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不吃螺蛳粉,就是柳州本地人。螺蛳粉已经成为柳州的城市名片,是中国饮食文化输出海外的代表。
一碗来自劳动人民的“智能发明”已经传遍全国,从街头小店到舌尖上的中国,从单兵作战到产业联动,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发展。螺蛳粉近年来不仅发展成为千亿产业,而且在高质量发展引领下发挥了巨大的产业示范效应,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脱贫致富,成为内循环的重要样本之一。
这一小碗螺蛳粉背后有什么秘密?
五年发展:地方小吃爆红背后的产业思维
螺蛳粉很辣。在小红书、豆瓣、Tik Tok等社交媒体上。螺蛳粉被很多年轻人频繁种植,甚至有粉丝说——向全世界推荐这款螺蛳粉,好吃一辈子!它在年轻人中的声誉可见一斑。
数据显示,我国与螺蛳粉相关的注册企业总数逐年稳步增长。截至目前,国内与螺蛳粉相关的企业约有1.39万家。柳州作为螺蛳粉生产的聚集地,现已入驻螺蛳粉生产及配套企业数十家,日产量325万袋,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评为“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近年来,柳州加快螺蛳粉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打通种植养殖原料、生产包装、电商服务全产业链。2020年,柳州市预包装螺蛳粉销售收入达11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25万余个,带动了50万亩螺蛳粉原料基地和覆盖多个领域的产业链发展,展现出惊人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螺蛳粉只属于街边小店的时代。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于2014年开始以产业化思维探索螺蛳粉产业发展。2014年10月28日,柳州首家预包装螺蛳粉生产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开始生产袋装螺蛳粉,成为螺蛳粉产业化的开端,整个螺蛳粉行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仅仅用了5年时间,就把螺蛳粉行业的规模推到了100亿,螺蛳粉也成为了全国“线上名人”食品。
14、15年,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开端,席卷整个PC互联网生态。从线下到线上,从店到家,为Z时代集团开启懒人经济和居家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轻便、快餐和强烈的口味会影响随之而来的社交属性。这一系列特点帮助螺蛳粉迅速成为线上名人美食,尤其是在疫情冲击下,线下场景受阻,大量用户快速迁移线上。
其中,只扔蜗牛碗成为了不可抗拒的螺蛳粉黑马。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螺蛳粉行业发展现状及消费者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10月,在2020年中国螺蛳粉电商销售排行榜Top10中,仅扔螺碗排名第五。2020年仅扔螺碗就攀升至销售品类Top3,全品牌覆盖全网100多个渠道,日销量50万包。
2016年成立了只扔蜗牛碗。其母公司为分胜供应链管理公司,创始人方农是95后“小鲜肉”。成立之初,芬生专注于“全国美食供应链品牌”的定位,明确了“健康”“风味”的企业发展方向,开始进军螺蛳粉行业。2016年,芬盛明确了多品牌布局运营的企业战略,先后推出了“只扔蜗牛碗”、“嘉威蜗牛”、“微少家”等一批蜗牛粉品牌,并陆续进入各大电商平台。2019年,芬盛旗下的蜗牛碗专属品牌天猫旗舰店正式上线,一年多时间发展成为前沿头部品牌。
奋升的价值密码:既做加法,又做减法
蜗牛碗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时代的红利,也是企业自身差异化竞争的必然。
只扔蜗牛碗能在柳州众多螺蛳粉企业中脱颖而出。可以说,踩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节点,迅速在网上开辟了一片天地。然而,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媒介或载体的改变,更是年轻一代消费者消费习惯和偏好的改变。关键是谁能了解这些新消费者,满足他们的需求,和他们共舞,这些都是只扔蜗牛的独特之处。
只有扔蜗牛碗才有趣有趣,而且它的设计和包装都很酷,带有明显的民族风格和IP的痕迹,可以玩二次元,非常契合年轻一代对于价值和好奇心的消费心理。其实,只扔蜗牛碗只是一个便宜又有趣的品牌,对年轻人的洞察也帮助芬生布局了多品牌、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比如定位价格导向的螺蛳粉,粉生打造了魏少家品牌,预留了猫女友、孟小子等新品牌;还有更高端的,定位品质,轻食,高端
食奢型的螺蛳粉,奋升储备了舌游记、乐寻味等品牌。满足多层次、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建立螺蛳粉品牌矩阵,为奋升的螺蛳粉产品触达、激活更多年轻用户提供了可能。不过,仅凭以上这些恐怕还不够。美食的真正灵魂在于“食”,好吃有料才是食品行业的王道。
况且,目前螺蛳粉行业竞争实在太激烈了,2021年就连中石化也没有逃得过螺蛳粉的“真香定律”,近日中石化宣布进军螺蛳粉,正式推出“易姐姐螺蛳粉”。不单单是中石化,就连五菱、绿箭、元気森林、奈雪的茶这种与美食不怎么沾边的品牌,也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网红单品螺蛳粉。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食”的层面上不下足功夫,品牌的竞争力依然难言稳固。而一直致力于研究具有民族风味和科学健康优质食品的奋升,其真正的价值密码就在于,在食品供应链管理上做加法,在民族原味研究所上做减法。
健康安全是食品行业的底线。奋升带着这份坚持,在标准的基础上做加法,以保持食品的天然安全和提升食品的质量稳定为前提条件,坚持提供更健康、更安全、更营养和更放心的食品。基于现有产品线,奋升建立了严苛的生产标准和品质管控,其在柳州打造了一个 20000㎡的现代化工厂,进行标准化管理、全透明化生产,力求干净、卫生、安全,为每个用户的食用健康保驾护航;在健康食材的把控上奋升也花了很多功夫,据悉针对于螺狮粉中与健康有关的最核心的两样食材——米粉和腐竹,奋升拟与益海嘉里进行战略合作,围绕健康米粉与健康腐竹进行命题研发,目前已形成了初步的产品结果。
吃,是一门学问,而美食,是一种信仰,当美食去掉食材之后的那个味道是什么?在美食的基础上思考减法,奋升由此成立了民族原味研究院,通过提取各类地域美食的原生态风味精髓,研发专属的“民族风味灵魂”;通过消费大数据研究,匹配用户的口味趋势,打造奋升的“年度潮流味”,引领美食风味潮流。奋升民族原味研究院甚至从柳州螺蛳粉中,提取出充分和螺蛳猪骨汤交融的辣油风味,独创了调味的“螺椒油”,深受用户喜爱。

随着大众对螺蛳粉熟悉度、接受度逐渐增加,需求也会随之变化、增加,未来螺狮粉的品类势必会进一步细分。螺狮粉既是一个大产业,更是一门大学问,可以说,无论是产品研发、品控管理还是拓展消费场景、完善服务体系,任何一环都不能少且都要做好,如此才能让螺狮粉这个民族美食真正焕发出中国元气,让世界见证中国经济的繁荣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