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坪洲到深圳湾创投大厦 深圳湾创业投资

据新华社香港8月31日电(记者白宇)汇聚金融科技人才的香港数码港、吸引5000亿元风险投资资金的深圳湾创业投资大厦、大型科学设施集中的广州国际生物岛澳门科技创新基地.科技创新平台先后落地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区域内创新引擎接力启动。

香港与内地城市齐头并进,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区域协调、制度创新、产学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产业格局的“势能”正在迅速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粤港澳大湾区迎来发展的黄金机遇。

产业互补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青花瓷元素上“镶嵌”着港式霓虹灯的文创产品,《清明上河图》……由《胖猫图》散点透视手法打造,亮相于ICIF湾区文创IP跨界弹窗店,吸引了一大批年轻艺人“打卡”。28岁的香港青年设计师唐燕华正在努力搭建平台,推动香港自主设计师品牌进入内地市场。

弹出式商店是在商业发达地区设立临时商店的一种新形式。零售商在异地长期停留,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如一周)内销售品牌,抓住季节性消费者。在唐艳华看来,年轻一代追求创新、求异、求速度的消费习惯,给了新生代设计师极大的创作空间。香港的设计特色与内地的制造能力相得益彰,可以在创意文化等多个领域迸发火花,为产业合作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2018年3月,唐艳华在朋友的带动下,决定去内地“闯一闯”。她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注册了伊曼多媒体创意(深圳)有限公司。从此,她找到了方向,开始了她的人生。粤港澳的IP市场,粤港澳年轻摇滚乐队的演出,香港怀旧街景的再现……粤港澳的文化资源给了她无尽的创作灵感。

香港的产业发展在设计理念、资本平台、国际化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内地则在技术创新力、制造水平、产业流动性等方面具有优势。正因为香港与内地城市的经济互补性,越来越多的香港企业表现出融入大湾区的强烈意愿。

数字经济为创新发展带来“新动能”

如果把未来社会的大数据比作石油,数据的“石油”资源是敏感的,它的传播意味着失去它的专属价值。如何解决大数据“油”的交易、共享、流通、保护等问题,成为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一大痛点和机遇点。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香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系博士毕业生李德豪获得了发展的第一盆金。2008年,他在香港成立了BizCONLINE公司。2012年佛山市南海区政府与香港科技园共建“南海粤港科技产业升级试验区”时,李德豪的企业作为首批15家创新创业领域企业获批入驻。随后,他在佛山、深圳成立云灾备信息技术公司,推动智慧极点在城市落地。从那以后,他的大数据事业越做越大。

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的“东风”给了李德豪对未来更多的期待。“大湾区可以被视为一条创新和技术链,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角色。目前,香港正准备成立“数据隐形交易中心”,用专利技术屏蔽源数据。数据提供者在平台上看到数据后,不仅可以完全放心地完成交易,还可以不确定地出售数据

粤港澳大湾区逐渐成为年轻人追逐梦想的舞台,香港青年一直是最具活力的群体之一。2019年2月,香港规划署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每天有4.25万名跨境劳工往来香港和内地工作,其中98.5%居住在深圳,包括很多在深圳买房、在香港工作的香港市民。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打造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更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