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占收入约两成盈利增长存下滑风险
公开资料显示,沈心科技是一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企业用户提供与信息安全、云计算和企业无线相关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根据披露,沈心科技计划募集13亿元用于研发网络安全产品和云计算产品。
招股书显示,沈心科技募集资金中约5860万元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募资项目完成后,公司固定资产规模将增加。项目建成后,公司每年新增折旧费用预计为1953.33万元。由于受产品研发、产品认证、市场营销等因素影响,募投项目完成投产后一段时间内,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2015年至2017年,沈心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31,875.83万元、175,004.68万元和247,247.45万元,2015年至2017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6.93%。招股书显示,R&D投资及下游市场需求的波动直接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其中,沈心科技的R&D投资约占收入的20%。2015年至2017年,公司R&D费用(不含股份支付)分别为28145.76万元、35182.78万元和47814.01万元,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的21.34%、20.10%和19.34%。如果在R&D的投资未能如期产生效益,导致期间费用大幅增加,且未被营业收入的增加所吸收,则可能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这可能会导致沈心科技近年毛利率下降。2015年至2017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80.80%、78.66%和75.50%。公司解释,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和企业无线业务收入的增长,产品结构发生变化,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
此外,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沈心科技的应收账款增加。2015年至2017年,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2838.54万元、14396.9万元和24678.91万元。
在这方面,国际电工委员会要求沈心技术公司列出名称、收入金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是否超过合同中约定的付款时间等。对十大应收账款客户,并结合重点客户进行重点分析。租赁业务受到质疑。子公司因少缴税而受到惩罚
招股书显示,沈心科技及其子公司不拥有土地使用权,租赁房屋26套,主要租赁物业9处;公司子公司长沙沈心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拥有两家工业厂房,尚未办理完房产证。
作为一家软件企业,沈心科技一直将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技术和产品研发,以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保持轻资产的商业模式。招股书提示,若租赁期满无法续租,出租人单方提前终止协议或租金大幅上涨,公司生产经营场地无法续租
租的风险。同时,子公司深信服网络于2016年9月因少缴增值税受到国税部门行政处罚,并补缴2012-2013年增值税96,984.83元、2013年少交的企业所得税65,655.32元、2011-2013年少交的增值税3,253,124.36元,并依法加收滞纳金。
截止目前,深信服科技存在1起合同纠纷,3起劳动争议,尚未审理完毕。发审委要求公司补充披露:(1)上述正在审理的相关诉讼的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诉讼主体、诉讼标的、具体诉求、诉讼进度);若败诉,是否对发行人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隐瞒第三大股东股权变更史其实控人为“知名”风投
招股书披露,深信服前身为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深信服有限”)。深信服有限成立于2000年12月25日,由何朝曦、熊武和冯毅共同出资设立,持股比分别为43.33%、36.67%和20%。
2016年,深信服有限通过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彼时合计已有17名发起人。除创始人三人持股比例在5%以上且分别变更为23.40%、20.28%和9.36%外,其余14名股东里持股比例5%以上的仅一名,为Diamond Bright International Limited(下称“DB”),持股比例为20%,位列该公司第三大股东。

不过,DB是以何种角色、什么时间、多少资金入股该公司的,招股书均未提及,仅简单介绍了其股权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DB作为深信服科技第三大股东,其实际控制人为知名风投机构兰馨亚洲投资集团。该集团投资的成功案例包括携程、智联招聘及正保远程教育等已于美国上市的公司,且均成功实现获利退出。
据相关媒体报道,兰馨亚洲在2007年年底以5500万元入股深信服。此后,深信服计划在海外上市,但未透露上市时间。而彼时兰馨亚洲已经开始介绍投资银行与深信服接触。亦有外媒报道称“中国网络安全产品厂商深信服计划赴美上市,募集资金约1亿美元。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负责该公司的上市发行。”然而至此以后,均未见后续进展相关信息。
来源: 和讯网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