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杭州投资创业环境分析

城市快车

作者:记者朱编辑童伟

在整体创业趋于正常发展的情况下,杭州的创业创新仍在加速。

昨日,由杭州市科委、微链、杭州市创投协会、阿里数据、Lagou.com联合撰写的《2018杭州创新创业指数》正式发布:2017年杭州创业项目增速为4.09%,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融资方面,共有249家创业公司获得新一轮融资,吸引资金311亿元;企业服务和电子商务仍然是杭州最受欢迎的两个创业领域;消费升级、人工智能越来越受到资本的关注,未来有望与电商、企业服务并驾齐驱。

《指数》从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来衡量杭州企业家、融资总额、发明专利、创业资源积累的变化,有望成为杭州创业创新的风向标。

资本涌向头部 聚焦新物种

《指数》显示,2017年杭州共有249家初创企业获得新一轮融资,吸引资金311亿元。其中,融资金额超过1亿元的有40例,占比16.53%。如Koubei.com、Cainiao.com、达索汽车、曹操专车、梦工厂分别获得超60亿元、53亿元、30亿元、15亿元、7.5亿元的大额投资。

企业服务与电子商务仍然是杭州最热门的两大创业领域。's五金和医疗卫生领域从2016年的第9、10位上升到第5、6位,增幅明显。

创业型企业不断走向成熟。新秀网、曹操专车、梦工厂、51信用卡、电之达等独角兽企业跑在全国创新第一梯队;一些准独角兽,如二根、罗基德、神七在线、环球捕手、堆坝等,已经崛起成为杭州创业圈的第二梯队,成为资本新的落地点。

风险投资也更加集中。在2017年中标项目分布中,体现了头部创业领域融资较为集中的整体现象。其中,尔根、环球捕手等创业公司去年获得了两轮融资。但B轮及以上项目占比由2015年的11%上升至2017年的22%。

消费升级和人工智能的崛起越来越受到资本的关注,投资天平也在悄然倾斜。去年本地投资机构在这两个领域的投资占比大幅上升至近8%,预计未来将与电商、企业服务并驾齐驱。

微链联合创始人周侃琦表示,从总额来看,去年获得投资的创业公司数量与2016年基本持平,融资总额略有下降。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杭州创投已经降温,而是资本更加理性和成熟。

人才净流入力压北上广深

人才方面,2017年杭州人才流入率、海归净流入率均居全国城市首位,还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前三名。

据Lagou.com统计,杭州互联网人才流入量高达118万,流出33万,净流入85万。在流入的人才中,有四成来自北上广深等

一线城市。


人才数量大幅增长,质量也在不断提高。2017年,杭州共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7.93万名,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万名,增幅超两成。新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6名,“万人计划”人才18名,省级“千人计划”人才51名,钱江特聘专家30名。


海外人才也在加速流入,去年杭州共引进外籍人才6150名,海归人才4068名。


2018年,杭州实即将推进人才生态最优城市建设,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建设工程,吸引更多海内外人才和团队来杭创新创业。


“杭州雨林式”双创生态系统


周侃奇表示,杭州连续几年都保持着对海内外人才极强的吸引力,独角兽、准独角兽层出不穷,得益于独特的创业创新环境——“杭州雨林式”双创生态系统。这套生态系统,既包括高校资源、创业成本、政策扶持等硬环境,又包括人文历史、经济传统、职业基因、创业服务等软环境。


比如,在杭州的创业者中,三成以上来自创业率高居全国高校第一的浙江大学。2017年,每100个浙大毕业生中,就有5人选择创业。


另一支创业大军来自阿里系,出身阿里巴巴、淘宝和支付宝的创业者,占了六成,阿里系是杭州创业者名副其实的“黄埔军校”。


周侃奇认为,这和杭州自古以来和重商传统有关,也离不开浙商草根起家勇于创新的土壤滋养。


创业服务方面,截至2017年底,杭州累计建设市级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数量超200余家,孵化总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分别为32家和55家。“图灵小镇”亮相、之江实验室成立、科大讯飞研究中心落户杭州、西湖大学即将成立……杭州正在成为前沿科研的新摇篮。


有关双创的政策利好也越来越多。杭州市政府出台的2018年一号文件,清晰针对众创空间提出“加大财政和融资扶持力度”等政策。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杭州人才国际化的实施意见》,则围绕外国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国际化培养进行改革创新。


此外,各城区也争相出台鼓励人才引进和双创的各类政策。比如西湖区和下城区在3月15日同一天各自推出一支政府产业基金,引导和鼓励双创项目落户区内。


周侃奇说,这些因素,共同构成雨林一样的生态系统,让身在其中的创业人才和企业能够自然生长。反观国内一些城市,在这方面缺乏系统性、全局性的思考,更像拔苗助长式地种庄稼,效果当然不如杭州。因此,在这轮新经济的竞争中,杭州将长期保持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