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909万人。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各地区各部门密切配合,汇聚资源,通过精准把握高校就业“基本盘”、全面提升人员配置“精准性”、全方位引导就业创业服务,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总数创历史新高。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各地各部门积极汇聚社会各界资源,确保毕业生“好就业、好创业”。高校全面调查学生发展需求,精准把握学校就业“基本盘”,有针对性地推送岗位,全面提升人员配置“精准性”。
高校辅导员作为实现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全方位、全过程”指导的主力军,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方法,以科学的就业理念为学生开拓求职思路,以专业的规划为学生寻找发展路径,引导学生走向基层、西部和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以周到细致的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获得高质量就业。
综合担保
实施“稳定就业”和“保障就业”
3月中旬,面向江苏2021届高校毕业生的“百校千岗”就业促进行动启动仪式在河海大学举行,同时启动面向江苏2021届高校毕业生加入国家战略的“服务发展谋就业”专场招聘会。
“在毕业生总压力、全球疫情持续、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三大因素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胡建平说:“今年的就业也是利好。一是经济稳步复苏注入新活力;二是本土人才的热潮带来新机遇;第三,创新驱动新引擎。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江苏经济加速复苏,将为今年毕业生释放大量就业需求。”
据介绍,本次就业促进行动的招聘活动主题丰富,包括“服务发展谋就业”系列,引导毕业生到国家重点领域、重要行业和重大项目工作,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新兴领域工作;与相关省级单位合作,推出了“关注重点群体就业”特别系列;为吸引高校毕业生留苏就业,全省13个市联合举办了“江苏就业创业”系列专场演出。据毕业生中心搭建的智慧就业平台统计,今年共发布就业岗位96.4万个,同比增长49.7%。在大力举办招聘活动的同时,还开展了以成才观、立业观、就业观为重点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据了解,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与各部门密切配合,确保毕业生“好就业、好事业”。
精确连接
全面了解需求,全程跟进指导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就业创业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辛以“坚定信心、暖人心、守初心、下大力气促就业”为题,介绍了毕业生就业相关工作。
据了解,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实施就业“一把手”工程,强化就业“一盘棋”思想。学校发挥校友、班主任、专业教师等力量扩大就业
同时,学校积极构建“全程化”的生涯教育体系,为毕业生就业各环节提供全程化的后续指导,实现低中高无缝衔接,简单难跨越。秉承“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用人单位招才引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就业工作理念,建立“就业前帮扶”“延伸式”就业服务机制,精准掌握经济困难、求职困难、身体残疾等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并尽快开展就业前、针对性、个性化的帮扶。
加强指导
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耀
2020年6月,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大学、云南省学生联合会联合推出“大学生们,你们好!”媒体的思想政治专栏每周五晚直播。为了帮助大学生就业,栏目专门设置了“就业直通车”,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为大学生践行就业理念
引导、就业技巧传导、就业政策解读。作为该栏目的发起人,已任专职辅导员8年多的云南大学辅导员朱丹说:“学生需要的,就是我们努力提供的。”“你好,大学生!”已连续两年开展基层就业的专题直播,邀请了西部计划志愿者、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支教团的年轻人来分享他们的基层工作故事。在收看直播后,就有云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报名了西部计划,把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
在各地、各高校、广大辅导员的积极引导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主动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光彩,江苏海洋大学2016届毕业生王海洋就是其中一员。
2009年12月,王海洋响应国家号召在校入伍,成为一名大学生士兵。在部队中他敢于吃苦、勇于奉献,成为连队尖子兵,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2016年7月,王海洋在复员返校完成大专、本科阶段的学业后,恰逢江苏高校内开展大学生专招工作。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再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西藏贡献力量,从事精准扶贫工作,成为吞巴镇扶贫工作的排头兵。之后他又因为表现优异,被抽调到尼木县,负责开展健康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统筹工作。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在于发展特色产业。在充分调研吞巴藏香产业后,王海洋动员远在家乡的女友来到西藏自主创业,经营一家藏香药材店。他将与自己结对的建档立卡户达珍吸纳到该店实现了转移就业,每年为其增收2万余元。
随着电商时代的来临,王海洋鼓励女友尝试开起了网店。销量迅速增长,小店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两名年轻人在政府的帮助支持下,组织电商培训,培养更多的本地电商从业人员,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如今,构建现代藏香产业体系,让更多制作户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这对年轻人踌躇满志,“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输血到造血,我们任重而道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同王海洋一样,全国还有许许多多的高校毕业生,踊跃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干事创业,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作者:本报记者 赵婀娜
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