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郝歌总是被各种年会和盛大的仪式筛选。这次给郝歌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朋友的轻松养育。在他举办的123E Rise -2018轻松养公益节上,公益组织、名人、知名人士、媒体同仁等都到场支持,带来了一个公益焦点。
告别2017。自2014年成立至今已有三年。依托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重新定义了传统的救助健康行业,成为同行业标杆。对此,我们将以此为分析样本,探索互联网公益的高级升级路径。
一、迭代创新:轻松筹商业模式不断进化
三年来,从单纯的众筹品牌到全民健康保障平台,从先防后救,构建大病救助、互助互助、保险、轻松公益的四层保障体系,率先完成行业内的区块链科技布局,资金募集可谓轻而易举。
搭建大病救助、网络互助、保险和轻松公益四层保障体系,全面覆盖健康保障各个环节。
成立之初,很容易提出“社会众筹”的概念,在洞察到中国人在健康保障方面的需求后,不断推出新的服务。2017年,易居走上转型之路,由易居互助、易居电子保险、大病救助、易居公益组成的四层保障体系正式形成。
轻松e保:配合保险机构根据用户个人需求推出定制健康保险产品,实现快速一对一理赔;
轻松互助:当用户处于健康状态时,每人提前有10元。当一名成员生病时,其他互助成员分担医疗费用。以群体力量增强个体风险承受能力;
大病救助:聚焦病后救助,利用传播和传播的强大社会关系,并为重病患者提供平台推出个人帮助项目;
轻松公益:配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儿童慈善基金会等公益组织,作为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为慈善组织提供技术支持;
四层体系涵盖预防、救助等环节,构成完整的健康保障闭环,便于从公众众筹的行业标杆平台升级为国内第一、最大的全民健康保障平台。
联合基金会,应用区块链技术组建“阳光公益联盟链”,让筹款过程更加公开透明。
技术创新是互联网上建立的任何模式的永恒动力。面对互联网公益领域经常被诟病的透明度低、信任度低等问题,很容易引入区块链技术,采用PBFT算法和拜占庭容错算法。即使交易性能大幅提升,出现宕机,链上没有一个节点会写错信息,并整合到业务开发中,作为真实的应用场景落地,成为医疗保健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利用区块链分散、开放、可篡改、匿名的特点,2017年7月,自主研发的“阳光链”上线,与包括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内的六大基金会共同推出“阳光公益联盟链”,作为“大病救助”“轻松互助”的底层技术应用,使资金的流向、存储、去向公开透明。
com/large/5b4b00058faf758c57ee" />此外,平台还与公安系统的连接,对用户信息的真实性做出评估;与医院系统的对接,把善款直接打入医院或基金会,为爱心保驾护航。
二、每次跨越升级,都能决算战略先机
从大病众筹到轻松互助,再到轻松e保,每一次业务模式的演变,看似彼此独立,实则环环相扣,最终搭建出轻松筹的服务“三级火箭”。
首先,依托自带传播属性的公益众筹项目,便捷的流量渠道,为服务续航提供可能性。
三年前,众筹行业火遍半边天后,很快冷却下来。和其他专注智能硬件的众筹平台不同,2015年年中,轻松筹上线大病救助众筹后,发现这种模式能为困难的大病家庭带来切实的帮助,并取得良好的众筹效果,便逐渐以其为核心,聚焦大病众筹,成为国内最大的大病众筹平台。
借着移动社交的红利,以大病众筹起家的轻松筹成为国内成长最快的众筹平台,成立三年时间里,注册用户达2 亿,筹款项目突破 200 万个,总支持次数超过4 亿。借助巨大的平台流量,不仅为大病贫困家庭解决燃眉之急,也为后续构建健康保障平台奠定基础。
其次,基于平台沉淀的用户流量,推出互助业务,获得高价值的保险数据,形成更优精算模型。
2016年,网络互助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甚至被称为“网络互助元年”。而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大病众筹平台后,轻松筹凭借海量对过去三年来的数据分析,敏感地洞察到了健康保障服务领域的机会,顺势推出轻松互助业务。
如前文所说,轻松互助是公益基金会监管的健康互助机制,能够在用户大病时快速提供治疗保障金,。截至2017年底,已有超过2000万会员加入轻松互助健康体系,基于这些丰富的数据,轻松筹可以迭代优化精算模型,让其上线保险业务迈出一大步。
