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者和打工者的思维 打工者和创业者的标准实质上是一样的

我隔壁是一家小超市。

情侣商店。

店面小,也就是30平米,店面高5米。已经分区了,上层有人住,下层有人卖。一家三口住在这里.

刚开始,我对这家店没什么好感。

周围超市太多,马路对面只有三家挨着,其中一家是品牌社区店。超市这么多能有生意吗?

打开后发现生意很好。

一开始我只卖烟酒糖茶。后来我开始卖菜,馒头也端上来了。简单来说,就是在门口摆好架子。什么事?

快递,没钱。

几乎整个小区的快递都在这里。

有三个摄像头正对着,一直无人看管,晚上也不收在家里。谁丢了快递都会检查监控,快递货架会越来越多,一排,两排,三四排。

各种尺寸的快递。

这家超市开业后,对我们来说非常方便。比如做饭的时候,临时买一些食物和馒头就很方便。毕竟我离他们最近,隔着一堵墙。

唯一不好的是超市门口总有一群孩子。孩子很贱,总是按我们的门铃。你不教育他们吗?他们越来越猖狂了,教育他们吧。父母不喜欢,甚至可能不好。

通常门铃会响三次,孩子可能会响两次。

很是苦恼!(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门铃技术。现在门铃一般都是无线的,但单纯的无线也没什么。关键是你不需要电池。电从哪里来?也就是按下电源发出去。有兴趣的话可以搜淘宝。非常科幻。在Tik Tok看了科普之后也买了。它很容易使用。)

最近想开个小店,在网上卖点东西,需要注册个体工商户,最好能拿到食品流通许可证。毕竟我可能会卖酒。食物领域是这样的。如果出了问题,什么都不会发生。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防患于未然,申请许可证不花钱。为什么不做呢?

营业执照很简单。可以在线提交,体内验证。食品流通许可证很麻烦。记得以前济南成立了一家卖海参的贸易公司,还需要考试之类的。七趟之后,我没有把它弄下来。这一次,我想是的。一切都符合规定,我们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毕竟我们的名字小,是食堂,不能像贸易公司那样苛刻。我们是普通人。

结果恰好是一个特殊的节点,那就是疫情期间冷冻食品的重点监管,让流通许可的检查得到了升级。看现场是必须的,现场有很多要求,包括蚊子、苍蝇、老鼠的隔离.

我在岩居由希子骑行,他们中的一些人在相关部门工作。

我想向他们求助。想了想,还是算了。就算我请人吃饭,也有几千个。我还是觉得欠个人情。主要原因是我不擅长这些东西。不如花钱找人做事。我愿意为结果付出代价。给我一个报价就行了,因为我急需。越快越好,黄牛提供的价格不一,从3000到8000不等。其实这个价格和我有关系。我

后来我工作单位的主任给了一个建议:让你准备你准备的东西,然后你可以预约先去现场检查一下,然后就可以开证明了。你不需要花一分钱。找的人越多,越麻烦。只要姿势好,就只想配合工作。即使有一点小瑕疵,你也会先被批准。

好吧,让我们试试。毕竟大导演是从基层做起的,太了解这些工人的心理了。大主任想,如果有人招呼你,可能要两个星期才能把一个星期就能批下来的手续给你,不然就很难了。

我安排同事把材料打印出来排队,说在等开业。如果有不规范的地方,我们提前改了,尽快拿到证书。结果,真的发生了。

我下午2点来看现场,

整个过程,我还是很紧张。山东的工作人员,即使是临时工,也是官员,也是普通人。所以人说什么,听什么都无所谓,有没有批评教育也无所谓。我点点头,说应该改。优化的优化需要购买托盘,基本符合标准。毕竟我不做餐饮或者食品加工,最多不过卖几箱酒.

悬在心里的石头落在了后面。

工作人员问我为什么授予证书。我说想在朋友圈卖货,类似于在网上开食堂。工作人员问:为什么需要领营业执照?直接卖就是了。

我说,我怕再被你查。

终于笑了,你笑了,真美。

我把他们送走了.

