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个人急招住家保姆今天 高端家政保姆

文字/金错刀频道渊源

高考第一天,你还记得你是想去清华还是北大吗?

忘了也没关系,反正这里有一个不把清华当回事的。

我想说的是这位清华毕业生的简历,找工作的岗位其实是:保姆。

你想象不到,来自高等院校的清华学生毕业后会当保姆?

一时间,网友们议论纷纷,关于清华毕业生当保姆的讨论从未停止。

但后来发现,这份简历的照片并不是求职者本人,而是浙江某大学的大二学生。

虽然图片是假的,但工作信息是真的。

据他工作的家政公司介绍,学历可以在网上查询,名校毕业生当保姆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还有研究生和“海归”做这份工作,年薪一般在50万左右。

刀哥发现,这样的案例并不是个别的。近年来,高端家政越来越受欢迎,其年龄和学历变得越来越重要

年轻和高端。


高端家政似乎走到了风口的位置,入局者越来越多,但风口背后,也充满危险。


1
双语硕士毕业做保姆年入30万

有句话说得好,不怕牛人挣大钱,就怕牛人下基层。


自带名校光环的保姆简历,不是今年爆火的。


去年,就有号称“家政圈最牛简历”惊现网络:


32岁的“刘阿姨”刘双,学历为双语硕士(法语和英语)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曾有大型企业外派非洲的工作经历,当时年薪已达30万元,还从事过早教工作。


这样的简历别说找保姆工作,哪怕是求职其他职业,绝对不是难事。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来家政公司应聘仅仅一个星期,已经有20多个客户想要面试她。


这些来的客户基本是冲着她的高学历和精通双语,因为忙于工作,希望为孩子找到可以信任的阿姨,更多的是一种学习上的引导。


至于薪资,大多客户开出的条件都在月薪2万元以上,工作时间朝九晚五,双休,而且这些费用还不包含家务收纳。


和刘双相似经历的,还不是个例。


32岁的王玉兰,从2013年研究生毕业做了两年老师后,就转行当了月嫂。


吸引她转行的是高额收入和富余时间。


当时老师只有不到四千的收入,但是做月嫂收入能达1.2-1.5W的收入,基本年薪能到18W,而王玉兰本人很喜欢旅游,就需要大量空闲时间,好在月嫂完成一个订单后想休息多久都可以,于是决定转行试试......


但你以为硕士学历是天花板,未免太天真。刀


网上有一位自称是“把雇主孩子送进耶鲁”的高级管家,让人不禁感慨,现在就连保姆圈都内卷成这样了吗?


曾有明星分享给自己孩子找保姆的要求,掌握流利英语已经成为一项必备技能。


之前有媒体向一家中介咨询时,声称是住在上海的中产家庭,要找一位至少本科学历的保姆,平常负责做饭,打扫卫生以及陪一岁的孩子玩。中介告诉他们,在上海,本科保姆的月薪相对较高,在18000元左右。(来自ELLE MEN睿士)


可以预见的事实是,本科学历的家政保姆,都已经处于高端家政鄙视链末端。


而硕士以及更高段位的学历,未来一定会成堆出现,但在过去,谁能想象普通平平无奇的保姆一职,居然这样火爆?


2

曾经低人一等

现在供不应求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一提起家政,就会想到伺候人,无非是煮饭、炒菜、打扫卫生,既没有什么职业尊严,也没有多少职业含金量。


包括此前转行的刘双,也是因为不敢告诉家人,就怕被误认为是不够体面的工作。


曾经国内一些大学开设家政专业,结果遭遇世上最惨滑铁卢。


2003年,吉林农业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首开先河,设立本科家政学专业,首届有37名学生,但基本都是“服从专业调剂”而来。


还有更夸张的,2011年,教育部批准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设立家政学专业本科,允许招收120名本科生,然而3年都没招到一名学生。


曾经南京师范大学要开设以培养家政管理人才为定位的成人教育,先后在特色自考、函授两种培养模式下招生,结果都因为报名的学生太少,没凑足一个班,随之放弃。


从这些例子足以看出,家政专业在社会上实在不受欢迎。


而随着人们消费习惯改变,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提升,这些老旧落后的观念逐渐被取代,家政这样的职业反而成为顺应时代的新兴产业。


