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吴桐高志远静宁
珠海正在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新引擎、大湾区独特而令人向往的魅力城市,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典范城市。关
从拱北港向东望去,雄伟的港珠澳大桥横跨伶仃洋。世界最长跨海大桥通车后,从珠海、澳门到香港的公路行程将大大缩短至30分钟。
在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来自粤港澳的青年创业者们正沉浸在创新中。在珠海新一轮发展中,横琴将与自贸区、洪湾区进行一体化发展,为香港现代服务业向西拓展提供广阔腹地,进一步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为粤港澳合作开辟新空间。
用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的话说,珠海正处在千载难逢的时空节点上.作为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之一,珠海决心以前所未有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重整旗鼓,重新出发,推进“二次创业”,建设“新珠海、新经济、新生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新引擎和独具特色的魅力大湾区,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典范城市,努力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
蓝图已经绘就,大船正在航行。
新珠海:高举改革大旗 奋力“二次创业”
一大早,一艘来自马绍尔群岛的货船停泊在高栏港,等待进港卸货。中国珠海外轮代理有限公司海关经理王磊将相关申报信息录入“珠海电子口岸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系统,该船货物5分钟即可发往国内。去年,以高栏港为主港的珠海港集团实现货物吞吐量超过1.23亿吨,同比增长36.22%,在全国吞吐量超过1亿吨的主要港口中排名第一。
在高栏港东侧,珠海企业家廖星业一大早就抵达珠海机场候机大厅,准备前往外地洽谈业务。近10年来,这个民用机场的年客流量从不到100万人次增加到900多万人次,即将进入千万级机场行列,为升级开放国际口岸做准备。
从港口到机场,从港珠澳大桥到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开放格局正在为珠海高质量发展开辟新空间。
38年来,珠海经济特区以“杀一条血路”的热情和英雄气概,创造了许多领跑的举措,令人眼花缭乱;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珠海特区决心继续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奋力推进“二次创业”,在实现“四个率先”新征程中勇立潮头、再创佳绩。
“二次创业”,思想要更加解放。面对新一轮发展,珠海提出摒弃小成绩满满、小财富安稳的心态,重铸经济特区精神,重燃改革激情,让经济特区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为全省工作大局作出更多珠海贡献。
“二次创业”,改革要深化。肩负特区新使命,以横琴自贸区为代表的区域正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全面深化与港澳合作,拓展开放创新驱动核心工作,加快改革创新发展步伐。在这里,港澳企业可以享受“港资港资模式、澳资澳资模式”。“以前在外地办一个施工许可证要一年,而在横琴,只需要一个月。”横琴金源国际广场负责人陈智强说。
“二次创业”,开放要再扩大。在珠海高新区智慧产业园,玩
桩机、挖掘机同步作业,珠海与以色列合作投资20亿元打造的创新产业载体——中以加速器项目上月在这里正式启动建设。“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技术、信息加快向珠海聚集,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林江表示,一个产业承载力、创新力更强的新珠海,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珠海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也要靠改革开放赢得未来,在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新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新步伐。

新经济:布局未来 抢占创新“第三极”
在珠海高新区,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30多名研发人员正在忙碌地分析卫星传回的数据信息。今年4月26日,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星座02组卫星,搭乘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与在轨的两颗“珠海一号”卫星组网,将大幅度提高星座采集遥感数据的能力。
就在卫星发射前一天,由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M80无人船也出色完成我国第34次南极科考任务回到珠海。云洲智能创始人张云飞表示,该公司已经拥有无人船艇专利近百项,约占全球总数的四分之一。
从欧比特到云洲智能,珠海正聚力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动力变革,实现珠海制造向珠海创造、珠海速度向珠海质量、珠海产品向珠海品牌转变,承担起质量提升和能级量级提升的双重任务,牢牢坚持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这样的改变随处可见,在格力电器总部,几百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机械轰鸣,10多名工人穿梭在精密仪器间,高度自动化已成为格力工厂的常态。“目前,我们已基本完成制造系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改造。格力也从一个家电龙头企业转型升级为一家多元化的全球型工业集团。”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要占据更大的市场,只能不断从技术上突破。”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东颖深有体会地说。其公司研发出我国首款激光打印机后,如今又拿下一项世界先进,自主研发的全彩色光固化直喷式3D打印机可打印人体器官模型。
因创新催生而来的高精尖产品和技术,在各领域不断填补空白,悄然成为珠海新经济的支点。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这里迸发。上半年,珠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9.41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居全省首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激荡着新经济发展活力的珠海,正在进入全球的视野。麦肯锡公司“城市中国计划(UCI)”研究总监张耕田表示,在珠三角城市群,珠海的创新机制日益完善,创新能力有望打造继深圳、广州之后的“第三极”。
新生活:奋力建设美丽中国样板城市
珠海情侣路上,高楼错落有致,郁郁葱葱的社区公园点缀其间。这是多年来珠海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的一个缩影。
如今,建设美丽中国样板城市,亦是珠海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宜业宜居的内涵不仅仅是生态、生产环境的优化,更要让人生活得更美好,这是建设美丽中国样板城市的应有之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研究员单菁菁说。
面向未来,珠海正朝着美好新生活进发。
推出新举措,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在凝聚——
城市的风貌在变。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下,今年5月起,珠海兴起了一场“文明随手拍”的热潮,市民发现不文明现象,用手机拍下后,上传到市文明办“随手拍”曝光平台,5个工作日就能得到整改反馈。
城市的效率在变。珠海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让市民群众生活更加便利。8月初,珠海首批政务服务“全城通办”事项落地,共涉及651项事项,涵盖户政、公积金、税务、社保等民生领域,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正在变成现实。
谋划新布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在增强——
6月底,备受关注的重点民生工程——珠海市西部医疗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这将更好地满足当地群众对高水平医疗和保健服务的需求。
“以前总想着年轻要出去外面闯闯,在折腾一圈后发现,真正让我感到幸福的还是自己的家乡。”今年27岁的周文伟回到斗门区莲洲镇莲江村,进入村企合作开发的十里莲江农业观光体验园工作,经过一番努力,他从一名吧台服务员成长为一名营销经理,在家门口实现自己的美好生活梦。
拿出新办法,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在提升——
在珠海,不少市民都在手机上安装了“平安指数APP”客户端,可以像查天气预报一样直观地看到自己所在地区的治安状况,还可以直接向镇(街)、派出所反映线索、问题,并全程监督对相关问题的处理和整改。
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契机,珠海对影响基层治理的不良因素一一治理、转化和提升,有序开展平安珠海建设。珠海有信心建设成为社会最稳定、法治最清明、百姓安全感最强的地区。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数百万珠海人正勠力同心,“二次创业”,努力创造无愧于特区的新业绩,努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
统筹丨戎明迈
编辑丨李梦醒 林琳
校对丨华成民
来源丨南方+党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