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农民创业致富好项目 农民工返乡创业实例

8日上午,春寒料峭,郝杰穿着单衣在洛阳偃师华杉镇友店村的驴场忙着拌料、喂驴、赶地,汗水顺着脸颊淌下来。“每天喂220多头驴很忙。”他笑着说他很努力,但是他很努力。郝杰和妻子回到家乡创业,不仅成为了一个大毛驴农,还带着村民一起致富。

郝杰是华杉镇的“小明星”。村民们称赞他:“养驴有经验,人还热情,很新鲜。”之所以能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不仅是因为他和媳妇回到家乡养驴并为自己立了名,更是因为他热心地传授养驴经验并带着村民一起致富,而且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驴司令”。

郝杰和他的妻子都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都在大城市工作,收入可观。他们为什么放弃高薪工作,选择回乡养驴?郝杰和他的妻子在农村长大,对农村充满了感情。2014年,郝杰偶然发现养驴成本低、风险低、收益高。“我们回家养毛驴,就能照顾好前景好的父母。”夫妻俩一聚,就辞掉工作,回到尤店村创业。

“离开农村很难,现在我要回家养一头驴,我没有赔钱。”面对村民的疑惑,郝杰笑着说:“农村发展的机会很大。当我们回家创业时,我们有信心。”

2015年,夫妻俩凑钱30多万,租了一个猪圈当驴房,在新疆买了65头驴开始养驴。起初,这对夫妇遭受了很多痛苦。由于缺乏耕作经验,他们经常被驴踢和咬。更让人苦恼的是,附近没人养驴,驴生病找不到兽医,只能眼睁睁看着驴死去。

亲戚朋友劝他们放弃,夫妻俩不理他们,开着车四处学习养驴经验,向著名兽医学习。“那时候我们一边喂驴一边学习,每天只睡四个小时。”郝杰说,他们逐渐找到了养驴的方法,不仅养驴,还治疗驴和打针。2018年,驴场年产值已达500多万元。

为了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夫妻俩在驴场旁边开了一家驴肉餐馆,生意兴隆。去年,郝杰的妻子利用互联网喂驴,卖驴肉,拓宽销售渠道。现在,他们正在注册自己的驴肉商标。

创业成功后,郝杰没有忘记村民。随着驴场的扩大和劳动力的增加,夫妻俩邀请驴场附近的贫困户来这里打工,赚取稳定的收入。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郝杰鼓励大家借钱买驴,他会帮他们养。村民可以在年底领取红利。秋天,郝杰将挨家挨户购买稻草,村民可以增加10多万元的收入.在郝杰夫妇的带领下,友店村及周边村30多户贫困户摆脱了贫困,日子越来越红火。

目前郝杰驴场周边有20多家农户,主要经营驴肉的餐馆有5家。郝杰也成了“土壤专家”。“如果你养驴有问题,给我打电话。我几乎是随叫随到,我有义务传授农业经验。对于散养户的枷锁,我也做了现场收购,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他笑着说,通过养驴,很多村民都成了有文化、有技术、有管理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

多年来,郝杰和他的妻子带着每个人去养驴,他们越来越努力地工作。“去年,农场年产值达到600多万元。我们得买130多头驴,扩大养殖规模。”郝杰说,他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回国创业,在农村广阔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成为村民身边的“土专家”,不断释放自己的能量,描绘出美丽乡村的美好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