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让2020年春天的校园显得格外安静。处于疫情中心的华中科技大学,在武汉封城期间,于原定开学日准时开学。
克服困难的战斗
只为满足人民的教育
一方面要抗击疫情,保障师生安全健康;一方面,要不辜负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殷切期望,努力尽可能正常地开展教学活动。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华中地区所有成年人毅然面对这一巨大挑战,决定“推迟开学,按时开学,网上授课”。
教务处会同宣传部、网信办、教务处、团委、财务部、现任教育中心、教学发展中心等职能部门,积极落实学校党委重要决策。为有效抗击疫情,提供全面的防疫知识,教务处、宣传部为新冠肺炎师生准备了科普讲座和优质课程。为积极缓解疫情可能给师生带来的心理和精神压力,教研中心和龚雪办公室专门设立热线电话提供咨询服务。同时,为了给初期的网络教学工作提供基础条件,教务处、现任教学中心、网络办等部门与巨星公司紧密合作,仅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本科网络教学平台的应急部署。为减轻教师在抗击疫情期间的教学负担,教务处明确提出,鼓励一线教师充分利用教育部推荐的各种教学资源,为线上教学做好准备,鼓励一线教师“共享一节课,一起上一节课”。为减轻因网上学习困难学生的额外经济负担,教务处会同教务处、财务室设立并及时发放特殊困难补助。所有的措施都只是为了满足人民的教育;一切准备只是为了新学期“空中课堂”的每一节课的开讲。
图为巨力打造的本科在线教学平台
协同努力的时间表
只为保证教学秩序
全国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因疫情封锁了全校3万多名本科生、3000多名教师、300多名教学管理人员。按照计划,春季学期第一至第四个周日理论课应该在1000节左右,学生日均学时总和应该在10万以上。如何保证更高的在线教学率?如何让师生快速掌握各种网络平台上的大量课程资源?如何理解一节课的具体教学形式?各学院(系)克服困难,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一院一策”的网络教学方案。一线教师连夜为网络教学准备“大套餐课程”,基层教师努力绘制“网络教学计划表”。大家夜以继日地共同努力,整合多元化的学习渠道,推动教学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保证了在线学习与传统教学的实质对等。
图为特色本科在线教学计划表
无谓的努力。
只是为了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
教务处跟踪了解了几天全校本科生线上教学的实施情况后发现,虽然不可能像往常一样坐在教室对面聊天,但一个网络成了生活在异地的师生之间的纽带。迅速组建了一支网络应急教学团队,采用了一套灵活多样的网络教学方法。大家共渡难关,上演了一系列热心教书育人的故事。
为了给你
在国家教学名师、机械学院何岭松教授,的带领下,《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组迅速修订教学大纲,多渠道制作高清电子教材,录制通俗易懂的课前预习视频
学生提供详尽的学习参考资料。数学学院杨明教授在网络教学中积极探索。她负责的临床医学(八年制)课堂人数106人,课程平台签到率100%;她摸索最优授课模式,尽量减轻学生压力,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
第一临床学院曾天舒教授的《内科学》绪论结束语成为众人转发的热点:“希望所有听课的同学,无论是否从事医学,都能像门诊大楼上一束温暖的光,去照亮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路,也照亮自己的生命之路。”
这只是可敬可爱的华中大教师的缩影。广大教师以恒心守初心,用奋斗担使命,无论在哪里都毅然坚守着教师的职责,无论多困难都牵挂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图为积极尝试网络教学的一线教师
一次天南地北的连线
只为不负“学在华中大”的美誉
哪怕只能听到声音,同学们亦能感受到老师们的精心准备和谆谆教诲;哪怕隔着屏幕,也无法阻挡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
电信学院李龙博:“离校一个多月仿佛时隔半个世纪,虽然未回学校,但今天的网络教学让我倍感亲切。文灏老师先为我们讲解课程的学习要求及内容,之后我们利用老师配上语音讲解的课件自主学习,再加上课后答疑,让我收获颇丰。”
工程科学学院李想:“无论授课方式如何,知识总是一样。疫情关键时期,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多样的学习平台,供我们线上自主学习。全新的学习体验,感恩、感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
生命学院卢博文:“最后一个学期以这样的方式开始真的出乎意料,但是越是艰难的时期我们越是要更加努力,疫情不是放松学习的借口,我要keep going on,为大学课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电气学院陈一鸣:“作为准研究生,毕业设计是一个从学习课本知识到走向科研的重要过渡。突如其来的疫情却让人措手不及,而老师发给我们压缩包里的文件整齐有序。我企图松懈时他的一句提醒,都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即便此时囿于一室的我们,也要不懈追求广阔的胸怀和非凡的格局。”
光电信息学院梁家伟的父亲:“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震惊全国,自封城以后,我们开始担心儿子能否按期返校继续学业。孩子这一年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也要准备复习考研。前两天听说可以在网上学习,我由衷感到欣慰。一方面惊叹于学校的快速反应能力,另一方面也对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敬佩。在疫情如此严峻的当下,在家学习既能保证安全又能赶上学习进度,两全其美!”
疫情之下,华中大的教师们依然呕心沥血、潜心育人,华中大的学子们依然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只因都是华中大人,定将“学在华中大”的美誉代代传承。

图为勤奋好学、惜时如金的莘莘学子
一个并肩作战的团队
只为提供优质教学服务保障
实时在线的还有这样一群与时间赛跑的人。教务处各科室协同作战,通宵达旦地调整开学时间和教学计划,制定网络应急教学方案,指导各教学单位落实教学安排,统计课堂与课表信息等。与此同时,各院(系)的教学团队和行政人员也在党政一把手的带领下,更早介入到网络教学的准备工作中,做好师生动员,落实每个课堂的具体情况,让老师能顺利地教,让学生能按时地学。这样一个个并肩作战的团队,一群默默付出的教学管理人员,为全校师生“推迟开学、按时开课、网络教学”提供了最及时最优质的教学保障服务。
电气学院院长文劲宇教授在致全体学生的一封信中表达了特殊时期对同学们的关心,鼓励同学们克服困难,坚守责任,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学院早在开课一周前,就进行了详细的学情调查,设立了学生临时困难补助,切实做到“隔离不停学、隔离不隔爱”。
环境学院教务员杨群老师是一位在教务岗位上奋战了近十年的老同志。刚做完手术身在广西南宁的她,在接到调整期初教学工作安排的任务后,克服重重困难,配合学院领导和同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教学准备工作。
外国语学院教务员张庆凤老师是教学管理服务岗位上的新兵。她负责的《综合英语(二)》作为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授课班级达270多个。由于部分教师身处国外,这给统计相关教学信息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最初她深感压力,但在得到课程负责人及授课教师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后,经过个人努力摸索,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第二临床学院为落实学校部署,有序推进网络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习效果,院(系)领导和行政管理人员深度参与多个网络课堂,线上与老师同学们充分交流沟通,及时发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逐步摸索网络教学管理的有效方法。
◆ ◆ ◆ ◆
特殊的新学期
华中大“按期开课”了
未能按期返校的老师和同学们
或许惋惜错过了青年园的鸟语花香
错过了醉晚亭的白雪覆顶
错过了主席像旁梅花的寒风矗立
没关系
华中大最怡人的始终是她浓厚的书卷气
知识可以凝聚力量,能够战胜恐慌
等咱们打赢这场仗
冬远去,春花开
华中大依旧生机勃勃盼你归来
我们一起继续谱写
孜孜不倦、奋力求知的华丽篇章
编辑:刘鹤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