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可以加学分的网上证书,创业就业培训证,有没有用

作者:王钟的

加盖公章并写有志愿者姓名和服务期限的公益证书在网上销售清楚?据媒体报道,一些学生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购买公益证书,目的是为了获得证书和学分,申请奖学金和上高等学校。记者与主办方核实了“2020马拉松”志愿服务证书的真实性,确认该志愿证书是组委会出具的,这样的证书只需220元就可以在网上买到。

由于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而学生在申请留学、求职时,公共服务记录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学生拥有相应的公共服务证书和公共服务记录越来越重要。但是,一些学生获得公务员证书的方式不是自己从事公务员工作,而是通过机会主义的思维在网上购买证书。这种行为不仅欺骗了评价学生的机构,也对其他实际从事公共服务的学生造成了不公。

公共服务是人们出于善良而从事的服务工作,应该在没有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获得报酬。相关机构给参与公益服务的人颁发证书,既是对他们精神的褒奖,也是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公益事业。将从事公共服务的情况纳入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也是为了鼓励学生的公共利益,选拔那些真正促进社会进步的人才。因此,“真善美”是公益事业的核心价值,诚信是公益活动的基础。以虚假名义伪造或者使用公益证书的,从根本上违背了公益理念。

令人担忧的是,网上出售的一些证书不是假的,证书是真的,公章也是真的,但上述名称的所有者根本没有参与公共服务。极有可能是一些“内部人士”获得了盖有公章的空白证书,并在网上出售。因此,在查处这些破坏公益精神的案件时,要注意找到追根溯源的方法,从源头上斩断公益领域的蛀虫。

网上乱卖公益证书也暴露出组织公益服务的机构不严格,对公益服务的记录掉以轻心的问题。从笔者从事公共服务的经验来看,一些组织公共服务的机构只是批量打印证书,在公共服务活动结束后发放给志愿者时,甚至不写姓名,让志愿者填写,一些还没有发放的剩余证书也不会及时销毁。或许,在一些管理者眼中,这样的证书“含金量低”、“无用”,但能够获得空白证书的内部人士,可能会把它们视为难得的“商机”。

在要求组织公益服务的机构加强管理的同时,最根本的是督促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扣好“诚信”的扣子,这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对此,要充分发挥信用档案的作用,严惩失信者,让全社会树立信用记录伴随一生的意识。只有让失信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社会才能形成重视诚信的氛围,让更多的人不能轻易失信。

事实上,在一个成熟、诚信的社会里,维护诚信的根本途径不在于严格的预审,而在于唾弃不诚信的行为,尤其是让不诚信的行为像“社会性死亡”。在正常社会中,“守信”是公民品格的基本前提。更何况,公共服务项目种类繁多,颁发公共服务证书的机构和主体不计其数。如果为了少数人的失信而不断提高管理门槛,无疑会消耗大量的公共资源。

正是因为失信的代价微乎其微或者遥遥无期,失信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少数学生才会放宽要求,选择s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益证书网上交易也是一种启示:告别用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单一惯性思维,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离不开科学的方法和细致的监督,更离不开人人守信的社会氛围。(王钟的)

来源:光明网。实时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