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古称汀州,位于福建西部,武夷山南麓,南与广东接壤,西与江西接壤,是闽粤赣三省的重点边疆。全县辖18个乡(镇),总人口53万,国土面积3099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五大县。
图|胡晓刚
长汀历史文化悠久,客家文化独特,红色文化厚重,生态文化丰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红军故里、红军长征起点之一、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建设典范。目前有4个国家A级景区(长汀红色旧址群4A级景区、汀江源龙门3A级景区、汀江国家湿地公园3A级景区、杨成武将军故居3A级景区)、1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店头街)、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三洲村、中福村、丁煌村)和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有11个点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江苏省、汀州古城墙等红色老遗址),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江苏省老遗址、瞿秋白烈士纪念园),长汀也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图|清风求墨
长汀文化旅游特色及亮点;
汉代设(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郡,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设汀州,为唐代福建五大名州之一。至宋代,汀州府与省内其他七个都道府县组成了福建八省,享誉海内外。从唐朝到清朝的1000多年里,汀州一直是历代州、县、路、府的治所。悠久的历史留下了唐代古城墙、三元亭、小芸亭等珍贵文物,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二)具有独特的客家文化。长汀是客家人的发源地和集散地。先民来自中原,繁盛一时,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民俗、服饰、建筑、风俗、饮食文化,并从长汀走向全国各个角落,创造了极其辉煌的成就。由于顾婷府辖八县均为福建省纯客家县,汀州市被海内外客家人称为“八闽客家之都”、“世界客家之都”,汀江也被称为“客家母亲河”。时至今日,国内外许多著名的客家人仍来此寻根祭祖。
长汀是一座被美食浸润的舌尖城市,享有“中国客家美食之乡”、“福建美食名城”、“汀州美食”的美誉。长汀古城的街巷充满了客家美食的独特香味
ord" data-gid="1032436" qid="6595526173625718029" mention-index="0">客家米酒独特的香醇,无论白斩河田鸡、麒麟脱胎这些大菜,还有珍珠丸、素烧鹅这些风味小吃,都可让人充分享受舌尖上的狂欢。
(三)具有厚重的红色文化。长汀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原中央苏区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是红军故乡和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进行过伟大的革命实践,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何叔衡在长汀英勇就义。1932年,第一个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中共福建省委、省军区等机构设在长汀,使长汀成为福建革命运动的政治、军事中心,被誉为“红军故乡、红色土地和红旗不倒的地方”。在革命战争年代,长汀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仅在册的烈士就有6700多名,涌现了省部级领导、将军共43名,其中上将1人,中将1人,少将11人,是全国21个革命圣地之一。

△图|李艺爽
(四)具有丰富的生态文化。长汀山水如诗如画,让人留连忘返,秀美的汀江以及景致万端的卧龙山,朝斗岩、汀江龙门、圭龙山,这些都是大自然对长汀的慷慨馈赠。长汀还以其水土保持工作而驰名中外,被水利部水保司誉为是中国水土流失治理的品牌、南方治理的一面旗帜。2011年12月10日和2012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就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总结长汀经验,推进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长汀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优秀旅游县,被列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县、全国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等,并获得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

△图|长汀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提供









(来源:文旅龙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