再次,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基于更优的精算模型支撑,推出最高层保障的保险业务,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
历经流量沉淀和精算模型的迭代优化,轻松筹保险服务呼之欲出。针对国内社会老龄化以及消费升级的两大趋势,2016年8月,轻松筹取得保险经纪牌照后,联合保险公司推出轻松e保,定制化产品满足用户多元需求,完成服务体系的“三级火箭”,为用户带来最高保障。
至此,轻松筹以独特的路径正式跨入保险行业,金融科技属性愈加明显。围绕“轻松e保”,其将不同维度健康和意外风险纳入保障范围,产品组合比传统的健康保障更多元更普惠。依托这些高效理赔的商业保险,轻松筹搭建出完整的保障体系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
三、启示:互联网健康保障的崛起之路
九霄之上,气象万千。从大病众筹成长为全民健康保障平台,轻松筹的成长路径已经不再是一家得失,而是互联网+健康保障领域的崛起之路。
轻松筹发展路径巧妙,公益众筹看似“吃力不讨好”,却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用户的流量支持。
曾氏兵法“结硬寨,打呆仗”讲究大工不巧,强调胜利都不是强攻得来,而是果实熟透自然掉落。但凡博弈,理出一辙。商业竞争中,树立品牌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通过优质的产品体验,为用户带来价值,当获得海量用户认可后,商业变现自然水到渠成,守拙反而是一种大巧。
诞生于众筹风口之上,轻松筹却选择了大病众筹这一领域,审核成本高、盈利模式窄,一度被认为“吃力不讨好”。但凭借对公益的不懈投入,其累计帮助160万个家庭度过难关,不主张烧钱吸粉却仍然成为用户心中的大病筹款第一选择,可谓抓住了“结硬寨,打呆仗”的精髓。例如,共享单车大热时,其类似公益的运营方式能否盈利备受争议,然而其公益属性产生“自来水效应”,赢得海量用户的自发支持。
自带公益属性的商业组织,也将以商业运作的方式保障公益的可持续运作,具有良好的社会意义。
以商业的方式运作公益事业,常常被认为有悖慈善初心。然而,随着国际公益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现代公益已经成为由大多数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行为,西方社会普遍重视公益与商业的结合,利用金融工具和新型的商业模式,促进公益事业的可持续性。正如比尔·盖茨的观点:促进商业成功的因素同样适用于慈善领域,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轻松筹作为一家具有公益属性的企业,顺应其组织化、制度化的要求,通过众筹、互助、保险等服务,以现代企业管理的思维推动公益发展持续性,设立新农人计划,并在江歌案、老赖肇事人等社会事件中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正如轻松筹创始人杨胤所言,“任何事情,不能说完全都依靠政府或一些社会组织,解决社会问题,其实技术公司责无旁贷。”
社会型企业容易获得市场认同,在流量、数据加持下,更能实现惠及全民的愿景。
类似于轻松筹的社会型企业,定位于解决用户心理底层的社会问题,先天拥有用户对平台情感认同优势,市场的容忍度和接纳度更高,外加流量与数据的赋能,将在推动社会进步上大有可为,更易兼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基于公益服务的“三级火箭”,轻松筹将掌握海量的用户基数和行为数据,继续为其产品的迭代与创新提供养料,强化平台实力的同时,更能胜任每一个个体、家庭应对疾病的又一坚实后盾,也将在构筑全民健康保障之路上不可限量。
2016年10月,国家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超过8万亿,到2030年达到16万亿。这对于准备就绪的轻松筹而言将是一片能够大展拳脚的广阔天地。
四、结语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能够与用户共患难的企业,其拳拳之心历经时间的洗礼与打磨,也将彰显出相称的社会价值。
文:钱皓,陈国国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