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板最好的基金排名第一的,创业板综合指数

7月13日是创业板指数值得铭记的一天。指数盘中一度达到3560.88点,不仅创下了2015年6月18日以来的历史新高,也是创业板历史上首次盘中超越上证指数。

2021年以来,新能源、半导体等。均大幅上涨,带动创业板指数持续上涨。截至7月12日,创业板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9.17%,超过包括标准普尔500在内的多个主要指数,排名第一。

在指数高景气下,创业板新股上市首日回报有所上升。截至7月13日,2021年上市首日以来上市的92只新股平均涨幅为258.87%。在巨大的财富效应下,在创业板申报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不仅是未能再次在创业板申报的企业,科创板受挫的企业也转移到了创业板,此类企业申报和申报数量已达14家(不含科创板二次申报)。

一个

二次申报科创板不再是首选

6月新增9家注册制二次申报企业

今年3月,牛牛研究中心在《科创板折戟企业动向:29家选择再次申报IPO,7家转报创业板,7家已获通过!》文章中评论了二次申报企业的趋势。当时有45%的二级申报企业明确提出申报科创板,但这一趋势在短短三个月内就发生了逆转。

据牛牛研究中心介绍,年初以来,二次申报选择科创板的公司只有2家,但选择创业板的有9家。其中,8家公司在今年最后一次申报结束后,仅仅几个月后就再次申报。自6月份以来,这一数字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仅6家公司在6月29日和30日重新申报。

值得注意的是,从审核状态来看,14家企业尚未成功上市,3家企业自愿终止,3家企业查询,7家企业处于新的受理状态,目前只有中联数据一家处于注册状态,极有可能成为创业板注册制下第一家成功二次上市的企业。

-spacing: 1px;">对于二次申报企业,最受关注的不外乎是前次申报终止的原因,以及影响前次终止的原因是否消除,是否会影响企业二次上市申报?而前个问题是二次申报企业首询问论的必问项,有5家回复过问询的企业已为我们解惑:


从上述5家在回复问询中提到的前次申报终止的原因中,其中板块定位是当中的高频词。有市场观点认为,从科创板转创业板上市是不符合科创板定位及科创属性不足的因素影响,“退而求其次选择创业板”。


事实是否如此?




2


前次申报企业普遍被问科创属性与定位


二次申报业绩问题仍不可幸免


为此,以下我们主要从企业前次申报科创属性评价指标及涉及到可持续经营业绩方面作分析。


一、科技属性方面:10家企业前次申报被问及科创属性或科创板定位


首先是科创属性方面,下述12家由科创板转报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有10家在前次审核问询中被问及科创属性与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按照最新4月16日证监会修改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的“4+5”科创属性评价指标来看,有7家企业从硬性标准来看并不符合科创属性要求,而有3家企业在科创属性指标上仅刚刚达标。如鸿铭股份,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5.02%,研发人员占员工数量比为10.49%,而最近一年营收为3.08亿元,均为刚刚达标。


二、业绩方面:14家企业中多数收入与业绩规模较小,二次申报可持续发展能力或将成为绕不开的问题。


从14家申报企业业绩来看,剔除2020年已二次申报终止的3家企业,9家企业中有5家2020年营业总收入低于5亿元,有3家归母净利润在0.6亿以下,当然,从创业板申报条件来看,最多申报的上市标准一对净利润要求是“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


然而梳理过往审核问询发现,过低收入与业绩规模会引发上市委对企业抗风险能力与可持续盈利能力的质疑,进而影响上市进程。


以6月新受理的星诺奇为例:在2020年首次申报创业板之前,还曾于 2019年申报IPO并于当年撤回,2019年公司接受了中国证监会组织、青岛证监局实施的现场检查。现场检查过程中有关机构曾与发行人及各中介机构两次交换意见,发行人前次撤回的主要原因为业绩下滑。而最新申报数据显示,当前星诺奇收入与净利润规模仍较小,2020年营业总收入为3.67亿元,归母净利润则为0.49亿元。因此可预料到后续进一步问询中可持续盈利能力仍会成为公司绕不开的问题。


综上来看,创业板的高景气度带来的巨大的财富效应,以及部份企业确实存在板块定位不清晰,收入规模较小问题,使得二次申报选择创业板企业不断增加,成就创业板“香饽饽”地位。


当然,注册制二次上市申报是一个中性词,并不能简单评判一家企业的好坏。但二次申报企业在上市审核中仍需注意两个问题:


1、前次申报终止因素是否消除。对于二次申报企业来说,上市委问询中往往要求申报企业披露前次申报有关情况、前次申报撤回原因,就是为了确定影响发行人前次申报相关因素是否已经消除。如创业板当前成功过会的中联数据对于高管转让全部股权的处理就是以双方经过充分协商后决定签署《远期股份转让协议》,消除该影响申报因素,最终成功过会。而科创属性不突出,申请规模体量偏小的佛朗斯转创业板申报仍是撤回收场。


2、信息披露问题,因为上市委同样会要求申报人对照前次申报文件信息披露内容及问询回复内容,披露本次申报与前次申报的主要差异及存在相关差异的原因,同时对于前次申报及问询回复中已披露且对投资者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的信息,要求予以披露。而无论是科创板还是创业板,是否符合定位与可持续性盈利都是重要审核考察因素,即使多次申报也同样是绕不开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