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外资增持第一创业 第一创业同花顺牛叉

外资又在买买买!

日前,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数据。1月份,境外机构投资者买入债券7148亿元,卖出债券4154亿元,净买入2994亿元。外国投资者在一个月内增持中国债券近3000亿元。

同时,据中央结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统计,2021年1月中央结算公司债券托管金额(按投资者)数据显示,境外机构投资者债券托管金额大幅增长,1月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面额为30567.75亿元,同比增长62.09%,同比增长5.96%。

显然,外资投资中国债券的力度在之前是罕见的。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中美利差持续高位,国内债券市场持续走强,推动外资涌入中国市场。

随着美国债券收益率上升,购买中国债券的力度可能会小幅减弱,但继续购买中国债券的大方向不会改变。即使美国债券收益率上升,与中国债券收益率仍有较大差距,全球机构投资者配置中国债券的比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外资爆买中国债券

2021年人民币升值、美元指数走弱预期较高,海外金融市场持续波动。人民币资产成为全球投资者分散投资风险的重要选择,受到海外市场参与者的追捧。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1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即期债券交易总额达11302亿元,较上月增长44%,交易量约占同期即期债券市场总交易量的4%。

1月份,境外机构投资者买入债券7148亿元,卖出债券4154亿元,净买入2994亿元。其中,结算代理模式达5419亿元,净买入2038亿元;通过债券通方式达到5883亿元,净买入956亿元。

据债券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底,境外机构累计发行银行间市场债券3.48万亿元,较2020年12月末增加2228亿元,创2017年7月债券通开通以来新高。

此外,截至2021年1月底,境外投资者进入市场总数达到2404家,涉及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本月新增52家境外投资者入市,全球百强资产管理公司中76家完成债券注册。

中美利差持续维持高位是外资买入中国债券的核心动力之一。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15%,而国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高达3.23%,中美利差持续维持高位。

“目前,中国国债收益率与美国、日本、欧洲等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中美利差继续在200bp以上的高位区间运行。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负利率或零利率期间,中国始终保持常态化货币政策,这进一步增加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东方金诚国际团队负责人常征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

开源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杨伟振也表示,有两个原因可能会加速外资配置人民币债券。一是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二是中国债券收益率持续上升,导致人民币债券对外资的收入吸引力不断增强。

他表示,随着去年年中债券收益率持续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外资正处于加速配置人民币债券的状态。今年1月,人民币对美元也整体升值,随着货币政策收缩,债券收益率也维持在高位,导致外资快速流入

此外,国内债券市场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和配套制度的不断完善,带动海外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中国债券市场成为翘楚

重要路径。


“中国债券开放是大势所趋,国内监管层推进积极推进,国外债券指数也积极纳入。同时,人民币汇率已经基本市场化,对海外投资者而言,人民币汇率的政策风险下降。”太平洋证券分析师陈曦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年内仍然持续买入


外资已连续3年净买入国内债券市场,随着中国债券市场加速对外开放进程,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市的参与度明显提高,2020年外资大规模流入中国债券,幅度显著超过往年。


进入2021年,外资流入的力度不减。据中央结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数据统计,中央结算公司2021年1月债券托管量(按投资者)数据显示,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债券托管量大幅增长,1月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面额为30567.75亿元,同比上涨62.09%,相较上年末上涨5.96%。


年内外资还会持续大规模涌入吗?


