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在青羚网讯,一个高度配置的本地创业团队落户青海青年创业园。这是今年第一支进入创业园的创业团队,是一支拥有——7名成员的豪华创业团队,包括3名博士、1名专家、1名研究生和2名学士。其中5人是80后,2人是海归,2人有专利,2名博士后近期加入。
这个团队创办的公司是青海鑫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不到两个月。是一家主要从事以光热和可燃废气发电为主的斯特林发动机设备研发与创造、以余热和低温发电为主的热声发动机设备研发与制造、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发电设备综合监控平台建设的技术能源企业。
团队的创始人是1985年出生的小杨。曾任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核电厂设备课程的讲师,后赴日本攻读核工程博士学位。他在攻读博士期间发现了斯特林发动机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并提出了斯特林发动机的改进方案。经过四年的实验,他制造出了一台新的发动机样机,并于去年11月申请了9项技术专利,其中4项是双向专利。小Xi成为这款新型斯特林发动机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者。
对于团队中的所有人来说,他们不需要谋生或证明自己的实力。他们想要的是自我突破。于是,这群年轻人从北京、上海等地回到家乡西宁,发挥自己的学识和特长,去做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
“一开始,我们依靠的是激情和激情。”小Xi说,他选择回到家乡是因为大家都是青海人。话虽如此,对于一个高度配置的创业团队来说,在哪里创业必须慎重考虑。首先,青海自然条件好。一级日照面积仅次于新疆,其余均为二级地区。照明条件符合创业需要;其次,青海政策条件好,政府对太阳能热、光伏产业大力扶持,可以为创业提供很大便利。“青海是我们独特的选择。”萧对说道。
目前,该团队正忙于第一批原型的生产和推广,为下一步融资和扩大生产做准备。他们的目标是在青海建设斯特林发动机产业园,形成集R&D、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为社会提供低成本、可持续、无污染的一次动力能源。
青海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处处长张介绍,截至2016年底,我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30家,高新技术企业256家,其中高学历青年人才参与度越来越高。据悉,今年省科技厅将继续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工程和“科技小巨人”培养计划,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为其创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政策倾斜和项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