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产品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让1996年出生的菏泽男孩孙看到了创业的希望。从大一开始,他就尝试经营共享自习室。毕业两年来,他在济南开了7家连锁自习室。
“我在学校的时候,注意到期末考试前学校图书馆的座位变得很紧。不仅每天要早起占座位,而且图书馆人多,走来走去也影响了复习效率。”2014年,大一新生孙第一次萌生了建自习室的想法。当时国内共享自习室的成功案例很少。为此,孙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日韩等国已经有了完善的自习室体验体系。“经过一个学期的思考,2015年暑假,我和朋友尝试开了菏泽老家第一家共享自习室。”
“我们不正式。我们在小区租了一套三居室,买了一些二手桌椅。”孙说,在钱花完的那一刻,他心里有点打鼓。毕竟对于大学生来说,2000块钱的投资是被两个省吃俭用半年的人从生活费里挤出来的。“当时,我真的没想到自己能赚钱。毕竟我当时抱着尝试的想法。只要能收回资本,我就赚。”但是孙没有想到的是,两个月后,他不仅没有亏钱,还赚到了大二的学费。“我明白了,好处也可以。我开始利用每个寒暑假经营一个共享自习室。”
2018年是共享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那一年,中国很多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开始有了共享自习室。孙觉得创业的机会来了。在毕业季节,他并不急于找工作。多次走访广州、上海、成都等地后,他在母校山东建筑大学附近正式开设了共享自习室。“刚开始的时候,自习室空了半个月。我们每天看着空荡荡的桌子,甚至想回到我的家乡。后来才意识到宣传不到位。”意识到问题后,孙开始在各种校园团体和图书馆发一些“小广告”。慢慢地,生意变好了,也吸引了投资。直到今天,孙在的帮助下一直在济南K图书馆共享自习室。有7家连锁店,24小时营业。疫情期间,营业时间为早上6点到晚上11点。7家店近1000个座位,还有多功能厅和储藏室。
孙告诉记者,在过去的几年里,有些人没有认识到这个新事物,认为花钱自学是不可思议的,但大多数人仍然可以接受。不仅有高中生,还有将近半岁的上班族,偶尔也有头发花白的老人。“目前我已经注册了一家公司,计划先在全省连锁。我已经在青岛的一些大学附近做了调查,未来会安装便携床和购买打印机,给客户带来更多的便利,”孙谈到未来的发展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