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岁开始下海的企业家不多,能成功创业的更少。
华为任、联想柳传志、娃哈哈宗,都是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40多岁开始创业,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如今,娃哈哈饮料像毛细血管一样,几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零售终端,宗本人还在一线挣扎。
宗,作为20世纪40年代物理行业的老一辈企业家,浙商的代表人物,在中国商业史上必然是丰富的。
虽然近年来实体零售受到了电子商务的冲击,但实体零售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正文/十二不惑
01
宗1945年生于江苏省宿迁市东街。他的祖父是张手下的财政部长,他的丈夫和妻子在国民党政府工作。
他的曾祖父母出生在杭州钱塘江县。宗的父亲解放后,在宿迁失去了工作。宗4岁时,他的家人被迫搬回祖籍杭州。
父亲回杭州后,找不到工作,全家人只能靠母亲在杭州当小学老师的工资维持基本生活。
1963年,初中毕业后,宗去了舟山的一个农场,几年后搬到绍兴的一家茶厂。后来,大批青年知识分子下乡,宗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的宗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心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梦想。
然而,在命运之神遗忘的乡村,他呆了15年。逃离灰色生活的唯一方法是四处寻找一些书。
直到1978年,随着大批知青回城,33岁的宗回到杭州接替退休的母亲,进入工农开办的纸箱厂。
在接下来的10年里,他搬到了几家校办企业,把工厂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几乎用脚丈量了整个中国市场。
改革开放之初,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想象,但宗的努力并没有给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善。全家挤在一个小房子里,日子过得很紧。
1987年,42岁的宗决定自己创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42岁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被生活磨破的年龄,把对生活的希望寄托给了下一代。在被命运抛弃了大半辈子之后,这一次宗牢牢抓住了命运给予的可能性。
他借了14万,和两个老师承包了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的经销部。
宗后卿戴着草帽,每天骑着三轮车,贩卖冰棍和文具,风雨无阻。这是一个极其困难的时期。那时候的企业又穷又小。中午,十几个人挤在一起蒸米饭,还在生别人的气。
渐渐地,宗意识到长期代销很难,只好另辟蹊径。
02
在分娩过程中,宗发现很多孩子存在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的问题,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1988年,宗后卿发现了它
dex="0">浙江医科大学营养学教授朱寿民,在他的帮助下,国内第一款专门为儿童设计的营养液面世。宗庆后在报纸上公开征集品牌名称,当时《娃哈哈》这首儿歌红遍中国。来信中,有人提议叫“娃哈哈”。宗庆后随即拍板决定,从此,娃哈哈成为80后、90后的童年烙印。
新产品上线之初,宗庆后手里只有10万元,可是杭州电视广告报价却要21万元,宗庆后思考后,决定硬着头皮也要上。
“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这句经典广告台词很快家喻户晓。
因为那时候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电视,广告打出去后,效果非常好,第一个月娃哈哈就卖出了15万瓶。随后,短短几个月时间,娃哈哈销售额猛增至488万元。
靠着广告轰炸——招当地代理商——大肆铺货的策略,娃哈哈的销量额屡创新高。
之后,娃哈哈兼并国营老厂杭州罐头食品厂,以“小鱼吃大鱼”在全国引起轰动,推动其飞速成长。
1990年,创业只有三年的娃哈哈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完成了初步原始积累。
1995年,娃哈哈年产值突破10亿元,利税总额达到1.8亿元。
到2002年底,娃哈哈已经在浙江以外的22个省市建立了30个生产基地,一年生产饮料323万吨,占全国饮料产量的16%。
靠着多年跑市场的经验积累和敏锐嗅觉,宗庆后主导的产品线几乎每次都能准确踩中时代的节点。
2013年,娃哈哈创下高达783亿元的营收记录,宗庆后三度登上“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首富的位置。
在创业前面的20多年里,宗庆后既是董事长,也是总经理,一个人独掌娃哈哈大权,是公司的绝对权威。
有媒体在采访中问宗庆后的女儿宗馥莉:“如果娃哈哈减去宗庆后等于什么?”
宗馥莉毫不犹疑地说道:“等于零。”
就这样,靠着宗庆后的努力,娃哈哈一步步成长为全国知名企业,旗下产品几乎遍布全国的零售终端。
03
然而,在2014年以后,中国快消品行业的景气度转弱,加上电商的冲击,娃哈哈也陷入了困境。
娃哈哈的扩张主要靠线下,靠着几十年在线下渠道的深耕,成为快消品龙头企业。面对电商的冲击,宗庆后似乎显得手足无措。
自嘲不会网购的宗庆后依旧相信实体经济会长期存在,消费者还是需要体验现实生活,而不是一直沉浸在虚拟世界。
之后不久,当再次提及电商时,宗庆后开始松口:“对于电商,我们不抵制,也不会拥抱。”
曾经让娃哈哈赖以为生的“联销体制度”也开始牵手“社交零售”。宗庆后表示:“大环境进行变革的同时,娃哈哈也会跟上时代脚步进行模式上的创新。”
但不可否认的是,属于娃哈哈的辉煌时代已然远去。
当主业出现瓶颈的时候,宗庆后决定开启多元化的新战略。数年间,娃哈哈尝试做童装、奶粉、白酒、商场等等,但都没有溅起多大的浪花。
2015年以后,娃哈哈的销售业绩逐年递减。2017年,娃哈哈的营收仅为464亿元,相比2013年缩水300多亿元。
对于业绩下滑,宗庆后承认而立之年的娃哈哈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大公司病,创新能力也在退步。
但宗庆后一直在努力试图让娃哈哈重生。
04
多年以来,很多人劝宗庆后将娃哈哈上市,但他都充耳不闻。并坚称:“娃哈哈现金流充裕,我们不需要上市。”
不过,商界硬汉宗庆后也有自己柔软的一面——女儿宗馥莉。
2004年,宗馥莉海外留学后回国,开始进入娃哈哈,从基层的生产管理做起。经过多年磨练后,她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她与父亲的思维模式和管理风格截然不同。在宗馥莉看来,改革开放初期,只要有智慧、勇气、胆子大,就能闯出一片天来。而现在自己更加注重规则,讲流程,喜欢团队合作。一个团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各自承担一部分角色,一起商量,统一思想,控制风险,一致对外。
2018年,宗庆后积极推动娃哈哈改变,重新进军保健品行业、与拼多多合作、试水社交电商等。
在女儿的影响下,宗庆后开始尝试改变管理方法论,管理端尝试放权,渠道端试水电商。
如今,她和父亲的分工大致是:她负责生产管理,宗庆后负责市场营销。
与此同时,宗馥莉还在娃哈哈的年轻化、国际化、以及资本化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2018年底,宗馥莉出任娃哈哈品牌公关部部长,从幕后走到台前。从AD钙奶心月饼、炫彩版营养快线,再到跨界彩妆盘等,娃哈哈出现了许多变化。
今年,宗馥莉还换掉了娃哈哈的形象代言人王力宏,选择小鲜肉来“取代”这一重要位置。
5月31日,娃哈哈正式宣布演员许光汉为娃哈哈纯净水及苏打水系列产品代言人。换掉代言人,可能是娃哈哈为了破解“中年危机”迈出的重要一步。
娃哈哈属于宗庆后的时代已经逐渐过去,属于宗馥莉的时代已经开启。
那么,宗馥莉能够带领娃哈哈重塑往日的辉煌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十二不惑” ID(shierbu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