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春莲
2月1日,由工信部产业文化发展中心、深港产学研基地联合主办的首届IPO之路大赛正式启动。本次大赛覆盖全国四大经济带和新一线城市,旨在团结千亿级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以大赛为契机,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冲刺IPO提供全链条服务和全方位赋能。
“IPO之路大赛的设立是基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工信部产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敏表示,“为进一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充分发挥产业文化支撑作用,我们决定联合举办IPO之路大赛”。
本次比赛由北京散打经济技术合作发展中心、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先进制造学院、博士后在线联合举办。与传统科技大赛不同,本次大赛将创新性地采用AI系统结合权威专家评审直播大赛评分机制,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快速消费品六个“5 1”赛道。
助力8-10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但国内中小企业仍存在融资难、阻碍公司规模扩张的现实问题。
对此,罗敏指出:“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但我国中小企业普遍规模经营,发展空间严重受限。”
北京散打经济技术发展合作中心副主任韩强表示:“根据我们近年来走访的调查,发现中小企业主要存在融资体系、成本结构、资源要素、盈利能力、市场竞争、投资预期、营商环境、政府支持、产业政策等痛点。
不仅中小企业,还有另一个创业群体————校园科研创业团队,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记者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金融创新中心了解到,个人素质、社会经验、风险承担能力、外部环境、资金、政策等诸多因素都影响着他们的创业之路。
在此背景下,IPO之路竞赛应运而生。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全面助力中小企业,推动其快速融入资本市场,踏足新网点,加大产业赋能,推动全球技术创新高地建设。”罗敏说。
据了解,本次大赛不仅设置了丰厚的奖金,还将参赛企业与赛道上的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和链接资源连接起来。通过直接推动企业市场发展,带来直观的业绩增长,全面助力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冲刺IPO。
博士后在线创始人范木春告诉记者:“第一阶段比赛的目标是帮助8-10家参赛公司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完善产业链打造健康创业生态系统
据IPO之路大赛组委会介绍,大赛将通过合作共建、多方参与的方式,将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黄河经济带、川渝黔经济合作区以及国内主要经济高地城市联合起来,汇聚区域内最优质的资源,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金融创新中心主任王家昌认为,政府将在双重创新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大赛将整合不同区域的发展优势和产业优势,实现产业互补,完善产业链,强化产业生态链,最重要的是技术知识的共享和融合。
据了解,本次大赛的优秀企业项目将根据当地重点产业分批落户。同时,博士后在线竞赛资源平台将整合六大产业龙头企业、研究机构等各类创新载体,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孵化前沿科技项目,帮助地方政府实现产业化发展。
大赛组委会预测,首届大赛有望吸引1万多家新兴行业企业参赛。
(编辑张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