随便搜索一下关于家政的新闻可知,不是市场供应不求,就是收入超出预期。


尤其网上家政服务人才“月薪过万却千金难求”的报道屡见不鲜。


就连罗振宇都曾说,如果“得到APP”创业失败,就会选择去做保姆培训。


毫无疑问,家政市场是一块前景可观的大蛋糕,尤其是高端系列。


从目前行业人士分析来看,家政服务按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种是初级简单劳务型服务,做饭、洗衣、保洁等;


第二种是知识技能型服务,家庭教师就属于这一类别;


第三种是导师管理型服务,如家务管理、社交娱乐的安排、家庭理财、家庭消费的优化咨询服务等。


可以看出,过去“小散乱”的家政行业正在向“高精尖”不断发展。


包括这几年有很多大学相继开设了家政相关专业。


让过去“毕业转行”的尴尬已经变成“毕业被抢”的局面。


不少家庭不停地更换保姆,有的甚至一年到头找不到中意的。


这些现象透露出一个事实,那就是高素质的家政服务员,仍旧大量空缺。


在社交平台上,还看到有网友说,这些老板之间雇佣的家政阿姨通常都是客户互相推荐,很多阿姨相当抢手,好几个月都抢不到。


此前记者走访也发现,位于北京望京西园的家政公司,表示需要雇佣月嫂,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金牌月嫂需要预约,目前预定期已排到8月份。


以前的问题是保姆太贵不考虑,现在则是太贵的保姆请不到。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除了社会变革带来的进步,最重要的还是家政行业早就该整改了。


3
被保姆虐惨的痛高学历一定能治好吗?

家政行业的痛,积压许久。


还记得提曾经轰动一时的“6.22杭州绿城保姆纵火案”,这起案件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2017年6月22日,杭州市绿城集团旗下的蓝色钱江小区发生大火,一位母亲和三名孩子死亡。纵火人正是这家人聘请的保姆莫焕晶


有一个细节是,莫焕晶平常买菜的代步车都是雇主提供的奔驰,而且去世的女主人借10万块给莫,资助她在老家买房。


但莫焕晶本人,根本就是个毫无人性的赌徒,盗窃雇主财产,长期背负高额债务。


本打算以灭火再救火的方式引起女主人感激,从而再次借钱。但没想到火势迅速蔓延根本无法控制,导致悲剧发生。


而这些年来,保姆虐待儿童、欺负老人,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


也让人不禁纳闷,这些家政平台机构是如何审核自己员工简历的?


包括雇佣莫焕晶的户主林先生,也算半只脚跨入中产阶级了,为何也难逃这样的厄运。


2017年的“3·15”晚会曾曝光过,有月嫂拿着一堆资格证,听起来名头都很大,由什么中心、协会、学校颁发,其实只需要交钱购买即可,连一次培训课都没上过的人也可以“持证上岗”。


唐山阿姨张晓是育儿嫂和保姆,去中介机构找工作时,对方“只看一眼健康证,有时候也不看,就给安排活了”。


在这样的现实逼迫下,高素质保姆人群成为主流趋势。


他们的简历大多拥有高学历,或者接受过良好教育,如果有海外留学经验更好了。


但这些家政行业的乱象,靠高学历只能解决表象问题。说白了,家政行业拼的是服务,高学历无法和它划等号。


表面上看,高学历是给客户带来了安全感,但实际上,高学历只是本人应聘时的“议价工具”,和服务高低并无多大关系。


而且此前连家政相关培训证书都可造假,平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对待,谁又能保证未来出现的这些高学历经验经历又是完全属实呢?


所以刀哥认为,与其用学历甄别家政人员,不如彻底从行业源头想办法。


结语:


无论未来怎么演变,服务行业到头来拼的还是服务本身。


想想这几年出现的衣物收纳师、服装搭配师,这些新兴职业乍一听很新鲜,叠一叠衣服就能月入50万,相当吸引新人入局。


但真的是整理衣服就能月入50万吗?没那么简单。


整理师需要花费3-6天时间上门,和房子主人聊天沟通,一方面是整理衣服,同时也在帮主人整理心情。


所以他们并不是靠叠衣服年入百万,而是靠把服务做到极致,才得到高薪报酬。


同样的道理,高端保姆,拼的不仅是学历,而是可以把保姆这个职业服务到极致。


比如懂得救命的医疗急救操作,在跟孩子或者家里的老人独处一室时,仍然能够尽职尽责。


学历高低不是好保姆的唯一评判标准,这个行业也不应该以学历论资排辈。


在享受服务之前,先学会尊重;在涨价之前,要先保证服务质量。


这个行业的悲剧,才不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