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我的创业梦想600字,理想与创业的关系

【新时代奋斗者,让梦想照进现实】

光明日报记者秋微

在江西省遂川县金石乡潭村,住着一位90年代出生的“养鸽王子”。他以山为伴,以鸽为友,以创业致敬青年。他就是遂川县农信鸽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海燕。

2016年,从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硕士毕业后,刘海燕放弃了市内大企业抛出的高薪“橄榄枝”,回乡建立生态鸽养殖基地。

早在读研时,刘海燕就开始为创业做准备。研究生毕业时,他已经写好了未来10年的规划,有了自己的“小目标”——生态循环农业。

刘海燕到处考察后发现,肉鸽养殖时间短,速度快,最早18天就能放生,节约成本,容易控制风险,适合初次创业的人。为了少走弯路,刘海燕不仅走访了粤、桂、湘等八省的各种养殖基地,还花了三个月时间免费帮助其他养殖场,向老师学习艺术。

作为村里唯一以养鸽子为职业的年轻人,刘海燕挽起袖子,全身心地投入了。打开地面,建造一个鸽子屋,设计一个鸽子笼.他边做边总结经验,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就重新发明轮子。

为了提高肉鸽的市场竞争力,刘海燕在创业之初就决定走绿色食品之路。他亲自给鸽子均衡喂食,用玉米、小麦、高粱等全谷物代替浓缩饲料,用山泉水代替自来水,也提高了鸽子的抵抗力。此外,为了控制源头,刘海燕选择高价引进好鸽子品种。在他看来,“好品种抗病能力更强,品质更好,未来销售不会有问题”。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刘海燕还吸纳了周边10户贫困户的30多名贫困人口,以“法人农户”的经营模式,为本村及周边村的贫困村民提供养鸽技术、养鸽、防疫、销售等一系列服务,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带动每户每年增收8000多元。

现在,刘海燕自己的种鸽场年销售额已经达到100多万元,来这里学习养殖技术的农民络绎不绝。

每天,当刘海燕在养殖区检查鸽子时,他经常忙得没时间吃午饭,但他说他很享受。“鸽子虽小,但它们成就了我的理想。我想让肉鸽养殖成为家乡的特色产业,带动更多大山深处的农民致富。”他说。

《光明日报》(第11版,2020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