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4月22日,沪深两市代表性指数中,创业板系列指数表现亮眼。Wind数据显示,上证指数下跌6.76%,沪深300下跌6.28%,沪深500上涨2.28%,沪深1000上涨4.66%,创业板指数上涨13.63%,创业指数上涨13.42%。
创业板今年市场关注度不断提升,一方面是外部环境驱动,另一方面是整体内生表现相对较强。创业板公司虽然具有较高的业绩弹性和增长潜力,但仍存在内部分化,部分公司盈利能力仍不稳定,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如何在创业板选择投资标的,避开“雷区”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跟踪深市核心指数的基金,公告显示,招商创业板ETF(市场简称:创大行情;代码:159991)今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近年来,a股市场的投资风格趋于市场主导,投资创业板龙头股和蓝筹股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类似于上证50的创业市场指数一经发布就被市场解读。
1/先排名“雷霆”再选出最佳,创业板50强优势凸显
创业板市场指数首先“戴明”,然后从创业板选出50位真正的“新领军人物”。具有很强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受到国外投资者的青睐,值得偏爱龙头的投资者关注。
创业市场指数旨在反映创业板市场基本面良好、流动性强的大盘股的整体表现,丰富创业板的指数化投资标的。
创业板指数为399,293,简称“创业市场”。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剔除基本面和股票流动性较差、质押和商誉比例较高的公司,按照总市值由大到小的顺序选取50家公司作为样本股。指数采用自由市值加权,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周五的下一个交易日,定期对样本股进行调整。
排雷后,其成份股整体质押率和商誉率均低于创业板50、创业板指数和创业板整体。
创业板指数最近5个报告期的净资产收益率远高于同指数标的。从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数据来看,创业板市场净利润远高于同类型标的:
数据来源:wind信息,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ROE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截至2020年4月20日。过去的表现不代表未来的表现。
创业市场业绩增长较为明显,但估值水平相对较低。
数据来源:wind咨询,数据截至2020年4月20日。
总之,创业板市场指数可以说是创业板中的领涨股集合,市场对其未来在市场人气和投资者青睐度方面能否跟上上证50指数寄予厚望。
从行业分布来看,医药生物、电气设备、电子、农林牧渔、传媒是创业板市场指数排名前五的行业,占比超过74.49%;重量级主要集中在媒体、电气设备、生物医药、电子等。占总数的63.01%。
Wind数据显示,自指数基日(2012年12月31日)至2020年3月31日,创业板大盘指数累计涨幅高达255%,同期创业板50和创业板指的累计涨幅分别为144%、165%;年化收益率达20%,夏普比率0.67,年化波动率、最大回撤均优于创业板50与创业板指,长期业绩良好。
2 / 低利率坏境下,抓住新兴成长行业上车机会
当前宏观环境看,低利率趋势有望持续,A股整体配置性价比较高。
用1/PE-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作为风险补偿指标,该指标目前为1%,处在历史最高的附近,历史上同样水平附近往往就是大型底部区域。

数据来源:wind资讯,截至2020年4月20日。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招商创大盘ETF基金经理苏燕青认为,创业板对标美股纳斯达克,当前纳斯达克总市值占美股总市值达到63%,而创业板总市值仅占全部A股总市值10%,从创业板市值扩容角度看未来空间巨大。
未来创业板利好逻辑仍在,首先,新一轮科技周期叠加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创业板公司再迎战略机会;资本市场改革红利不断,创业板再融资新规出台,以科技成长为主的创业板受益明显,有利于通过外延式增长强化其成长性;流动性宽裕新兴成长行业受益。高成长性公司对融资成本高度敏感,本轮全球货币宽松周期仍在延续,创业板强周期仍在路上。而从长期的历史数据来看,创业板龙头效应明显,创业板大盘指数明显跑赢创业板综和创业板指,尤其是2018年下半年以来,经历商誉计提、质押比例风险之后,龙头公司走势明显更强。
由于创业板大盘指数对上市公司质押、商誉、现金流等方面做了筛选,能更好地规避业绩爆雷的股票,在经济不太景气、盈利周期向下的环境中具有重要意义。而近期全球疫情爆发资本市场“去流动性”造成的极端下跌更体现了大市值股票流动性的可贵之处。在未来的创业板投资中,基本面和流动性应成为所有投资者关注和考量的因素。(C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