回来的时候,隔壁超市的老板问我:你也想开超市吗?

我说,别开。

他说刚才他们过来问要不要申请食品流通许可证。我说没有,然后问我有没有许可证。我说我还没做,就被训话了,让我抓紧交代,看到名字才知道是你想做。我在想,我这么好,你怎么不说想开超市?

我说,别开。

他说,怎么了,我商量一下。

我说,真的,我想在网上卖点东西。

他说,我只是在想,你前几天是不是卸了那么多货,像酱油醋之类的?

我说,我自己买的。

从他的态度和言语来看,我觉得他真的很担心,所以我和他站了一会儿,告诉他我要做什么,希望他能把心放在肚子里。

他说,前天,我们刚被举报过一次。不知道谁打12345,说我们没有牌照什么的。我以为我们今天是来检查的。

我说,绝对不是我。

他说,我知道不是你,也就是说,这生意不容易。(他有一个疑似目标,说有人买了东西要退,但是他没有退,所以吵了几句。)

反正有情绪。

我带他参观了我的房间

了逛,虽然是邻居,他从来没进来过,因为我这边都是密码锁,不是被邀请的是不可能进来的,我给他看了看我仓库里的酒,让他看了看价格,我问,你觉得我在这里开门卖这个酒,能卖动吗?

他笑了。

我说,远亲不如近邻,咱相处的这么好,我不会办这样的事,你放心好了,谁开超市我也不可能开的,我忙不过来。

他说,就是,我也觉得是,你开这么好的车,不可能干这个。

我说,放心!

他说,其实你不用办证,我们村有个在那里上班的,我打电话咨询过他,他说不用办,不办还没人管你,你办了三天两头过去查你。

我说,也有道理。

他说,反正有什么事,我给他打电话就行了。

聊了几句,他回去了,心里的石头应该也放下了,其实对于办证问题,我觉得还是要办,不要给自己惹麻烦,又不是多么复杂的事。

县城还有个好处,就是大城市相对比较复杂的证,县城容易办,因为管理层也知道,基层做生意就是马马虎虎,你不能太严格了,太严格了,那些苍蝇店有几个能符合标准的?

我拿书店举例。

书店其实就是特种行业,理论上要求书店老板必须有从业资格证,你想,又有几个人能有这个证?一年才组织考那么一两次,还要去济南考,我有证是不假,我这个学习能力就够可以了,我才刚及格,你让县城那些书店老板去考考试试?没有几个能考到的,除非花钱买。

我们县城,每年续证的,有140多家。

老板里,读过高中的,都算高级知识分子。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一方面,国家有硬性规定。

一方面,县城必须要有书店啊。

文化部门就想了个办法,变从业资格证为现场考试,考试及格就可以领证了,考试很简单,先给你几页资料看看,接着考,甚至你拿着手机搜答案也可以睁一个眼闭一个眼……

书店手续拿到了,接着去申请免税手续。

把这些跑完,很简单。

不需要找任何人,若是在大城市,你有套带免税系统的书店,光手续也值个十万八万的,有些人专门买去开发票的,这就是最完美的发票渠道,哪个单位不需要图书?!那么的积极向上的发票类目。

所以,我们在济南办个食品流通许可证,跑七趟也办不下来,因为济南肯定严卡各项规定,必须培训,必须考试,必须现场测量、录像……

各有利弊吧!

可信度也有差别,例如之前我采访的那位河南朋友,她在济南驻地,其实她的工作关系在河南,她所在的城市产酒,很多小酒厂,这些酒厂公司不注册在河南,而是注册在济南,她在济南就是专门服务他们的。

属地也是一个品牌效应。

我卖红酒的时候,卖的还是很不错的,那时我办食品流通许可证,貌似更简单,连现场都没看,是管的最松的时候,你知道很多买家有什么要求吗?

要么,要求我隐藏快递单上的发货地址。

要么,要求我把发货地改为:上海保税区。

理由是什么?

