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虎嗅实习生杜宇宇
线上招聘已经成熟,各种招聘公司按行业、职能、人群细分。在人才最贵的21世纪,大学生劳动力极其廉价,大学生兼职需求日益增加。校园兼职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校园招聘行业远未实现互联和转型,问题日益突出。
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兼职信息和线下活动的校园兼职O2O公司团委当天在现场受到广泛关注。虎嗅君发现,这一方向的创业公司近年来已经从世界各地异军突起。先梳理一下校园兼职O2O的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的统计,我国普通高校和网络高校在校生总数为4428.3万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468.1万人。因为大学生素质高,工作积极性强,工资低,企业愿意花一点钱让大学生完成一些短期的、琐碎的工作。而大学生往往认为兼职可以提前接触社会,锻炼自己,赚取生活费来缓解家庭压力。双方都有很大的需求。至于需求有多大,看看高校墙上的招聘广告和大量学生的兼职交流qq群就知道了。
为大学生提供兼职招聘信息的中介应运而生。然而,没有深度融入世界、思想单纯的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往往会遭遇各种陷阱,但中介无法解决问题,甚至自己也是罪魁祸首。不良的兼职经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企业和学生无法识别对方的可靠性,从而滋生不诚信行为
2.中介利用控制信息的权利强行乱收费
3.学生在兼职期间的安全得不到保证
究其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严重,大学生缺乏信息控制,容易上当受骗。
因为移动互联网提升了信息透明度,减少了中间环节,对于改善大学生兼职市场非常有利,很多创业者都进入了这个领域。
虽然这些产品本质上仍是中介平台,但在信息透明、流程可控、基于LBS的信息搜索等方面,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的兼职体验。但是这个领域还远未成熟,也没有明显的巨头产品。而且很多公司只在自己的城市提供服务,产品之间存在同质化。
虎嗅盘点了国内几个有代表性的校园兼职O2O创业公司,希望能让大家对大学生兼职行业有一个新的认识。
兼职卡特彼勒——拥有广泛的信息,并新推出了“兼职旅行”部分
【发展概况】R&D始于13年。现在产品下载量已经超过200万,商家入驻4.5万,覆盖全国近百个城市
【团队构成】团队创始人王是一位90后企业家
【融资情况】2015年1月获裕信资本千万A系列融资
【安全系统】纯信息平台,无保险和预付款服务
兼职猫有大量的招聘信息、用户和落地城市,但他们的兼职信息是通过系统筛选的,而不是人工筛选的。宣传中提到的“多次审查”是指上传营业执照时将获得资质认证,但不上传执照的企业。企业仍然可以发布很多信息;这种方式让人想起最早的58城和市场,对于信息认证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都知道,所谓的“认证”在后期的发展阶段已经白费了。
兼职猫会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和个人信息进行个性化的兼职推荐。用户可以在应用程序窗口中与公司角色通信。
值得一提的是,兼职猫新推出了“兼职旅行”版块,提供各客栈、青年旅社招募志愿者的信息,正好赶上年轻艺人囊中羞涩、跃跃欲试的旅行需求。
安全瓜
等公司【融资情况】蓝驰1000万人民币天使投资
【保障体系】企业缴纳保证金,如果企业违约,探鹿担保先行赔付
探鹿试图营造企业、学生平等互通的平台,工作完成后双方可以相互评价,更客观的塑造企业、学生的信誉和能力。
在安全保证方面,招聘方必须缴纳保证金以免“放鸽子”,兼职信息全部由人工审核认证。学生、企业还可以在线上签约、支付工资,线上线下形成闭环。
相比之下,探鹿没有什么特殊的业务,而是着重对以上几个大节点的把控,试图让兼职过程更清晰。但能否让郑州的大学生买账,还要看安全和信誉彻不彻底。
同学帮帮——深度介入+网络社区
【发展概况】已覆盖南京、杭州百余所高校,累计户数12万,月活跃率60%
【团队构成】创始人殷海峰,此前曾参与创办飘信
【融资情况】2015年4月获得A轮融资金额数千万元
【保障体系】全程提供岗位争议解决,深度介入用工过程;出现薪资克扣等情况,经核实将提供先行赔付保障
同学帮帮所有岗位都有员工一对一担保,保证商家质量;有申请报名、结果通知、兼职上岗与上岗后岗位评价、工资支付等操作环节;在兼职类型、时间上可提供定制化推荐;根据学生数据构建“人才库”,向企业精准推荐人才。
其特色在于深耕用工过程的督导,包括学生上岗时间、工作表现、企业是否有违规行为等。此外,同学帮帮还建设了不同板块的社区,帖子主要是一些生活趣闻、工作感慨,想必是试图靠贴近大学生的内容吸引用户,但谁会专门进一个兼职APP里看灌水帖呢?
