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渝北区创业园,重庆创业基地

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众多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也是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渝北区失业毕业生离校人数翻一番的严峻形势下,今年渝北区就业人才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履行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全力打造渝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双引擎”“孵化器”“稳定器”,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多元服务,赋能毕业生就业“双引擎”

在渝北,年轻的大学生想找工作,想创业。他们在哪里可以找到“始发站”?我们在这个区的就业人才局找到了答案。

“今年5月,渝北区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中心开业运营。6月,渝北青年人才成长站正式启动。”渝北区就业人才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两个平台从就业创业服务、人才综合保障等不同维度进行互补、取长补短,有力促进了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

据介绍,渝北区采取了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引入第三方运营机构,将服务手段与高校毕业生多样化需求相结合,组织各种线上线下就业创业活动,拓展对大学生的服务。这些新思想引起了大学毕业生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今年8月,该区积极联系高校、企业、孵化基地,推出创业导师、职业指导师20名,广泛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四进”活动,组织区内262名大学生参观仙桃数据谷、渝北机场国际贸易示范园。体验、研讨交流,开展职业能力评估、就业指导讲座、创业经验分享会、专场招聘会等精彩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性。

渝北区青年人才成长站着力打造有利于青年人才聚集集聚的“高地”,出台住宿补贴“三免三减半”优惠政策。依托仙桃数据谷的资源优势,通过创造更好的培训条件,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强的就业支持,促进青年人才不断向渝北集聚,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在工作中,该站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进行了合作。并组织630余名学生参加渝北青年人才成长站系列活动,为全国所有高校搭建了开放平台、青年人才就业创业的聚集地和中心站。

护航基地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器

“我们通过物联网一对多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实时电池大数据分析服务。”“与砖瓦工人的高空施工相比,砌墙机器人可以有效降低坠落伤害的安全风险。”“我们主要针对3到6岁的孩子,培养他们的理财素养”.

9月10日下午,渝北区第二届创业创新大赛决赛在仙桃数据谷举行。魏锐航天重庆创业孵化基地评选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图亲子商学院获一等奖。同时,图亲子商学院、格致汇3354社交游戏电商也与青空国创投资基金签订了金额为20万元的投资合同。

据介绍,创业大赛的全过程是在渝北区各创业孵化基地的协助下组织的,42%的参赛项目由coll .创办

在打造渝北品牌的总体思路下,该区已建立15个创业孵化基地,其中11个被评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被评为市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在9月举行的第三届“重庆创新创”孵化服务创新大赛复赛中,12家孵化基地晋级决赛,其中4家为渝北独家所有。孵化基地为高校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办公场所,设有400多个免费创业驿站,还提供创业指导、政策咨询、融资对接、代办事务等一站式服务,为助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发挥了巨大作用。

截至目前,渝北15个孵化基地共孵化大学生创办企业701家,创业就业效应倍增,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1.58万人。创业孵化基地孵化项目”量子点展示

示”等共计42个优质项目参展首届和第二届智博会,受到中央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关注。


精准帮扶,开发贫困生就业“稳定器”


除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服务、人才综合保障,渝北区就业人才局还以精准帮扶为抓手,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创业。


家住渝北区洛碛镇的贫困毕业生小王(化名),2018年6月毕业于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面试了几家企业,都被用人单位婉言拒绝,求职陷入困境。


在了解到她本人的实际困难后,区就业人才局高度重视,安排人员多次联系沟通,针对她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多次尝试,如:推荐就业见习岗位,免笔试参加聘用人员招考,尝试一一失败后,最终还是决定利用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


经过和洛碛镇商议研究,恰逢某村干部有职位空缺,急需补充,在基本满足用人条件的情况下,优先将小王纳入考察对象,在体检和政审合格后,于去年12月将小王录用为洛碛镇某村干部,使其如愿走上了工作岗位。


渝北区就业人才局特别注重对家庭困难、残疾毕业生和长期失业的毕业生的帮扶,落实“四个一、三优先”服务:发放一份政策清单、开展一次职业指导、组织一场人才测评、制定一份求职计划,优先推荐岗位信息、优先参加培训见习、优先提供创业扶持。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创业。


与此同时,该局支部委员会通过开展调研、深入走访、组织座谈等方式,深挖问题根源、对症落实措施。近期先后走访8家见习基地和用人单位,看望就业及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群体;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座谈会,了解未就业毕业生的困难和需求;在中秋、国庆前集中走访慰问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对于贫困高校毕业生多次入户走访、探望,帮助其分析就业条件,提供就业方案,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协调所在镇街开发公益性岗位过渡安置。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通过落实一系列改革举措和就业服务,渝北区确保贫困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接下来,我们还将以搭建就业促进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全力抓好信息对接服务等为抓手,为毕业生提供快捷、高效、优质的就业服务活动,为他们的就业创业提供充分保障。”该区就业人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余小凤 通讯员 万桃利 王曦 余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