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访谈录》个人名片:石
河南省母婴用品行业协会副会长、某牛母婴平台总经理
2006年大学毕业后,她进入母婴市场,三年后白手起家创业。经历了奶粉每半年涨价一次的“红利期”,也见证了母婴店“人满为患”的瓶颈期。在母婴市场扎根14年后,他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虽然它们只有100米的半径,却不耽误我深耕10里。”
河南商报记者 熊卓甜/文 受访者供图
疫情期间住仓库 每天发快递7000单
疫情对所有行业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母婴市场也不例外。疫情期间,奶粉和纸尿裤“大涨”,商家掀起“抢购潮”,马宝掀起“备货潮”。对石来说,感触最深的是“航运潮”。作为连接上下游的“中介”,他不仅要保证上游供给渠道的缺位,还要保证下游母婴商家的资源供给。“2月和3月是疫情严重的时候,但在不离家的日子里,父母不会断了孩子的口粮,一场子网采购的热浪就要来了!”
石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当时真的很难。一方面员工回不了老家,另一方面商家天天打电话补货。我没办法。我缺少人手。我会睁着眼睛直接去仓库,发无尽的快递,数无尽的信息。“一天发7000单货是什么概念?手黑不滑,有时候干脆就住仓库。”
“虽然忙,但你忙得开心吗?”
“这是真的,但幸福是短暂的。”
石说,疫情期间2月和3月是母婴市场的鼎盛时期,大部分商家都实现了盈利,但这一时期过去后,就很尴尬了。“4月和5月,生意特别不好,因为马宝以前的货没有用完,不会下订单;商家之前有库存,不会要求补货。那我们自然没有生意,很闲。"
怎么办?只是闲着?当然不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带领公司走进了“直播”的大门,再次跟上了时代的步伐。疫情期间,成功孵化出2位线上名人主播,积累商户资源4万余家。
时代的“弄潮儿” 永远比别人快一步
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刚告诉《河南商报》,石总是领先别人一步。这种快,体现在对新事物的敏感上,也被嘲讽为“人如其名”。2006年大学毕业后,市场营销专业的石选择进入母婴市场。他觉得奶粉甚至母婴市场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果不其然,在他工作的三年时间里,奶粉的价格每六个月就会上涨一次,而街上母婴店的覆盖率用肉眼看是比较高的。“那时候开店真的是躺赢了。”
后来微信崛起,在别人还沉迷于微信聊天的新鲜感时,他就率先挤进了微信业务大军,建立朋友圈,销售商品,不仅赚钱,还积累了客户和业务资源。
回顾当下,他也抓住了直播带货的风口。不仅如此,他还和河南商报记者聊到了哔哩哔哩,这是他未来的主要方向。“目前的马宝集团已经是90后的天下。母婴市场必须跟上需求的变化,抓住需求永远不会错。”
当你听到动漫、次元等“互联网风向词”从石嘴里冒出来的时候,你以为他在和你聊天,其实他在探索年轻人的需求。据说现阶段他正在调查90后的马宝喜欢什么样的动漫形象或者卡通形象,因为他想为自己的母婴产品“换衣”,想看看二次元如何与母婴市场碰撞。
不得不说,这个80后“潮人”真的有点“脑洞”。
成立3支“铁军队” 横扫10省母婴店
截至目前,仕在母婴市场扎根已有14年,但“一牛”母婴平台成立仅3年。为什么起来 步这么晚?他说,练好基本功才是根本。据了解,创业初期,他带领员工成立了3支“铁军队”,每支队伍大概10个人。靠这3支队伍,半年时间横扫河南周边10余省的母婴门店。
“光有平台没有内核怎么办?那就用最笨但又最见效的办法。”石高见说,那半年每天都是奔赴在积攒商家资源上。前一天晚上规划好第二天要去跑的母婴门店,在地图上做记号,第二天“铁军队”兵分三路,节奏就是一天拿下一个县。
商家资源有了,供货渠道足够了,产品种类选好了,石高见这才有充分的信心成立“一起牛”平台。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他用了将近十年去摸索。
石高见曾经的梦想是开一家连锁店,第一份工作辞职后,他也确实用实际行动铸就了梦想,开了几家店,但之后还是毅然退出实体店市场,决定转做幕后。
“我的强项是资源积累和整合,干嘛不发挥的更好呢?不管未来母婴市场如何发展,实体店也好,线上带货也罢,但终归离不开‘货’,所以我要扎根产品,扎根货源,这样才不会随便被市场淘汰。”石高见说。
【大咖行业观点】
后疫情时代,母婴市场应如何发力?关键词是什么?石高见说了3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实体电商
早期的时候,母婴店觉得线上是竞争对手,采用的策略是严防死守;后来门店觉得线上可以成为实体的辅助手段,需要有社群或是微商城等线上工具,来加强门店的销售手段。
“疫情对于母婴产业最大的影响,就是推动了母婴门店快速向线上转型。”母婴门店系统要真正打通线上与线下,实体电商,不再只是“空中阁楼”。
关键词二:知识服务
未来90后宝妈是大趋势,“高知”宝妈也会越来越多,那么母婴店的销售员仅靠“忽悠”是不行的。母婴店不仅要提供基本的待客服务,也应提高专业素养,给顾客“知识”服务。“质”者为王,信赖和依赖,也是留住顾客的两大法宝。
关键词三:市场份额
后疫情时代,客流减少是母婴店遇到的一“痛点”,这个时候,门店要保证市场份额。
疫情期间,消费者虽然不能出门,但还是会通过微信在线上下单,然后由门店送货上门,可是,线上消费已经超出了门店的物理商圈,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顾客很容易被其他门店“打劫”。
“客流永远会被分流”,母婴店也不例外,那么,门店该如何留住顾客,保证自己的市场“吨位”呢?“谁手里有顾客,谁就能最快地在疫情结束后恢复过来。”
不要吝啬搞促销福利活动,要抓住门店自有的私域流量。(首席编辑 华丽娟 编辑 施尚景 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