送礼的酒,若是让人一看,我靠,竟然从山东一个小山村发出来的,这酒肯定好不了哪里去,而从上海发出的呢?给人的感觉,高大上。

当时,我还联系了上海的仓储中心,就是每天我们给他们地址,他们负责帮我们打包,发货。

后来,为什么没这么做呢?

第一、我觉得客户地址是最高机密,不应该转手。

第二、我们卖货好评率为什么那么高?例如我们的书,就是因为我们打包用心,客户感受到你的态度是从什么方面感受到的?

就是打包!

工程领域,审批环节特别多,之前我科普过,一个工地开工需要盖480个章,大部分章,自己就能跑下来,有些章很难跑,就需要找黄牛,找黄牛也是很有技巧的,有些黄牛比较笨,纯粹就是靠勤奋,帮你一步一步的跑,就跟车管所的大部分黄牛差不多,只是替你排队,替你走流程,但是违规的他处理不了。

每个车管所里也有几个大BOSS级的黄牛,只解决疑难杂症,反正就一句话,只要你不是盗抢车,哪怕你是水车,也能给你上牌,你知道能牛到什么程度吗?一周只去一天,所有疑难杂症的,都要等在这一天去办,收费也很高,我为什么对这些这么熟悉呢?

我就办过。

我买的坦途,合格证不对,没有标注后桥钢板数量,上不了牌,我去找经销商,经销商说全国各地都能上,咋到了你那就上不了?那我只能找黄牛,光验车验了三次,钢板数量是问题一,雾灯不符合中规标准,需要去改,还有就是车载铭牌信息也不对,也要改。(平行进口的雾灯、铭牌普遍需要改)

黄牛根本不可能全程服务你,只是验车的时候,出现一下下,然后就走了,他手里同时要持有几十个车的手续……

收了我1600块钱,改灯收了600块钱,全程我一句话都没说,也没催他,从早上跟到了下午,当天他办了20多辆车,我的牌照是第一个拿到的,为什么先给我,他是这么解释的:一天来,你一句抱怨的话都没说,也没催过,让你做什么你做什么,感觉不给你先办出来,对不起你了。

BOSS级黄牛为什么这么牛?

车管所寄生着200多个黄牛,所有疑难杂症,都汇集到他手里了。

别人办不了。

都是他的业务员!

我那个,其实压根不属于疑难杂症,我自己若是愿意折腾,一趟一趟的验就是了,合格证不对,让厂家重新给我打印就是了,无非耽误两个月,雾灯不符合标准去改一下就行了,我一想这么麻烦,算了,让黄牛帮忙吧,黄牛怎么改合格证?他们有打印软件,钢板数量那个地方不是空白吗?帮你打印上就是了,跟我讲,就是让厂家改,也是这么改。

猛禽挂牌的时候,我发信息给他,问方便帮我挂牌不?没有回信息,我又找了个黄牛,黄牛给我报价400元,基本就是跑腿价,我买的就是中规,不存在任何违规问题,只是代跑手续,我就问了一句,XX不在那边干了?

他说,草,早抓了!

我问,现在车管所还有类似的大黄牛不?

他说,有个P,警车天天在那巡逻。

过去,我理解的黄牛,是不符合标准的车,他能去现场帮你明目张胆的过审,后来我基本看明白了,不是,而是他们知道怎么可以让不符合标准的看起来符合标准,例如你是一辆暴改的牧马人,你以为直接开去就能过年检?不是,而是他们用一辆相同颜色的素车帮你上线。

工程领域跑手续的黄牛,也是如此,胆大的黄牛怎么搞?有些章不是很重要,但是必须要有,例如社区的章,一些小众部门的章,他们会直接去找人刻,例如你见过你们社区的章吗?

没见过吧?

