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为低学历士兵领跑
“你甚至可以从东南大学得到一份很高的传单!”
去年一入营,79军某旅新战士闵宋玉所在班级的门槛就被“踩”了。班长、排长、指导员,轮流和他说话。面对这样的“热情”,他自己也很惊讶。
然而,与大学生士兵闵相比,新战士朱浩峰的处境完全不同。用他自己的话说:“忽冷忽热。”
“你有什么文化?”在帮朱浩峰整理屋子的时候,新兵班长问道。朱浩峰的眼睛突然暗了下来,他低声说:“初中。”
“初中就是初中,你还带个‘吧’?”新兵班长说话直白。那一刻,朱浩峰的脸上露出了尴尬。
新的培训开始后,朱浩峰发现班长对他和一些学历低的同志的关注度明显弱了很多。
记者走访该旅,不止一次地捕捉到了低学历士兵迷茫焦虑的眼神。
大队二连下士许,学历较低。刚到公司的时候,有很多“深造”的机会,但我从来没有逃过他的法眼。平时,他既不被重视,也不被鼓励。渐渐地,刚参军时,他的辛苦没了,军训成绩下降了。
郝贺,该旅三营指挥保障连战士,入伍15年。作为“老资历”,他也感受到了低学历对自己的影响。他原本想继续在部队工作,现在心里没底:“我学历不高,在部队发展似乎不现实。”
据记者调查,去年加入大队的低学历士兵来到部队之前,都渴望在部队有所作为。然而,当他们面对身边受过高等教育的战士时,他们显然感到缺乏信心。
在旅政治工作部主任赵阳的办公桌上,一份去年入伍的新兵个人名单已经被压了下来。
“部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和专注于培养高素质的士兵!”赵主任说,去年入伍的新兵中,大学生比例高达近50%,创历史新高。
同时,另一组数据也值得关注:学历低的士兵比例依然不小。
赵不禁回想起这些新战士刚入营时举行的第一次座谈会。
那天,一个小战士突然站起来说:“首长,我叫高志军。我不嫉妒大学生战友的特训,但我觉得像我这样学历低的军人也应该关注.今天大家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但是基础还不如我们高学历的战友,如果我们不迎头赶上,他们未来还会更远!"
战士高志军的话让赵阳想到了一个在他心中无法回避的草根话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入军营,谁来带领学历低的士兵?
变“学历至上”为“能力至上”
“马能跑千里,牛能耕良田。”
前不久,大队英模连“南门第一连”的一个统计,引起了战士们的深思。
这个连有6个本科学历的战士,7个初中学历的战士。
班长、技术员、文员等15个关键岗位中,初中学历3个,高中学历10个,大专学历仅2个。
这两组数据确实耐人寻味:在连队里担任骨干的大学生比例和人数,都比不上学历低的士兵。
发生了什么事?综合分析近年来连队士兵的成长情况,连长郭子睿说:“除了大学生士兵的晋升、考试、退役等一些原因外,更重了
要的还是连队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低学历士兵走上适合自己的岗位,加速了他们的成长成才!”身为基层带兵人,要有一双发现战士身上优点的眼睛。打破惯性思维,变“学历至上”为“能力至上”。
对此,该旅女兵连指导员杨心柳感触颇深。

连队上等兵宋婷婷刚入伍时,由于学历不高,总感觉自己矮人一头,“一个宿舍六个人,四个有大学学历”。尽管学历上不占优势,但杨心柳却意外地发现,每次集合带离宿舍时,宋婷婷都会细心地将屋内的内务摆放检查一遍,确保无误后再离开。
“这姑娘真心细,干工作很踏实!”看准了宋婷婷实在肯干的性格特点,杨心柳将她推荐至卫生队工作,在工作期间从未出现过任何纰漏,深得上下好评……
工作上取得的成绩让宋婷婷越发自信,如今她正利用工作之余,紧锣密鼓地进行复习,向着更高学历冲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的价值实现。”旅领导分析道,绝大多数对自己现状不满的战士是因为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展示。
下士常浩最近就有些不开心,为啥?
身为连队宣传骨干,他是大家公认的“宣讲之星”,可营里新组建“大学生士兵宣讲组”,他却因“学历不高”被拒之门外。
“还没亮剑,就已经败了!”常浩的脸上,露出一丝自卑。
一天清晨,记者登上旅营区外的小山眺望:山间林木繁茂、高低错落,有参天松柏、中槐矮柞,亦有贴地植被。回望营盘,记者不禁深思:一支部队不正像这山林吗?人才队伍错落有致、层出不穷,才能构成立体化人才群体。
“所谓人才,就仿佛一片森林,既有参天大树,也有低矮灌木。他们和谐共生,才能构成完整的人才生态系统。”对此,旅长王瑞金感慨地说,各层次的人才聚在一起,才能构成庞大的“人才方阵”,并在兼容并蓄的人才生态系统中人尽其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新兵给部队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对低学历战士造成强大“冲击”。
“对比大学生新兵,低学历新兵一入伍就感觉自己‘矮了一截’,加之年轻人看问题容易片面化,工作成绩稍不如人,就容易形成‘自我弱势’心理。”多次负责新兵训练工作的一位旅领导如是说。
一些“没特长、没信心、没优势”的低学历士兵忧心忡忡地表示:我们的军营成才之路在哪里?