常征认为,短期内外资机构增持中国债券的势头还会延续。凭借中国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的领先优势,叠加国内家庭需求与境外需求增加、政策刺激等因素,2021年中国经济预计还会保持全球领先增长水平。这将从结构上支撑人民币资产对外资机构的吸引力。


同时,中美利差持续处于历史高位,叠加国内金融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加大,都将刺激外资的配置需求,促使海外资本净流入不断增加。


杨为敩也持有类似观点,他表示:“中国相对于海外的收益率优势还会持续上升。其原因在于:后续全球通胀可能会持续推高大宗商品的价格,且这些上升的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通过一价定律输入境内,造成中国工业品的价格上升。


虽然这种源于海外的通胀可能会同时推动中国及海外的收益率水平向上,但由于中国GDP中的第二产业占比更高,因此中国的基本面可能因此而上升得更加剧烈,以此来带动中国收益率出现幅度更大的抬升,这种情况依然会带来海外资金加快配置中国债券。”


但是,外资买入中国债券的力度可能边际缩减,核心在于中美利差可能收敛。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近期指出,在全球经济复苏共振的影响下,中美利率可能会出现同向走势。但考虑到当前美国经济基本面恢复尚未显现,海外疫情还在发酵,国内疫情也多少面临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回升共振或尚未到来,在这种情形下美元升值和美债收益率上行的影响更有可能是通过新兴市场国家汇率贬值的途径,影响风险资产表现,推动中美利差缩窄。


明明认为,美债收益率最高可能将回到1.5%左右,中美利差可能收敛至100-150BP区间,同时叠加新兴市场股票受到压制和人民币汇率回调的可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短期或将触及3.0%关口。


历史经验显示,中美利差水平较高时,中国国债等人民币资产的性价比较高,吸引外资大幅流入;中美利差大幅收窄后,外资流入动能减弱、甚至出现净流出。


“随着美债收益率上行,买入中国国债力度有可能边际减弱,但是持续买入中国国债的大方向不会变化。主要还是由于,即使美债收益率上行,距离中债收益率仍有相当大差距,同时全球机构投资者配置中国债券的比重仍有很大提升空间。”陈曦表示。


债市投资以我为主


短期上看,外资涌入对交易端影响暂时有限,并没有像在A股一样掀起波澜。


“当前来看,外资配债占整体债券市场的占比尚不高,因此外资买债不会对债券市场行情产生显著影响。当前债券市场收益率还主要与国内的配置盘及货币政策的变化有关。”杨为敩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陈曦也指出,理论上外资持续买入有助于中国债市与国外市场利差收窄,方向趋同,但是从历史上看,外资对中国债市的趋势性影响并不大,国内债市主要由国内机构定价。在部分外资集中买入时点,有时会对中国债市造成扰动,国内市场也有部分投资者会参考外资投资者行为。


但是长远上看,外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的意义重大。常征指出,外资积极参与我国债券市场,一方面有助于将人民币债市开放成果传递至更多国际参与者,吸引更多外资参与中国债市,促进市场主体多样化发展;另一方面,外资机构在投行和财富管理等领域涉及更多跨境业务,在为客户提供衍生工具对冲风险、解决合规税务等问题过程中,将不断通过实践促进国内债市机制的完善,有利于从规则层面推动我国债市的开放发展。


“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外资配置比重仍然明显偏低。在中国债市迎来海外资金规模扩大的同时,境外机构投资者不仅数量将稳步增长,投资来源也将更加广泛地遍布全球各地区,投资者类型也将更加多元化,从而加速债市开放步伐,持续提升国际化水平。”常征说。


值得注意的是,从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债券的构成来看,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和同业存单的合计占比超过90%。海外投资机构对高资质、中短期债券类型的偏好,反映出在权衡持仓收益和相应风险之后,外资目前仍倾向于选择安全性较高的人民币债券。


常征分析,一方面,考虑到利率、汇率、债券价格波动等风险因素的存在,金融衍生品等风险管理工具不够丰富,一定程度上可能约束了海外机构投资城投债、企业债等信用债产品。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外资投资渠道不断拓展,监管流程持续简化便利,相关制度的法治化和国际化特征越发凸显,海外投资机构已经开始多元化人民币债券配置。


与此同时,国内企业的信用债违约,往往导致市场剧烈波动,国内债市在投资者保护政策和安排方面仍需完善,也可能是外资不敢轻易投资信用债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