最终负责审批手续的工作人员也没见过。

特别是贷款领域的,你要是听听对话,那才是语言的艺术,黄牛、贷款人、银行信贷经理对话,黄牛问:车辆行驶证必须要原件吗?信贷经理若是说,复印件也行,潜台词就是,可以PS个。

这些,我都是亲历者。

不是说我造过,而是我旁观过,哪怕三人关系再好,是铁哥们,也绝对不会把造假这俩字说出来,一切都是很符合规定的谈话,但是彼此都把度说出来了,为什么银行对贷款资料审核不是那么严?我听信贷主任讲,这也是拿捏对方的一个方式,就是知道你不干净,若是翻出来,这就是刑事犯罪,畏惧这一点,那么更不会轻易的违约。

济南炒房的一个小伙计,他也是这么玩的,而且玩的很溜,崩盘的时候被抓了,判了1年半,罪名是伪造公章。

所以,在一些注册方面的问题,我现在的原则是,能让自己人去跑的,就自己人去跑,正规手续去跑,实在跑不到的,去找黄牛跑,找什么样的黄牛?勤奋型的,也是按部就班跑的那种,只是他们比我们更懂技巧,不要找那些胆大的黄牛,弄虚作假,最终反而把我们自己套路进去了。

整体原则是,愿意花钱找人办事。

但是,要找安全的人!

例如我们常说的签名书,签名书有假的吗?

有!

而且,最常见的假书,是谁签的?

出版社!

你找出版社说要签名书,出版社就找个人给模仿着签,你觉得渠道肯定没问题,其实一定有问题,为什么出版社敢这么干?因为出版社觉得,没人见过真签名。

还有一些,是作者本人造的假,例如让自己学生给签。

这些,我们都遇到过。

我们觉得,渠道肯定没问题,出版社、作家本人,这都是绝对没问题的,当我们卖出去,很快就反馈回来了,签名是假的,例如我签过5000册《狼图腾》,那签名就是假的,作者本人还写过一个声明,说是自己亲手签的,关键是声明里的签名跟我们拿到的签名都不同,就是一看就是一个稚嫩的学生签的。

等于我签了一堆垃圾回来,卖也没法卖,最终让我烧了火。

真烧了,我在农村住,正好是冬天,烧炕了。

在济南办食品流通许可证时,我写了一个系列,毕竟跑了七趟,有位老大哥看了以后跟我讲:你知道社会高度发达的结果是什么?就是分工更具体,你应该让专业人去干专业事,你亲力亲为的结果,就是把自己跑成了专家,关键是你在这个领域当了专家毫无意义,对以后的生活、工作没有帮助。

我觉得,算是顿悟。

从那以后,不管是跑手续还是给车辆挂牌,都是让别人去办,你出个价格,我给钱,我只需要把关各个环节的真实性就行了,你不能给我乱搞。

后来,我写过一个细节,你去车管所看看,50万以上的车子,基本都是4S店的工作人员在挂牌,而50万以下的车子呢?多是车主在挂牌,甚至一家老小全家出动。

一是对买新车这个事的欣喜感有差别。

二是对挂牌所用时间的价值评估有差别。

后来,学了两句更彻底的话。

一是,除了资本家,所有人都是打工人。

二是,一个创业者,只需要思考+决策就可以了,别的什么都不需要干。

出去学习、日常会客,也都属于思考的范畴,人怎么才能从打工者向老板过渡,要先升级操作系统,你不能用打工者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去当老板,什么都亲力亲为,每天忙的团团转,你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

当老板,第一个要学的,就是给日常琐事标价,要问问自己,这个事能否让别人去做?需要付出多少钱?若是把我解放出来,我能否创造更多价值?

农村丫头,嫁入了豪门,跟保姆抢着收拾碗筷、擦地,干什么都想着节约,你以为会获取婆婆的赞赏?

婆婆觉得你不行,你咋是丫鬟模式?她希望自己的儿媳妇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能为自己儿子以及家人所欣赏所崇拜,有除了漂亮以外的能被拿出来炫耀的点,而不是所谓的能干家务,在更高阶层里,体力勤奋不再是所谓的优点。

你穿衣朴素,吃饭不讲究。

觉得孩子长的快,衣服很快就穿不了,所以给孩子买便宜的衣服,而在婆婆看来,小孩子从小就要穿品牌,气质是从点滴熏陶的,孩子咋能穿杂牌呢?

