏损16.15亿元、9.24亿元,2020年更是扭亏为盈利17.10亿元。


京东方面介绍,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网络相关的成本显著提高,外加其他经营费用,以及非经营性亏损,比如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经调整后的盈利状况,更能体现出京东物流已经拥有了自身的“造血”能力。


京东物流的未来


从对京东物流的打新热情,可以一窥投资者对京东物流的态度。


京东物流是近期资产质量较好的打新标的,也是京东旗下第三家上市公司,”老虎证券投研团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由于此前京东健康上市时给资本市场留下充足的空间,上市首日大涨56%,短短几日便较IPO价格翻倍,因此,本次京东物流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参与,打新人数超过137万人,远超此前热门股京东健康和农夫山泉。”


不过开市首日,在短暂冲高之后,京东物流呈现下跌态势。在专业人士看来,这与京东物流发行估值及当下IPO整体环境相关,但叠加多方因素后京东物流的首日表现依然尚可。


“按照2021年京东物流营收预测,当下的PS估值约1.9倍,参照顺丰控股近3年平均2.1倍PS估值,京东物流当下估值合理,但与顺丰控股相比并不具备明显优势。”老虎证券投研团队指出,“叠加当下IPO环境较为低迷,京东物流首日表现符合预期。”


资本市场对京东物流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未来的成长潜力。需要注意的是,京东物流所在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市场,是外包物流的细分领域。与孤立的物流企业不同,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有能力提供全面物流服务,包括快递、整车及零担运输、最后一公里配送、仓储及其他增值服务(如上门安装和售后服务)。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近年来,中国外包物流服务市场发展迅速,预计将由2020年的6.5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9.2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1%,高于物流支出总额同期的符合年增长率,外包物流服务渗透率预计将从2020年的44%增至2025年的48%。


京东物流不是一般意义的第三方物流或快递服务商,”资深物流行业人士杨达卿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京东物流已在探索生产车间等生产制造方面的服务,并整合供应链多环节的服务,基于需求预测等帮助生产企业更精准对接需求。


同时,杨达卿认为,京东物流与京东商城、京东科技等构建的服务协同,超越了传统快递企业仓配一体化服务,并基于供应链流程优化,帮助品牌商建立敏捷供应链体系。此外,京东物流在物流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建立了优势,“这些使得京东物流具备了综合性的比较优势。”


京东物流外部客户的收入结构变化,则是其独立化发展的直接证明。“目前,京东物流逐步涉足高端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服务,沿着产业链供应链挖掘新的利润源,也为京东在数字化供应链上生态圈开辟了新空间。”杨达卿指出,“未来或许不只是京东商城加持京东物流,而可能会形成京东物流基于庞大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加持京东商城。”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