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6月5日科创板首次IPO审核会议召开至今已近两年。
截至2021年6月4日收盘,科创板十大市值王分别为SMIC、金山办公、传音控股、华西生物、康希诺、华润微、罗博乐、君实生物、中伟公司、上海硅业。
IPO日报发现,十大市值王里有4家公司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那么,截至目前,这个行业有多少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他们的特点是什么?
#1
科创板“巨头”行业
《IPO日报》发现,前十名企业中,SMIC以2257.95亿元市值排名第一,传音控股以1279.92亿元市值排名第三,华润微市值以831.79亿元市值排名第六,上海硅业以699.93亿元市值排名第十。这四家公司都属于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行业。此外,市值排名第11位的兰琪科技(664.93亿元)也属于这一行业。
科创板上市公司市值汇总,数据来源:IPO日报
总的来说,当前所有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共有54家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是企业数量第二多的行业,比企业数量第一多的专用设备制造业仅少2家.
然而,目前股价相较发行价的收益率略低于科创板平均.科技创新局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公司
据《IPO日报》初步测算,截至6月4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收盘价较发行价平均涨幅为153.24%,而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类公司平均涨幅为149%。
这可能是因为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公司的股价经历了较大的下跌。与最高价相比,科创板上市公司收盘价平均下跌34.46%,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类公司收盘价平均下跌38.24%。
关于科创板部分企业股价下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陆穗琦对《IPO日报》记者表示,可能技术含量不足、业绩支撑不够、两极分化等导致价值回归.
此外,从区域分布来看,54家企业注册地区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广东省(20家)、上海市(7家)和江苏省(7家)。
#2
lass="highlight-text">更注重研发
从研发角度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54家企业研发费用率和研发人员占比均高于科创板平均水平。
同花顺数据显示,54家企业2020年研发费用率的平均值为8.79%,比科创板平均值8.55%略高。研发人员占比方面,54家企业2020年为33.96%,而科创板平均值为28.66%。
在研发驱动下,54家企业2018年至2020年营业收入平均复合年增长率为28.1%,归母净利润平均年复合增长率则更快,为43.16%。
巴菲特选股策略的精髓,就在于重视毛利率、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这三个指标,尤其是净资产收益率(roe)。巴菲特还给这三个指标设定了标准,也就是毛利率要高于40%,净利率要高于5%,净资产收益率要高于15%。
套用此标准,54家企业中有13家符合,它们分别是和林微纳、智明达、腾景科技、恒玄科技、芯海科技、科思科技、睿创微纳、道通科技、安集科技、三旺通信、世华科技、四方光电、美迪凯。
截至6月4日收盘,这13家企业的收盘价相较发行价的平均涨幅为151.51%,高于54家企业149%的平均值。

符合三率标准企业,数据来源:IPO日报整理
另外按成立时间统计,54家企业中成立时间小于10年的共有11家,占比为20.37%,而科创板整体比例为14.13%。即该行业的“年轻”企业占比更高。

成立时间摘要,数据来源:IPO日报整理
#3
“巨头”行业中的“巨人”
如果按同花顺行业分类,上述54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又可以归属于13个类别,它们分别是半导体及元件(16家)、通信设备(9家)、光学光电子(6家)、电子制造(5家)、国防军工(4家)、其他电子(4家)、计算机设备(3家)、视听器材(2家)、非汽车交运(1家)、化学制品(1家)、汽车零部件(1家)、仪器仪表(1家)、有色冶炼加工(1家)。

同花顺行业分类,数据来源:同花顺
其中,半导体及元件最为亮眼,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前五大市值企业中,有4家属于半导体及元件类。
关于科创板半导体行业目前的状况、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则对IPO日报表示,半导体行业的特点是需要长时间的持续投入和积淀,才能有一个高水平的发展。综合来看,这个行业的需求、政策、产业链的完整都没有问题,处于大投入大发展阶段。回到上市公司本身来看,多数公司的表现相对较好,估值也是相对较高。不过,部分企业估值过高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应保持客观和理性。
END

记者 邹煦晨
版式 王莹 实习生 褚念颖
编辑 吴鸣洲

●IPO日报四周年巨献发布(全八季)圆满收官!我们明年再见
●中芯国际,竞争对手要来科创板IPO了!又是合肥造!
●清华大学实控的这家公司要上市了,剑指高端半导体设备,年年亏,甚至一度资不抵债
●网易云音乐要赴港IPO,网易CEO丁磊亲自“挂帅”,但可能“留给它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