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分析,关于人工智能的科技创业项目

记者|林北辰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不仅创造了新产业、新业态,也给传统产业带来了活力。

7月9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国际资本公司(以下简称“CICC”)举办投融资主题论坛,会上发布了《“碳”致中和,方兴未“AI”》人工智能(AI)专题研究报告。

CICC认为,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GDP能耗,这给能源、交通、制造、城市建设规划等领域的减排带来巨大压力。AI有望从多个维度和场景推动效率和消费的降低,助力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

碳中和是今年的时事热点,人工智能与碳中和相结合的概念让很多参加会议的专家称之为“新鲜事”。过去,人工智能的概念更多地与人脸识别和机器识别等应用相结合。在今年的人工智能大会上,界面记者发现,AI为很多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并持续为新兴行业做出贡献。可以说,

CICC科技硬件首席分析师彭虎认为,从宏观角度来看,AI将从预测、监测和优化三个方面助力碳中和。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BCG)的研究,到2030年,AI的应用有望使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6亿-53亿吨,占减排总量的5%-10%,为企业创造1.3万亿-2.6万亿美元的价值。

彭虎表示,在“碳中和”的背景下,ESG的投资理念将受到青睐,意味着在投资中需要衡量企业的可持续性以及环境和社会影响所关注的三大核心因素。除此之外,AI还应该充满“人文关怀”,这不仅是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增加利润的技术手段,更应该在改善生活环境、创造社会福利、增进人类福祉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CICC建议投资者关注十大领域的投资机会:智能电网、民用无人机、移动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平台、机器视觉、智慧城市、云计算、AI芯片、智能驾驶和传感器。预计未来十年(2021-2030年),上述十大领域将为我国增加近2万亿元的产业空间。

不难发现,除了云计算、AI芯片等热门人工智能概念,CICC关注的智能驾驶、智慧城市领域,是AI与生活产业的又一次紧密结合。“人工智能可以说是生活工业的内燃机。”在2021 Waic开幕式上,主持人总结了今年大会的特点。

资深投资者也看好AI与生活领域的结合。红杉资本全球管理合伙人沈南鹏认为,生活场景下的数据挖掘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AI与家居生活结合越紧密,挖掘的生活场景越多,AI的产业价值就越大。人工智能赋能生活对他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领域。

基于城市的发展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另一个特点。

据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论坛发布,共有十大示范场景进入人工智能产业,包括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物流、无接触电梯、智慧庭审等民生服务场景,城市大脑数字座舱、AI未来工厂创新应用、实时人口动态统计等城市管理宏观场景,以及RPA机器人解决方案、大规模人工智能云计算平台等基础技术场景。

为了支持这些产业的发展,长三角地区布局了重点企业的招商引资和产业集群。比如工信部牵头的“中国声谷”项目,2020年已入驻1000家企业,带来1000亿产值。

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可以

全行业带去的机遇在于“数字化改造”。


明略科技总裁姜平在会上分享了一个趣味数字化案例:某餐饮连锁企业为500家连锁店布置了基于AI技术的“饺脸识别机器”,这是由于饺子的餐饮业常有偷食材、包饺子不规范的问题。利用“饺脸识别机器”给员工包出的饺子评分,饺脸识别机打出的分越高、员工绩效就越高,从而杜绝了员工偷食材行为的同时,也对所有一线员工实行了线上管理。而姜平透露,这家以饺子为核心产品的连锁店,仅仅在设计这款“饺脸AI识别机”的过程中就付出了900万元的咨询费,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可见一斑。


从根本上来看,这是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具有算力上的优势。得益于各行各业的数字化需求,在对企业服务的数字化产业中提供更低成本、更具效率的创新方案将成为长期的掘金领域。


此次人工智能大会透露的信号是,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经济、生活和治理,加速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7月8日发布的《2020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创新指数跃居全球第二,表明中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已跻身世界前列。人工智能行业已不能简单地用“万亿”、“十万亿”等数字概念衡量,其蕴含的行业价值、投融资机会还能够进行更为纵深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