你需要升级操作系统。

打工者与老板,无论思维理念还是行为方式,都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例如我做签名书,找书,我们有专门的中介,无论想签谁的书,不一定非要我去认识,我直接把我的需求给中介就可以了,我明码标价,你觉得你有渠道有利润,你就接这个单,你怎么向我证明你是真的?要么你带作家过来签,要么我派人过去签,要么全程直播……

只要我们愿意让出利润就可以了。

与我们是否掌握资源,没有太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愿意出钱,我们过去很多困扰,都可以解决,例如我身边的老大姐,她也写文章,我给她科普过,输出的核心是输入,单纯看书已经输入速度太慢了,必须要有高效的、大量的输入,而且要包括万象,有地理,有历史,有人文,有经济,有美景,你没空学怎么办?你要花钱找助理,让助理当你的书童,这样你每天都有取之不尽的素材,一个书童才多少钱?一个月四五千而已。

她找了几个免费的,都不行。

很容易理解,不给钱,谁愿意用心?

只要我们犯愁的事,其实都可以交由他人去处理,我们喜欢炒菜,不代表我们要自己去买菜,自己洗盘洗碗,我觉得喜欢炒菜很简单,别人切好,我们只炒就好了,吃完饭,有人替我们清理。

我们只做我们愿意做的。

人最值钱的就是大脑,就凭我们性感的大脑,怎么养活不了一群人替我们服务?你必须有这个心才可以。

符小姐最初是想做油画,后来是想做普通的设计画,最近想做摄影作品,就是带摄影家签名的,她要挨着去找摄影家。

我跟她讲过,你做出的第一批,我可以帮你卖,上架在我的小卖部里就可以,我本身也很喜欢摄影作品,我办公桌上摆的那个非洲光屁股的,就是摄影作品,前段时间让朋友给要走了,挂别墅去了。

我每天都关注符小姐的进展。

进展一般。

我跟她讲,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所以我们做事,必须是快进N倍模式,要用最经济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个事的核心是什么?简单一总结,就是找一个获过奖的摄影家给你1幅作品的授权,你印刷100张,他帮你签上名,就这么简单,对不?你愿意付1万元。

她说,是的。

我说,那太简单了,直接把这个发朋友圈去悬赏就可以了。

她说,我没有你的人脉。

我说,不要这么想,你也有上万好友,可能有很多人跟摄影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会再次帮你扩散,毕竟是给钱的事,摄影家很难变现。

她说,懂了。

我说,你做这个事,其实非常的简单,就是把任何人都看成可能的中介,只要能给你提供最终作品的,你付钱给对方就是了,例如我的《白鹿原》是怎么签的?有个小伙,直接找到陈忠实老师家里去了,签了一批,问我要不要?我说要,就这么简单,你不知道谁有什么渠道,偶尔我要找一个作家,例如我找王安忆复旦大学的一个博士说她是王安忆的学生,帮我签了,你也不知道你的朋友圈有多大的能量,你不要什么都亲力亲为,这样没用,效率太低,你挨着联系100个摄影家,可能有一个回应你的就不错了,而且觉得你是个骗子,咱不,咱就直接买结果,我愿意花1万元买100张签名的摄影作品,规定好尺寸,咱付印刷费用,他给签名,咱不管是谁去操作的,他们怎么分赃,那是他们的事。

改变我们做事的逻辑。

把自己想象成渐冻人,你就是霍金,除了眼睛什么都动不了,你只有思考和决策,你以这个为标准去做事,你发现,更简单了。

大部分人的精力为什么不值钱?

都被细小琐事所消耗,毫无挣扎力,忙着请酒,忙着会客,我经常给我哥科普,亲哥,别去维护这些关系,毫无意义,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明码标价,比酒便宜,关键是时间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