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河(右)在果园里玩摩托车
张小河会给人“纨绔子弟”的印象。
胖胖的,笑起来像个200磅的孩子。家里有一大箱成年人的玩具,包括长枪、短枪和无人机,与普通果园主的形象和爱好大相径庭。
他建桃园,种桃树,原因各不相同。
2017年3月,也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张小河的几位玩家朋友来到无锡赏花,漫不经心地参观了被称为中国第一花园综合体的——花园东区,这里出售别墅,一套260万元,院子600平方米。其中一个说这样好,可以养老种树;另一个说不如去“将军”区种桃树。260万元可以“玩”很久。
《将军》(左)与冯少林在桃花源
“博大”是张小河的外号,网名是“心胸宽广的人”,所以大家都亲密地叫他“博大”。后来,桃园又被称为“旷世果园”,其商标正式注册。
“如果你想‘玩’,我就陪你‘玩’。”章晓禾爽快地应道。第二天,他签了一份合同,要在家乡旁边种37亩稻田。因为要等到水稻收割,他从3月到12月,也就是合同生效前9个月,把全部心思都投入到了花园的规划设计上。
“你为什么选择Y字形?”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为新手,我并没有循规蹈矩,选择当地广泛使用的自然快乐造型,而是采用了代表未来跨越式发展趋势的Y字形,并且做得很好。
y桃树
" Y型最适合机械化作业."张小河介绍,从一开始,他对果园的定位就是尽可能机械化,不能像其他果农那样依赖劳动力。于是,在签约的第一年,他跑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农机展览会,了解了各种果园机械。在此基础上,他考虑了树形的选择和建园方式。“当时我也考虑过树干形状,但因为我们这里雨水很多,很难控制繁荣,而且传统的快乐形状也不方便机械操作。”
为了适合机械操作,张小河在隐排的设计上也花了不少脑筋。第一,他买了波纹管自己打孔,感觉太麻烦了。然后他创造性地把挖好的壕沟里用于明渠的U型管倒过来,然后用编织袋把管与管之间的缝隙盖住,再用土盖住。在确定沟深之前,他先去旋耕机的生产厂家测量刀片的长度,然后根据这个长度推回沟深:“最长刀片的耕地深度是30 cm,所以我把U型管底部到地面的距离定在35 cm,保证旋耕机的工作深度。此外,U型管的高度就是所需管沟的深度。”
排和主沟之间的接合处
“费用是多少?”我问。近年来,随着人工成本的飙升和果园机械的普及,许多果园主一直在考虑隐排的设计,但高昂的成本让他们望而却步。
“当时一根U型管的价格是17元,加上挖掘机和人工,所有费用加起来大概是24~25元/米。”张小河对数据非常敏感。几年前的数据尤其新。“现在绝对不止如此。当时水泥的价格是208~290元/吨。第二年,它飙升了一倍多,劳动力也增加了。很多。”
“现在装备什么机械?”问完建园模式,我再问配套机械。两者相辅相成。
x;">“买了一台履带式的多功能设备,既能旋耕,也能割草,还买了一台树枝粉碎机,剩下的就自己做了。”在章晓鹤的仓库里,挂满了各种机械工具和维修设备,堪比汽车4S店,把他的玩家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以前修过汽车,做过装潢,开过网吧,行业做得多,所以组装果园设备也觉得挺容易的。比如肥水一体化系统,需要多大流量的水泵、什么样的过滤器、多大的管径,自己算一下就知道了……”
章晓鹤在操控机械割草
“从经济角度,你觉得自己做和买现成的机械哪个更划算?”我其实见过类似他这样的爱捣鼓的果园主,最后做出来的成本往往远超去买现成的机械。
“主要是买不到,或者说没有我需要的。”章晓鹤说出了前几年中国果园机械“无机可用”的痛点,“像我泵房那个地方比较窄,普通的打药机转不过来,我就自己设计,把风送的药筒做成拖挂式的,这样转弯半径就很小。”
“这台打药机自己做出来多少钱?”我在微信群里看过他发出来的打药机作业视频,看起来效果还是挺好的。
“材料费3000多元,如果把自己的人工成本算进去估计要超过5000元。一开始毛病挺多的,改了好几回,现在的性能已经很稳定了,可以批量生产了。”章晓鹤得意地笑道。

