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阳江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落实扶持市场主体政策措施,全力推动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复市,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市场主体发展基本情况
2020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4357家,同比增长6.94%;其中,新注册内资企业169家,同比下降0.59%;民营企业3086家,同比增长10.73%;外商投资企业9家,同比减少79.07%;个体工商户10728户,同比增长6.09%;农民专业合作社85家,比上年同期减少47.85%;随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深入,与往年相比,新登记的市场主体保持平稳增长,其中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保持较快增长。
受疫情影响,今年1-3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呈现负增长,但数据从4月开始收窄。今年1-4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8095家,同比增长-7.04%。其中,新登记企业1900户同比增长-2.06%,个体工商户6143户同比增长-8.00%。今年1-5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1225家,同比增长1.35%;其中,新登记企业2556户,同比增长6.19%,个体工商户8603户,同比增长1.02%。
行业方面,餐饮业受疫情影响较大,2019年上半年新注册餐饮企业511家,2020年上半年新注册餐饮企业38家,同比下降92.56%。2019年上半年新注册个体餐饮企业2074家,2020年上半年新注册个体餐饮企业1601家,同比下降22.8%。2020年上半年,阳江实有市场主体159671家,同比增长7.07%。
其中,民营企业28738家,同比增长12.50%,注册资本(金)116889.11万元,同比增长22.67%;外商投资企业789家,同比增长14.65%,注册资本(金)706,359.92万美元,同比增长0.28%;个体工商户12.4408万户,同比增长7.06%,资金额120789.62万元,同比增长215.89%;农民专业合作社1624家,同比增长9.82%,总投资255,436.49万元,同比增长9.04%。
市场主体行业分布情况
阳江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和制造业。
上述两个行业共有民营企业14659家,占全市总数的51.01%。其中,批发零售业8504户,占29.59%;制造业企业6155家,占总数的21.42%。
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领域不断扩大,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建筑、租赁和商业服务等行业发展迅速,成为新的增长点。全市个体工商户124408户,资金额1207.89632万元,其中制造业企业11763户,占9.46%,批发零售业企业74031户,占59.51%,住宅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12847户,占10.33%。
反映出阳江个体工商户的主要投资方向是批发零售,其他行业的占比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化不大。从资金数额来看,该市个体工商户规模尚小,平均每户资金只有9.71万元。
市场主体组织形式分布态势
民营有限责任公司保持快速发展。
目前,全市共有有限责任公司25768家,占比89.67%
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个体工商户的新增数量。二是企业注册便利度提升、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投资者更加倾向于注册小微企业。退出市场主体数量情况
2020年上半年,共有1313户企业办理了注销,其中通过一般程序办理注销企业733户,简易注销程序办理注销企业580户,进一步优化了市场主体存量结构。
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情况
该市实施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深化“先照后证”、“多证合一”改革、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大幅减少企业办事人员往返涉企证照部门次数,有效破解了“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创业堵点问题。
推行“一照多址”“一址多照”“住改商”“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住所申报”住所改革,实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下放冠市名企业名称核准登记权限、取消冠市名企业申请条件限制等名称登记改革,实施“审核合一”登记改革,打通开办企业全流程信息共享链条,实现企业开办“一窗通办、最多跑一次”、半天内办结。
全面推行商事登记“网上办、掌上办、寄递办、预约办”,大力推广个体工商户微信办照系统,个体户实现微信办照零跑动、秒批秒取。实行企业简易注销改革,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性成本进一步降低。
【记者】张琪琪 杨世华
【通讯员】阳市监
【作者】 张琪琪;杨世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