高低学历皆能成才
“如今,随着兵员结构调整,更多高学历士兵走进军营,这是部队建设的大趋势。与高学历士兵不同的是,要让低学历士兵满怀信心建功军营,关键是要引导他们迈开追赶的步伐,加速成长的进程。”该旅政委汪占军说。
无论学历高低,都能百炼成钢。
年初,在旅党委“建设高素质士兵人才方阵”讨论会上,汪政委话语铿锵:“未来战场,兵‘熊’也可能‘熊一窝’。现代战争就像是一个链式结构,每名战士是链条上的一个节,断一个节就会毁掉整条链,必须树立全员人才观。”
很快,“关注低学历士兵队伍建设”的问题就此摆开。各级树立起“高低学历都能成才,大才小才都是可用之才”的全新理念,运用激励机制,采取分层次育、按能耐用、依贡献奖的方法,引导官兵人人成才。

新认识,新动能,新气象。
机房里,方寸之间,荧屏闪动,只见上士王开宾操纵鼠标,熟练地按着快捷键,不一会儿,一个精美课件就被制作出来。
令人没想到的是,眼前这位技术能手,学历并不高。入伍前,来自农村的王开宾“连电脑都没碰过几次”。
凭着一股拼劲、韧劲,来到部队后的王开宾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在自身能力素质不断提升的同时,他逐渐成长为该旅自动化站网络维护员,负责全旅大小授课、会议的课件制作。

上士陈诗博的“士兵突击”,也颇为励志。
从专业“小白”,到特级驾驶员、火炮维修大拿……谈及成才秘诀,陈诗博笑容灿烂:“努力再努力,坚持再坚持。”
今天,“努力”“坚持”等字眼,已成为低学历士兵成长成才的关键词。
为引导战士们成长成才,旅里组织“当好大师傅,带出好徒弟”等活动,鼓励各营连老士官“手把手”传技艺、带徒弟。
该旅八连四级军士长肖航虽然只有初中文化,却是旅里出了名的“武教头”,从军10余载,带出连队骨干数十名。活动开展后,许多战士慕名前来拜师,其中不乏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士兵。
“履行使命需要每一位士兵的奉献,军队现代化需要每一个士兵的智慧。”该旅领导介绍,他们还为去年入伍的列兵制定了“成长路线图”——大学生士兵想法多,旅里就给他足够广阔的平台去实现自己的想法;低学历士兵想要学一门过硬的技术,旅里会优先考虑他们自己选择的专业。
令人高兴的是,曾经让赵洋感到“初生牛犊赛过虎”的小伙儿高志军,如今已成为了一名火炮驾驶员,并多次被评为训练标兵。
“低学历不等于低能力”“只要勤奋学、刻苦练,低学历照样练出高能力”……
记者调研发现,越来越多的战士找到了自己的舞台,曾经一度寻找“聚光灯”的低学历士兵们,心态也正悄然发生变化。
“英雄”不问出处,高低学历皆成才。不久前,旅里表彰一批训练尖子,台下的旅领导释然地笑了——站在领奖台上的“先进个人”,高低学历比例不再失衡。
“英雄”不问出处,高低学历皆可成才。第79集团军多措并举关心培养低学历士兵,让他们在各专业岗位上成为技术骨干。

三次进修机会缘何失之交臂
■记者 刘建伟 特约记者 赵 雷 通讯员 宋子洵
学习归来一个月,就披红挂彩登上领奖台。
望着台下一双双羡慕的眼睛,陆军第79集团军某旅指挥保障连上等兵李鉴澍一脸自信:“低学历不等于低能力。只要我们肯吃苦、多努力,照样能成才!”
熟悉李鉴澍的战友都知道,因为学历低,他曾接连3次失去进修学技术的机会。
李鉴澍只有初中学历。入伍不久,他便意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学历差”——
全班8名新战友,仅“本科生”就有两个,还有三个“大专生”,这让他感到“压力山大”。
笨鸟先飞。李鉴澍很早就有了“外出进修,学一技傍身”的想法。
新兵下连,上级给连队分配了2个火炮修理的学习名额。得知消息,他第一时间找到指导员王晓宇表明想法。
火炮修理专业技术含量较高,再三权衡,连队把机会给了两名大学生士兵。
消息传出,李鉴澍心中颇为失落。“都怪自己学历低。”他很快调整心态打起精神,以全部热情投入到训练中。
没过多久,他迎来了第二次进修的机会:连队要挑选几个苗子,参加轮式装甲车的驾驶员培训。
这次,李鉴澍准备充分,专门向连队递交了书面申请。
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连队专门组织了军事和文化选拔考试。李鉴澍在军事课目考核中一路过关,却在文化知识考试中“掉了链子”。
机会,再一次与他擦肩而过。李鉴澍心里很不是滋味。随后,他给自己定了学习计划,发奋补习文化知识。
又过了两个月,机遇不期而至。上级给了连队几个外出学习测地专业的名额。这一次,连队同样将采取组织军事和文化知识考核的方式择优选拔。
“这回该轮到我了吧!”抱着书本啃了两个月,李鉴澍自信满满。可结果不如人意——他仅以“3分”之差,又一次错失进修机会。
“就因为自己先天不足,后天发展咋就这么难?”李鉴澍越想越委屈。他在旅政工网上发了一篇题为《谁来关心低学历士兵》的帖子。
“高学历士兵容易受到重视,聚光灯啥时候也能照在我们身上?”许多跟李鉴澍一样的低学历士兵纷纷跟帖,这引起了旅领导的关注。
“低学历士兵的思想问题需解决,更重要的是校正各级的人才观。”为此,该旅专门组织官兵代表开展辩论赛,廓清学历与能力之间的模糊认识、惯性思维,帮助低学历士兵走出困境,找回自信。
如今,在大学生士兵杨金爽的帮助下,李鉴澍的文化成绩突飞猛进。今年3月,他如愿踏入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学习火炮维修技术。
“虽然李鉴澍最终战胜了自己,成为技术骨干,但其他低学历士兵的成长呢?”指导员王晓宇看着连队低学历战士名单,陷入了深思。

作者:刘建伟 赵 雷 通讯员 宋子洵 摄影:王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