这种“奶妈级”的介入的确让兼职看起来更安全,若想不浪费人力成本,恐怕要针对用工过程的焦点建立员工服务标准才行。
一米兼职——“保送”上岗,手机打卡
【发展概况】2014年12月上线,26天后用户注册量破万
【团队构成】创始人刘旭元;联合创始人焦长应,曾任乐职网运营总监
【融资情况】2015年1月获数百万天使投资
【保障体系】所有用户求职信回复不超过24小时;兼职者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和客服联系安排业务人员帮解决。若发生克扣、不发工资情况,工作人员会实地考察,若情况属实则为兼职者先行垫付
同样是经过人工考察商家,必须有营业执照认证才可发布信息;一米会在工作完结后垫付工资,兼职者可在手机端打卡签到计算工时,商家确认后系统会立即把钱结算到个人账户,保证24小时内到账,支持提现。
一米兼职一大的特色是“保送”工作,提供一些无需面试的兼职,用户只要报名就能上岗。这种类似于“特卖抢购”的模式更容易把职位“卖”出去,也解决了报名难的痛点。
微兼职——另辟蹊径,众包兼职
【发展概况】2014年6月上线,获“2014年最受用户欢迎兼职APP”
【团队构成】创始人赵诚,原高德地图数据众包业务负责人
【融资情况】2014年11月获美林基金和泽厚资本数百万A轮融资
【保障体系】所有兼职职位均提前支付全额薪资
除普通兼职招聘信息之外,微兼职主要的业务是发布类似于填问卷、下载APP、起名、翻译短文等兼职,用户还可以发布寻人、寻物、寻饭馆等启示让其他用户帮忙。
这是把众包模式复制到兼职上,可谓一种创新,但收入通常只有几块钱,更适合在碎片时间完成。
职有我——传统中介疯狂转型
【发展概况】从传统行业出发,由早前的“橙色部落”更名而来,成立六年来累积了40万会员、4500家长期合作、60万人次的就职量
【团队构成】创始人刘占禹,原“橙色部落”创始人
【融资情况】2015年1月获150万天使投资
职有我的前身是一个传统兼职信息中介,作为被“颠覆”的一方,在倒逼转型互联网的路上大胆开创了“先行垫付”工资模式,学生在工作前就可以拿到工资。这一招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想必是多年的行业经验积累和盈利给予了他这样做的自信。
58同城、赶集网曾将兼职中介搬到线上,而相比于分类信息网站,这些O2O产品又有如下变化:
1.58、赶集的管理力度和态度让低质量信息泛滥,如今这些创业公司都力图降低信息水分,建立自己的信誉。
2.移动端基于LBS的信息推荐更有利于用户找到合适的兼职。
3.签到、打卡和支付环节打通了交易环节的闭环,使平台不再单纯提供信息。
4.新产品在争议调解、异常情况赔付上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5.在传统网站上找到兼职意味着事件的结束,而新兴产品为用户提供了财富管理、就业培训等后续服务的可能,在盈利模式上更加丰富。
多数大学生兼职产品都是在最近一年内涌现而出,已经形成一股无法阻挡的潮流促使这个市场快速地改变。多家企业都在不同的城市起家,试图先占领一个小型市场,然后扩张。同时,各家企业都在单纯提供信息之外寻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甚至于出现了先付工资这种类烧钱式行为,也出现了专注垂直领域如演艺圈(群演、观众等)兼职这种另辟蹊径的走法。当然,大家心里惦记的都不止兼职这一块,已经有多家公司表明要为学生提供简历对接校招、就业培训、职业规划等服务,利用各种活动将线上的流量引到线下,以图盈利。
回想团购、电商、打车、外卖等多次互联网商战,大部分玩家最终都不免沦为巨头崛起的牺牲品,但大学生兼职这场战争还刚刚开始,所有参与者必须要做的只有一件事——让产品服务真正解决这帮莘莘学子的痛。
最后,让我们根据兼职场景梳理出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招聘信息的把控,大家都在讲这一点,但仅靠营业执照审核是不够的。建立合理的考评规则、缴纳保证金等措施会更有力。
2. 如何让用户报名更加简单,比如减少烦人的面试环节,用完善的个人资料、简历、评级来让企业在线上选人。
3. 用工过程可视化,打卡计时、签到等工作节点让学生讨薪有据可循,双方评价体系让每个人都更注重“个人品牌”。
4. 结算速度和异常情况赔付。兼职本身就是短期行为,拖延结算工资的时间无疑是对学生的压榨,平台需要承担风险来保证大学生拿到钱。
5. 安全问题保险。大学生兼职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企业往往因为没有法律约束推卸责任。法律我们定不了,但为学生上个保险还是可以做到的,企业与其烧钱推广,不如把钱用在这里,想必口碑传播会更好。
以上全部是大学生兼职实际场景中遇到的问题,创业公司在思考靠其他服务盈利之前,还是先把这些基本的需求彻底解决吧。
本文并未将所有校园O2O创业公司一一列举,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