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位于合肥东部新中心的国家级工业遗产园项目一期——号合肥钢铁厂原高炉区,正在恢复昔日的辉煌:蓝天下,高大挺拔的高炉充满活力,质感强烈,清晰地传递着昔日的辉煌。南、北、东、西延伸的高速公路、高架桥、地铁,让合肥东部主城区的瑶海更加美丽、更加快捷、更加便利。
如今,在合肥“十四五”规划的道路上,瑶海区冲刺千亿GDP、创建工业区的铿锵之声,成为合肥打造转型发展示范区、东部崛起新引擎、新兴增长极的有力佐证和支撑。
产业布局助力合肥产业链发展
五年来,瑶海区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产业链“链长”功能,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着力构建符合瑶海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传统产业改造迈出新步伐,88家工业企业“关闭、停产、兼并、转移”。一批老厂重生,一批专业市场转型。天翔家具城、中州家具城等7个专业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站前路“安徽时尚街”已开工建设,中兴城海派街等4条特色商业街区获得省市认可。
如今,曾经破败的安徽恒通机械厂变成了文创区,长江180艺术区变成了年轻人的世界。“深夜工厂”聚焦夜间经济,让人流连忘返。安徽省建筑农民工创业孵化园一年多来有100多家企业入驻。瑶海产业转型的生动细节是农民工在路边找工作,转行到网上就业。
长江180艺术区主雕塑《蝶变》
曾经,瑶海是合肥建立工业城市的主战场。如今,由产业转型向产业发展转变的瑶海,正绽放着新的光彩:进入新产业发展快车道,打造“中国网谷”品牌,实施“一谷三基地”产业布局,拥有猪八戒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com和泛普科技都在地面运营。该领域共注册市场主体11.3万家,年均新增市场主体2.26万家,年均增速27%。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十大制造业综合开发区”“全省民营经济先进开发区”称号。
产业政策引领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2021年4月瑶海区固定资产投资44.76亿元,同比增长86.0%,位居合肥四区之首。截至4月,瑶海400家中小企业已获得超过7亿元的流动资金支持。2020年,将向各级企业拨付7800多万元。2020年高质量发展政策正在兑现。累计获批项目164个,奖励1829.52万元,其中科技型企业奖励735万元,建筑业企业奖励403.68万元,金融型企业奖励235万元,对产业发展引导作用明显。
安徽健康盒面膜登上商务部双白名单
政策落实,企业蓬勃发展。今年以来,周峰货运消费结算中心、泛普科技华东基地、长江180艺术街二期等项目陆续完工,龙湖车教里文化街项目开工建设。备受关注的东部新中国国宝吴安徽(产业)总部项目已完工,项目初步规划方案即将开工建设。静安、贾立安等一批总部项目年内完成供地并开工建设。多家上市公司和行业的投资项目
今年以来,瑶海区洽谈、签约、在建、竣工投产44个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77.2亿元。1-5月份以来16个项目实现转化,其中,3个洽谈项目转签约,9个签约项目转在建,3个在建项目转竣工,1个竣工项目转投产。1-4月份,申报市级认定新签约重点项目30个,协议投资额46.2亿元,认定省外亿元项目3个。五大主导产业招商引资纷纷发力,其中,以百大周谷堆大兴物流园为主体的合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首批建设名单,也是安徽省唯一入选基地。
另外,物联网企业代表——安徽银通物联有限公司、智能家居行业代表——客来福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14个产品纳入安徽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技术产品服务目录(第一批),其中安徽银通物联有限公司IC智能终端-融合支付产业化项目获批合肥市第一批重大新兴专项。

合肥市博物馆设计效果图
区域内的安徽省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安徽省水体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研究中心成功组建,合肥银山棉麻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精选层挂牌通过安徽证监局辅导验收。以长江180艺术街区为主体的文化创客小镇省级特色小镇创建方案已通过市级评审。
产业升级“上线”更“上链”
产业发展是是区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近年来,瑶海区一边全面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承接沪苏浙中心城市功能疏解、产业转移、科技成果转化,做好“补链延链强链”工作,同时也在自己的传统优势产业打造自己的区域产业链。
2020年5月1日,安徽短视频直播基地在合肥市瑶海区揭牌,一年后的5月9日,安徽短视频直播基地伊人巷选品中心正式成立,进一步整合渠道资源,拓宽直播经济发展,从线上经济链起供应环节。而传统的合肥火车站站前路市场则在白马服装城的带领下,华丽丽向安徽时尚街区转型。2020年举办首届中国(安徽)原创时装设计大赛暨首届安徽原创国际时装周活动,正式打造安徽纺织服装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计划形成国内“两化融合”及“行业云”模式的典范,快速复制智能制造云工厂(模块工厂),实现有效整合本地服装加工企业资源。安徽服装产业链正在形成。

首届中国(安徽)原创时装设计大赛暨首届安徽原创国际时装周
“十四五”,瑶海将着力打造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省级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优化区域融资环境,建成一批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积极引进域外高资质建筑企业,培育支持本地建筑企业做大做强、延链升级,延伸建筑业产业链,打造产值超千亿的建筑业产业集群;培育工业文明类、时尚艺术类、都市生活类、田园体验类等创意文化产业,打造特色彰显的瑶海创意产业新集群。
2021年前五个月,瑶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8.5%,居合肥市13个县市区(开发区)首位,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47.5%,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63.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42.9%。在全国老工业城区搬迁改造试点区,瑶海产业立区的发展策略正在稳健发力。
(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