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6月12日起,证监会发布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规则。截至发稿时,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已走过2个月40个交易日。可以说,深交所上市审核中心进入了最忙碌的阶段。
在此期间,深交所共受理IPO公司364家,计划募资2286亿元,平均每家公司募资6.28亿元。
364家公司中,在审企业176家,新申报企业188家,其中35家发行人已办理注册手续,18家成功获批。
同时,深交所还受理上市公司再融资申请148件,重大资产重组8件。
收到IPO申请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发出首轮问询。存量增量挂钩,审核注册时间不超过3个月,查询回复时间不超过3个月,每个环节无缝衔接。
如今,深交所注册制改革下的首批新股即将登陆创业板。在中国资本市场30年发展历史的关键节点,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相关规则将正式全面实施。
存量和增量的关系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进展迅速,超出市场预期。
2020年4月27日至2020年5月27日,公开征求对创业板改革和注册制试点有关规定的意见。在此期间,深交所收到了近300条反馈意见。6月12日,证监会发布相关制度规定,历时不到两个月。
"快速的行动和高效率显示了监管部门的改革决心."华夏创蓝筹ETF基金经理有幸与CBN对话。
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是资本市场首次同步推进增量和存量改革的重大改革,涉及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一系列基础制度。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创业板是股票市场,创业板改革和注册制试点比较复杂,需要妥善处理存量和增量的关系。
“可以看出,创业板改革后,发行条件和上市公司包容性更强。根据风险匹配原则,在充分考虑现有创业板市场基础和投资者状况的基础上,兼顾细分市场和各级注册制改革的协调,对创业板投资者的适当性管理要求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李湛说。
另一方面,创业板改革也优化了创业板的并购重组、再融资、退市制度等。全面提高了市场运行效率。比如在并购方面,将发行股票购买资产的价格下限放宽至市场参考价的80%,丰富并购支付工具。只要求标的资产所属行业符合创业板的定位,不会与上市公司强制协同。
“这些调整,有利于激发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做强做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李湛说。
以信息披露为核心
6月15日,深交所开始受理被审查公司在中国证监会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并购重组等相关申请。6月30日,新申报的企业开始提交相关申请,股票和增量开始在这里见面。
5个工作日之后,6月22日,深交所通过发行上市审核业务系统发布创业板试点注册制首批33家申请人受理公告,招股说明书等相关文件在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同步披露。这也标志着创业板改革和注册制试点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事实上,注册制相关业务规则正式实施后,对被审查企业出具申请文件的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作为中介机构,他们熬夜了
行人和中介机构提前谋划、充分准备,认真按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相关要求制作、更新招股说明书及其他申请文件,内容格式齐备、符合要求,为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审核工作平稳有序衔接做出积极努力。而深交所对在审企业申请文件进行核对并作出是否受理决定时,着重检查申请文件的齐备性。
与此同时,新申报企业的受理、问询也在同步推进过程中。
7月10日,深交所发出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下首批再融资审核问询函,共对19家在审企业提出问询,其中4家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申请,15家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申请。
首批再融资审核问询函,从内容和形式上均体现了深交所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以差异化监管为路径、以服务型监管为目标的注册制审核理念,问题数量进一步精简,但审核质量、问询针对性不打折,更好地让投资者自主进行价值判断,同时支持上市公司运用资本市场融资工具高质量发展。
从受理到注册平均仅1个月
从364家拟IPO企业整体来看,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特色,其中,广东是创业板拟IPO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达到82家,其次为浙江57家、江苏54家,北京、上海分别为26家和24家。
在行业分布上,目前创业板拟IPO企业主要集中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达到43家,其次为专用设备制造业35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各27家,专业技术服务业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各19家。
在保荐机构方面,中信证券保荐项目达29家,位列第一,其次为中信建投,保荐27家,民生证券保荐24家。
在业绩方面,364家拟IPO企业2019年平均营收14.76亿元,平均净利润1.17亿元,平均资产规模14.63亿元。
事实上,无论是从业绩还是募集资金来看,益海嘉里都是这364家创业型公司中的“小巨人”。
招股书显示,益海嘉里募集资金高达138.70亿元,用于19个项目的建设。益海嘉里也是364家中唯一一家募集资金过百亿的企业。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07.66亿元、1670.74亿元和1707.43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52.84亿元、55.17亿元和55.64亿元,在364家申报企业中业绩排行第一。
7月13日,创业板注册制下迎来IPO首审,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审议会议,锋尚文化、康泰医学、龙利得集体过会,并顺利闯关成功。截至到目前,已经有18家企业成功注册,全部为存量平移企业。
从受理到注册的时间来看,这18家企业平均“耗时”仅32天, 短则如康泰医学,从受理到注册批复仅22天。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存量平移企业由于此前处于不同审核阶段,有的已通过发审委审核,有的是已通过初审会但尚未经发审委审核,有的是证监会已反馈意见但尚未召开初审会,也有一些是已受理但尚未出具反馈意见的,所以时间安排上各不相同,在接下来新申报企业步入常态化之后,将普遍长于上述平均耗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