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8 11:25 |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王逸群记者姚英康
走进杭州北部的跨贸小镇,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不断来往,用各种语言热情交流。刚刚结束的暑假,他们没有像以前一样回国,而是在这里实习,组织各种商务。
在“创业园”50多平方米的留美留学生公共办公区,键盘的敲击声和制作者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30多名留学生的创业时间忙碌有序。在房间的角落里,贝尔马尔轻声回答国际学生的问题。25岁的贝尔马尔来自土耳其,正在浙江大学学习国际贸易。贝尔马尔在研究中发现,土耳其购买的大多数矿石筛都是从德国进口的。与德国相比,中国产品更好更便宜,所以她萌生了向土耳其出口中国产品的想法。
“我在这里找到了做贸易的机会。刚开始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咨询这里的员工,三个月后公司就开始了。如果这个项目将来在土耳其发展得好,我想把业务扩展到欧洲和其他国家。”贝尔马尔说,最近,有国际学生问她关于创业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想加入进来,其中许多人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
近年来,来杭州的国际学生数量日益增加。其中,很多留学生都有创业心,但因为缺乏经验,不了解政策,不得不止步。2017年7月,下城区在杭州建成首个“创业园”和“创业馆”,不仅为海外留学生搭建了实践贸易的平台,也为未来的国际贸易伙伴培育了孵化平台。
如今,小镇已经与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高校达成合作。来自7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留学生入城学习跨境贸易,4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留学生分批入驻“创业园”进行创业实践。
来自乌干达的詹姆斯是创造者之一。当记者看到詹姆斯时,他的指尖在键盘间快速游走,屏幕上的中文台词是对他公司的最新介绍。他在浙江科技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在杭州工作了6年。去年,詹姆斯成功完成企业注册落地,成为第一批进入并设立博物馆的外商投资企业。
“公司从事工程机械行业,向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等东亚国家出口中国工程机械。”当詹姆斯提到公司最初的经历时,他很无奈。从2012年开始,他就有了从事贸易的想法。他对政策和法律一无所知,迟迟没有成立公司。去年7月,刘创源的工作人员帮他组织了自己的公司。现在,他的公司保持着10万元的年营业额。
詹姆斯告诉记者,去年底,杭州全面实施7项出入境便利化政策,为高端外籍人才集聚提供了政策引导和政策保障。“小镇上的工作人员给我申请了签证。本次优秀留学人员来华居留许可的有效居留时间为2年。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可以方便地进出中国。”
“原来的政策是留学生有创业意愿或需要出境重新申请签证。现在,有创新创业意愿的留学生,可以凭大学文凭申请2到5年的有效私宅。执照、研究生实习和创新创业活动。”浙江跨贸小镇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楚红说。
那么,留学生定居的条件是什么?楚红告诉记者,留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中文沟通能力和创业眼光。符合条件的留学生可输送到相应企业实习两个月。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口
为了让海外留学生安心创业,刘闯园区还提供“五免”服务,即免费“一站式”公司注册服务、免费办理工作签证、半年免费金融托管服务、一个免费办公站、一年免费水电物业管理费。“还可以为来华留学生提供政策咨询、签证代理、创业补贴申报、投资创业登记等服务,为他们节省了财力和精力。”楚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