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客创业资助项目价目表 创客创业资助

昨天,杭州发布了《杭向未来大学生创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政策》。

在新一轮行动计划的实施下,到2022年,将新增100多万名大学生引进杭州创业创新,形成大学生动态创业创新体系,成为大学生“双创”人才聚集地、“双创”成果转化地、“双创”文化引领地。

三年行动计划包括五大工程和“黄金十条”。让我们看看这个政策有多强大。

大学生“双创”“黄金10条”

1. 设立青年人才专项

在全球人才引进“521”计划、市“万人计划”、市创新创业领军团队等人才计划中设立青年人才专项。对入选全球人才引进“521”计划的青年人才给予50万元落户补贴,对入选市“万人计划”的顶尖青年人才给予50万元扶持,对入选市创新创业领军团队的给予最高300万元补贴。

2. 实施博士后倍增计划

给予新设立的国家级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100万元补助,以及省级博士后工作站50万元补助。

每年招收300多名博士后。在站期间,用人单位给予每人两年16万元的日常开支和5万元的科研经费,博士后给予每人每年12万元的生活补贴。

在杭州工作的博士后,每人将获得40万元的补贴。

3. 加大大赛项目落地资助

提升创客世界创新创业大赛,大力推动项目落地。符合条件的获奖项目可获得20-500万元。

入围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400强项目,在杭州转化的,可免评,享受5000-100万元免费资助。

支持“创青春”“互联网”等国家部委组织的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金、银、铜奖(或前三个同等奖项)的项目落地杭州,可免评,直接申请50万元、30万元、20万元的免费资助。

4. 创业项目资助

大学生(团队)创业、创业创新项目可申请30-100万元,特别优秀项目可采用“一案一议”方式支持。

5.实施杰出创业人才培育计划

每年评选20个培育对象,每人给予50万元培育扶持资金(补助资金40万元,海外高端访问培训10万元)。

6.专项补贴支持

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来杭工作,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其中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5万元。

对于来杭工作的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如果在杭无房且未享受公租房、人才租赁房等住房优惠政策,每年给予每户1万元的租房补贴,可发放三年。期满后的收入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可以继续享受,最长不超过三年。

7.经营场地房租补贴支持

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在杭州新企业租赁办公用房,3年内可享受营业用房最高10万元的租金补贴。

8.加大创业创新金融支持

大学生创业者可申请最高50万元的担保贷款。

为在杭州工作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提供3年最高30万元的基准利率贷款。

px;">实施大学生创业“风险池”基金项目,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原则上给予不高于年1%的优惠担保费率和不超过基准利率上浮10%的优惠贷款利率。


9.加大知识产权创造资助


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者在杭注册的企业获得国内职务发明专利授权后,每件资助7000元,获得国内非职务发明专利授权后每件资助2500元;


获得美国、日本和欧洲发明专利的,每件最高资助20000元;


参加“市长杯”高价值知识产权创新创意大赛,其单位或个人获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的,分别给与30万元、15万元、5万元和2万元资助。


10.加大大学生见习训练


将大学生企业实训纳入大学生见习训练,见习对象面向全国大学生,优化见习训练基地认定,完善见习训练工作机制,大学生在杭见习期间,可享受每月不低于市区最低月工资标准的见习训练生活费和综合商业保险补贴,鼓励和吸引全国大学生来杭见习就业。



五大工程

一、百万大学生杭聚工程


抢抓“后峰会、亚运会、现代化”机遇,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围绕重点产业领域人才需求,加快集聚全球大学生来杭创业创新,着力打造长三角南翼“人才特区”。


二、双创项目支持工程


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加大创业项目资助、经营场地房租补贴、创业创新金融等方面支持,鼓励和帮助初创期大学生创业企业茁壮成长。


三、双创人才培育工程


通过大学生见习训练、大学生工匠培养、办好杭州大学生创业学院、大学生杰出创业人才培育等方式,建立健全大学生“双创”人才梯度培育体系。


四、双创平台提升工程


坚持产业导向、国际化理念,办好杭州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实施博士后倍增计划,优化特色小镇、大创园、留创园和众创空间等双创服务平台。


五、双创服务优化工程


建立大学生“双创”智慧服务平台,促进产业园区、投资机构、创业孵化器、服务机构与大学生“双创”对接。鼓励、支持社会机构承办、主办各类大学生“双创”大赛和活动。



四大特色

一、突出政策集成


整合提升我市30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比如:


将大学生见习和实训政策进行整合,将见习训练的对象面向全国大学生;


将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和租房补贴、青年领军人才、众创空间创新平台等政策整合到行动计划中。


二、突出创新引领


通过加大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专项人才引育、设立青年人才专项、打造大学生创业工匠、加大知识产权创造资助等方式,助力大学生创新。


三、突出市场作用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比如:


加强创业导师库建设,发挥社会专业创业人士帮扶、指导作用;


每年评选10项左右社会组织主办的大学生“双创”品牌活动;


发挥大创促进会、大创联盟、创业陪跑基金会等社会力量作用,合力服务大学生创业创新。


四、突出双创精品


设立大学生“双创日”,举办大学生旅游节,发放杭州市文化旅游卡,举办系列双创活动,培育创业创新文化,打造创业创新最优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