章晓鹤(左)在介绍自制滴灌系统的结构
“那价格还是便宜的。”我笑着看了一下专做进口果园机械的冯绍林(绍兴哈玛匠机械有限公司),他从日本进口的打药机动辄十几二十万元。
“果园机械无非就是好差之分,能解决问题就行。”冯绍林接过话题,接着夸章晓鹤:“你的果园规划还是很棒的。在南方,无论是专家还是果园主,都认为开沟排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很少有人会想着用暗沟,你的果园至少迈出了第一步,在建园的时候就解决了机械在果园的进出问题,而且每一行作业道都不会有机械作业的障碍。至于机械设备,手头宽裕的时候就买点好的设备;手头紧张的时候,尤其是前期投入比较大,又没有效益,你自己有技术做一点机械设备也是可以的。”
除了打药机,章晓鹤还自己设计制作了采摘梯,他认为与冯绍林在经销的日本产人字梯相比,登梯后的作业面会比较大,还有为了固定桃树Y字形的立架,等等。

章晓鹤(左)和冯绍林在交流自制采摘梯的效能
“那具体的栽培技术,比如病虫害防治你怎么办?”这也是好奇的地方,从他的园相来看,应该管得相当到位,不像是新手的表现。
“这个很简单,我们这里本来就是水蜜桃的主产区,在我这个干活的工人都懂,农资店也能解决这些问题,反正就是杀虫杀菌,也不复杂,农资店最多搭配一些叶面肥,我上网查一下,如果觉得没必要就不要了。”
“就觉得这些东西都不难?”他对技术的轻松让我觉得有点意外,所以再问了一遍。

桃树长梢修剪
“对!”章晓鹤点头应道:“我要解决的是这边的种植户没有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他们都已经解决而且做得不错的事情,我觉得再重复做这个没有意义。”
这种思维在农业界少有,现在的果园主要么啥都不懂,瞎胡闹;要么啥都要懂,劳心劳力,很难做成一个既实干又洒脱的果园主。
几番对话下来,我对这位带有玩家性质的果园主愈发感兴趣,接着又问:“你两年做下来觉得难点在什么地方?”
“难点在于员工管理,或者说是员工的观念转变。”章晓鹤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一周前他的工人偷偷地在树盘处打除草剂了,工人的理由是割草机开不到树下面,所以就用除草剂除草了,“这些工人都是种了很多年桃树的,家里一亩地能卖到2~3万元,所以从他们的角度,也是为我着想的,但是我不想用除草剂,对树不好,容易流胶。包括一开始我做Y字形、长梢修剪,他们都说不行的。”

当地普遍使用的自然开心形
“那现在能接受了吗?”有时候老板的意识太超前也是个问题。
“长梢修剪已经能接受了。我带他们到孙建勤那去看实际效果,看了之后他们也能接受,有一个人现在他自己的园子也在做长梢修剪了。但Y字形他们觉得搭支架太麻烦,还是自然开心形省力。”
不仅是麻烦,农户不愿意接受Y字形还因为支架搭建的费用也是一个大数目。章晓鹤用的还是旧的水泥柱和钢线,连人工一起每亩的造价差不多要9000元,几乎占到两年总投资的一半。

章晓鹤(左)和王桂涛(右)等人在交流果园机械的优缺点
“你看好这种栽培模式的盈利能力吗?”我转身问王桂涛。他早早就跟我说如果去“泛泛家的果园”一定要叫上他,他想知道这位不像搞农业的同龄人是怎么“玩”的。
王桂涛想了想,说:“他是跨界来做果园的,所以他的脑回路跟普通农民不一样,懂得从市场和发展方向来倒推果园的规划,这是他的优势。但是,我觉得不能跟周边的农户一样走批发渠道,因为他的投入成本要比农户高。”
“如果走批发市场,我是没办法跟他们竞争的。像我的工人下午5点之前帮我干活,5点之后回家干活,他家里2亩地管得比我的还好,还能来我这挣钱,对他们来说,是不存在人工成本的。人工成本全是我给他们付掉了。”章晓鹤最后一句话惹得大家都笑了。
“那就剩下一条路,如何能把桃子卖出高价,这应该是你另一个难点。”我总结道。

章晓鹤玩家果园主的形象
但不管后续的销售会怎么样,这位貌似“纨绔子弟”的玩家果园主留给我的印象是:目标和方向明确,善于思考,乐于实践,不盲从,不跟风,就像《孙子兵法》所说的“谋定而后动”。
这是引领一个果园走向成功的必备要素。
2020年3月21日
作者简介
清扬,1991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高级农艺师,《中国果业信息》专栏作者,2014年12月创办《花果飘香》微信公众号,2017年11月入驻《今日头条》,2018年11月获“2018年度十大三农头条号”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