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结合读过的书,谈谈自己对创业中“如何选择合伙人”这个话题的看法。
第一个认知:企业家不能折腾太多!
1.想法太多的企业家不一定有利于公司的运营。公司早期的发展,不聚焦很容易成为思想的试验田。(公司初期就像唐僧取经的队伍。第一步,聚焦目标——,去西天求真经,围绕“学经”组织分工,让团队活下去。)
2.如果一个创业团队有钱有人才,这些优势应该有助于创业者释放生产力,而不是发挥想象力。
3.创业成功,归根结底是用人成功!所以,创业者要证明自己的事业是成功的,而不是自己有能力,否则你很快就会成为他们事业的瓶颈。
第二个认知:创业者如何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没有合伙人的人不适合创业,至少目前不适合!原因有三:
1.自我认知不清晰,需要的伴侣也不清晰,所以你不会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伴侣。
2.沟通不畅,朋友圈小,既没有外交积累,也不了解人。
3.对人要求很高。所谓“人皆欲察,则无弟子”,对人是没有宽容的。
组建团队,这里有一个诀窍:先做“帮会”,再建“团队”。
我们可以看看《水浒传》,那一章“智取生辰纲”。所谓“帮会”,其实就是基于项目制的临时组织。我们可以从一个特定的项目开始。如果合作不好,无论成败,项目都会结束,自动解散“帮派”。如果我们合作得好,我们可以继续合作。如果连续几个项目合作顺利,可以考虑组队。
大事一定有缘!伴侣不是“发现”,而是“培养”。你过去在学习和工作中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培养这种命运。如果你能给人留下“努力”和“可靠”的好印象,你自然会吸引有相似特质的人。
第三个认知:创业公司在分配股权时容易踩的“坑”
分配公司股权时,要牢记一个原则:好公司的股权最贵,但钱不是。所谓“权借之时,祸从口出”,每天都是这个意思。
初创公司在分配股权时容易出错:
1.盲目承诺给公司或利益相关者送股权。
2.不清楚哪种贡献值得给予股权。(只有在市场上找不到替代资源的贡献才值得给予股权。)
3.创始人没有绝对的控股权。
4.AB股:多少股多少表决权。(AB股计划可以让部分股份只享受分红,不享有经营决策权)
5.你持股比例多少分红比例多少?
6.业绩奖励和股权分红不单独核算。
早期的企业家在公司里至少扮演了三个角色:
A.运营商——(应取得技术或管理股份的权益)
B.投资者。
C.员工-(工资)
7.不考虑合作伙伴的投放条件。
俗话说:兄弟们,算账!伙伴关系更应该如此!只有把难听的话放在前面,把规则、底线、界限讲清楚,才能很好地走到一起。在这里,有必要公开讲出这些规则,并在入伙前形成书面记录:
1.交钱的规则,即付出多少股本,占有多少股权比例。
:15px;">2.出力规则,即如何分工,水来安排和监督工作。3.分钱规则,即赚到钱如何分配,多少用于企业发展,多少用于个人分配。
4.领导规则,即谁来领导,如果大家意见不一致时水最后拍板做决定。
5.退出规则,即如果合伙人想退出,怎样退出。
第四个认知:创业公司需要什么样的员工?
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于创业者或是初创型公司来说,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员工?这是一个很值得细究的问题。大家不妨借鉴一下这个原则:
1.关键岗位要找合伙人——能合伙的,一般需要别人全职参与。(使用原则:A,柴米油盐,精打细算,别乱开高薪;B,内外有别,分工明确,别乱插手工作;C,为合伙人赋能,比如花钱去培训,业务上给担子。
2.能力不足要找外包——你不会的能力,不等于是值钱的。(外包不是自己的员工,是合作伙伴,相处要想“谈恋爱”,时常给予一些小惊喜,送一些福利,监理默契,节约沟通成本。)
3.重复工作要找老实人------能重复做的,才能找到优化空间。(使用原则:1.给温暖,营造归属感;2.讲契约,按时发放工资、给福利)
第五个认知:如何搭配第一波员工?
1.尽量选择相互首席的团队成员。
2.尽量选择能力互补的团队成员。
3.尽量选择资源丰富的团队成员。
4.尽量选择工作主动的团队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