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顺事嘉业创业园小米还在吗 顺事嘉业创业园哪个街道

王川是一块砖,需要的地方都可以搬动。表面上看,毫无怨言。

2020年2月21日,小米发布最新高管任命,任命联合创始人王川为小米集团首席战略官(CSO),协助CEO雷军协调集团质量委员会、技术委员会、采购委员会的管理工作。

作为雷军的朋友、小米的联合创始人,王川可能是近两年小米高管中命运最不好的人。他在小米的运动轨迹跨越了顺实叶嘉创业园、总参大厦、多彩城市。

以小米2018年7月9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为分界点,雷军成为组织架构调整的狂人。

2018年9月3日,小米进行了史上最大的结构性调整,这位创业老将退居二线。雷军大胆提拔了十几个年轻人担任事业部总经理。按照雷军的话说:“没有老兵,就没有基业。没有新的军队,没有未来.让每一个有能力、有抱负、有进取心、有勇气的年轻人在战争中学习战斗,在战斗中迅速成长。”

在这次调整中,小米设立了一个组织部门和一个总参谋部。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刘德任任组织部长,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川任总参谋部部长,向雷军汇报工作,至此,与其说是联合创始人,不如说是痴迷产品经理的王川告别了从零开始被带到国内市场第一的小米电视业务,走向了职业生涯的下一个阶段。

很快,2018年12月13日,雷军再次宣布重组。这一次,中国成立了。王川也是中国区总裁,向CEO汇报工作。说得好听点,中国就是中国;说得好听一点,负责国内市场的是销售部,因为它的后台是销售服务部。

中国区的成立,无疑是小米宣布中国市场为大本营的决心,也为王川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让其中一个产品经理负责销售,让习惯性安静温和的王川带一群需要打鸡血、不停喂蜜饯的销售人员。很多人都很怀疑。这意味着王川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也意味着他必须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把自己从舒适区拉到一个新的战场。也意味着需要时间去探索,这当然更考验雷军的战略耐心。

果然,不会持续太久。

半年后的2019年5月17日,雷军再次进行结构调整,宣布兼任中国区总裁,同时宣布成立家电事业部。任命王川为家用电器事业部总经理,负责空调、冰箱、电视机以外的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业务拓展和团队管理。

这是什么意思?王川接任中国区总裁后,其原副手李被提拔为小米电视事业部总经理,而王川这次被任命为家电事业部总经理,小米电视没有包括在内,这意味着王川实际上是被降权了,同时也给了王川一个看似白手起家的业务。

换了别人,肯定是“我不干了”,但王川还是默默接受了。不过,或许也正是因为他是雷军的朋友,所以他才能如此从容地接受雷军的各种安排,雷军也可能会以王川为朋友,毫无负担地为王川做各种安排。毕竟王川早在被雷军拖去加入小米之前就实现了财务自由。被拖到小米做电视只是王川的兴趣。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扶雷将军一把。包括之前雷军请他帮忙管理金山。

后来,王川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动静。我问过几个小米员工,王川现在在哪里工作,但是没人知道。我问电器业务部是怎么成立的,没人知道。他的名字和形象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有意思的是,2019年4月6日,小米米粉节当天,我

跟王川闲聊,对接下来中国区怎么走说了不少他的思考,我是能明显感觉到他有着很清晰的思路的。结果1个月后,雷军就失去了耐心,把中国区接过去了。


2019年11月29日,雷军又发了一封公开信,宣布了最新的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宣布林斌小米集团副董事长、王翔被晋升为集团总裁,同时宣布联合创始人黎万强离职。有虎嗅网友评论道:“黎万强在现在的局势下价值体现不明显,想必他自己也很憋屈吧。”我想,王川应该也是憋屈的吧。


与此同时宣布的还有,卢伟冰出任中国区总裁,同时兼任Redmi品牌总经理。


从王川到雷军再到卢伟冰,小米中国区总裁自成立以来以半年一次的速度进行着稳定的更迭。


再次从公开场合看到王川,已是2020年1月2日,小米在顺事嘉园小米电视总部的楼下搞了个庆祝活动,庆祝小米电视2019年中国出货量突破1000万台。雷军、王川、李肖爽等人一起合了个影。


然后就是这次的任命,任命王川为首席战略官。不知道跟他那会儿被任命的参谋长有什么区别,以及现在小米还有参谋长这个职位吗,是谁接替了还是烂尾了?雷军没有在他十几次的调整中给出下文。


在这次任命中,大家电事业部被王川原来的副手、现在的电视事业部总经理李肖爽接管。


说到王川这个人,当年也是曾经在微博上手撕过贾跃亭的主儿,后来乐视坍塌,小米电视顺势突围,一路成长为国内销量第一的电视品牌。甚至在小米手机业务低迷的2016年,小米电视几乎是唯一可圈可点的业务。


这里面,王川居功至伟。


并且,他带领小米电视团队的时候,小米电视是唯一一个有自己独立公关团队的业务,跟小米集团公关团队是分开的,也是唯一一个可以自己开新品发布会的业务。如今,小米电视这边的公关团队被合并,顶头老大变成了中国区总裁卢伟冰。


小米在上市后的18个月进行了不下15次架构调整,每一次调整都让人眼花缭乱,简直像看杂技表演。


每一次架构调整,考验的是企业一号位的战略规划能力。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肉眼可见的可能是阿里巴巴。这家擅长不停架构调整的企业,在频繁的战略调整中校准未来战略、瞄准航向,并把人才人尽其用、并通过不停地人事调整选拔出优秀的管理者。


雷军大概也是这么想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