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品 科技创业大赛作品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通过职业教育继续学业。对于这个选择,大多数孩子都很迷茫,他们可能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将来会做什么。成都市温江区辽源职业技术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和多样化的措施。辽源职业学校秉承“教育品质跟得上,师资力量拿得出,学生素质教的好”的教育本质,为学生创造了一条独特的升学之路。

学生们上课认真听讲

做透中高职衔接,专业对口育人才

辽源职业学校的发展是分阶段的,前期注重优质就业,后期加大对升学的重视,更新发展定位到职教升学和品质就业两条腿走路新阶段.辽源职业学校招生就业副校长王建昌说:“中等职业学校面对升学就业,注重平衡,注重自身特色,更加协调发展。”

王建昌

在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理解上,辽源职业学校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首先,加强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对接,辽源职业学校现在正在加强与30多所高职院校的联系,将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和考核,与学生的素质要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地学习对口专业。“直接深化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环境,以大国工匠培养为最终目标,先成为专业技能强、文化素质高的人才,再去高等院校继续深造,完成最终的培养目标。”环境的塑造和专业的衔接在辽源职业学校的育人方式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将从资金投入、发展意识和实践实践三个方面,实施中高职衔接措施,全面推进学生升学。“为了实现我的大学梦,辽源有很多专业课。一周可能有三天,实操训练是必须的。这对我考四川农业大学很有帮助。”

宋,数控专业的一名优质本科生。

来自精品本科学习班的数控专业的宋告诉我们,普通的学习内容是四川农业大学的对口专业。学校给学生提供充分了解专业内容的机会后,他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积极参与学习,是鼓励大多数学生学习的补充措施。

“对于所有学生,我们都会为愿意学习的人提供机会,如果个人学习意愿不强,我们也会鼓励他们学习。不是你现在没就业,而是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变高了,深造会有更好的发展。”余铁,四川省终身教育青年专家,成都市特级教师,电子信息专业教师。他说,根据今年电子类、计算机类专业升学的数据,该专业有139名学生,参加过职业高考的有126人,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三。研究职业教育多年的于铁老师告诉四川职业教育网,在他看来,中高职衔接要做透,课程要为高职院校做好准备。高匹配是学生升学的升华举措,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推进作用尤为重要。

多维度专业设置,职教升学品质教育

辽源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也很独特,从四个维度来考虑。首先,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是能够服务地方经济,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其次,考虑高校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设置对口专业,保证人才能够从基层实现高匹配;然后要综合考虑学生自身、家长和全社会,把握大形势下各方均衡发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维度,考虑国家深化改革发展需要的人才供给侧,规划发展未来必要技术岗位相关的人才。这四个维度共同决定了专业设置,使学生能够构建未来发展的框架,同时也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升学选择做了一个基础铺垫。“我们有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平均时间,专业课和文化课都很受重视。专业课上,老师会让我们自己操作,大大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计算机专业高一学生郭俊豪对专业实践课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旅游专业学生陈敏


”异地考生上普高分数线挺高的,当时报考的时候觉得燎原职中的旅游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就坚定地来这上学了。“陈敏作为外省考生,异地求学的她觉得学校专业未来的发展和她的目标很匹配,未来她将会继续升学深造,让自己更有竞争力。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价值观下,生源质量、师资力量皆会因为这种社会风气受到一定影响。在这种环环相扣的模式下,紧抓职业教育的教学品质,直击问题本源,是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职业教育行业亟需改善的方向。


2019年,燎原职中对口高考上线率达到百分之百,王建昌告诉四川职教网,这就是品质教育的成果。学校从教学定位为品质就业的初级阶段,逐步成长到职教升学和品质就业同步的新阶段,是一段漫长且坎坷的探索过程。王建昌表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我们一直在思考怎么为高职院校培养既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又拥有深厚专业技能的高质量生源,唯有两个方面并行,才能相互促进。”


升学平台多样化,优化师资护航人


燎原职中为学生提供多种升学平台,学生有高职单招、对口高考、普通高考、留学班等升学渠道,充分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以燎原职中过去三年的工艺美术专业升学情况为例,从前年只有24名同学升入本科院校,到今年共38人成功升入本科;2019年全校对口高考300人全部上线,上线率高达100%;2020年全校880余人,除3+2专业类学生90余人外,参加高考报名升学人数达到583人。“但凡有升学意向的学生,学校会对其个人制定三年升学发展计划,现在就有句口号:‘要考大学到燎原’。”王建昌笑着告诉四川职教网,这句在学生家长间流传的口号也让燎原职中更专注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升学教育。


认真听课的同学们


“30人分成六个创新创业团队,24人都进入了高校。他们原本都是就业班的,经历创新创业教育之后,自己感觉需要深层的发展,就都自然而然的选择升学。”计算机升学班班主任、创新创业项目教育老师陈凤对这个成果表示很欣慰。


创新创业项目教育老师陈凤


她表示燎原职中的创新创业,是四川省中职院校里最早开展的一批,给历届学生开创全新的平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2015级毕业生,名叫邝坤,现就读于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他在2019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的科技发明专利的项目就是在燎原职中读书时创作的。陈凤看着邝坤在学校里一步步地成长,从内向自卑不爱说话,到后期主动要求跨专业学习,最终通过不懈努力考到心仪高职院校继续深造。作为这一过程的见证者,陈凤感叹道:“创新创业无疑为升学开辟蹊径,多样化的升学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让学生升学之路更顺畅。”


教师不仅作为学生学习的教育者,更是其人生规划的引导人。教师也需要不断地提升,优化自身教学能力。在燎原的教师团中,“双师型”教师共有四十余名,在专业教师中占有比例达到87%。学校特级教师喻铁表示:“电子信息专业系13位专业老师,就有9位拥有硕士文凭;5位双师型教师,3位为高级技师,其余均为中级以上师。”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无疑是对学生升学的一份强有力的保障


四川省终身教育青年专家、成都市特级教师喻铁


对教师进行统一培训,深入学习职教20条,了解有关的最新知识领域,拓展自身知识层面,加强对教师团队的职业教育理念意识训,用项目考核、竞赛方式促使教师团队进行自我优化。据王建昌介绍,学校每一年都有接近一个月时间,老师带学生一起到企业岗位上实习;或是到合作企业中去工作;或是形成师徒接对模式,首先老师直接跟生产单位的技师学习,再与学生进行接对学习。“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老师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对于技能问题也能达到很好的答疑解惑。”


教师实地探访企业情况


中职升学有其自身特有属性,知识储备和职业技能并驾齐驱,更有利于均衡发展。成都市温江区燎原职业技术学校“以实践促升学”是职业教育的创新之举,更是对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负责。正如副校长王建昌所说,“坚持职教高考,做不变味儿的职教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