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湖北省利川市白洋坝镇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身材壮实,棕黑相间,正试图用一些粗话和一个娇小的女孩交流。
原来这是一位来自非洲摩洛哥的茶商,专程来考察春心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基地。当他看到近万亩的优质绿茶园时,他订购了一份每年2000吨的长期合作订单。签下这份大订单的年轻女孩是陈,——29岁的土家族妹子,在农村创业,春心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创始人。
放弃稳定,带领农村脱贫
2012年6月,陈从湖北师范大学毕业,回家看望父母。
“大学生回来了!”村民的热情让陈觉得,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他身上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当时她对创业犹豫不决,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利川市担任教师一职。
生活安全还是创业难?陈纠结了很久,最终选择了后者。
“我知道,这意味着未来的发展将与前20年的努力完全不同,未来是不确定的。然而,既然我们选择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我们只能穿越风暴。”陈笃定地说。
这时,陈的叔叔王第二次创业,创办了金立茶业有限公司,正好需要一个货源稳定的茶叶种植基地。
“恩施是世界硒都,茶叶中天然含有硒,而利川是红茶的核心产区……”在茶叶专家陈叔的指导下,开始实地考察,并写下了详细的商业计划书。
了解到陈的创业计划后,政府相关部门主动上门讲解大学生创业、恩施“草根计划”等扶持政策,还帮助她联系省内知名农业技术专家,对“两个高寒气候”下的茶叶种植给予技术指导。这坚定了陈的创业信心。
不惧困难,开启财富之门
怀着一种冲动,陈立即成立了合作筹备小组。
然而,现实给了她沉重的打击。
原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供销社带领白阳巴镇农民大规模种植茶叶,后来供销社解体,给农民造成重大损失。如今,那些隐痛萦绕在白洋坝老人心中。
“有人认为我没钱,没有办公场所,而我是一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我做了大事。”回忆创业的艰辛,陈至今记忆犹新。“有人堵了路,阻止我们的车进村;其他人,悄悄拔掉我们种的茶苗……”
尽管有许多障碍,陈并没有放弃。她多次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多次与村干部召开茶叶种植动员大会。最后十次组织车辆带着白洋坝镇的农民去参观隔壁的“毛坝茶乡”,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茶乡”给毛坝人民带来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012年7月,来自白阳巴镇湘潭、友好、李爽三个村的106人填写了加入社会登记表。2013年7月,利川春心茶叶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瞄准海外市场,深山茶变黄金
合作社虽然成立了,但要熬过茶叶种植前三年的漫长“等待期”,确保采后不缺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2013年以后,国内“虚火”的高档名茶销售受限。
2015年,利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创业前三年的大学生陈提供了50万元无息贷款和8万元创业扶持基金,帮助陈顺利度过“等待期”,缓解了燃眉之急。
如何开拓市场,保障茶农利益?
陈开启差异化竞争,踏入非洲大陆。
“摩洛哥是中国最大的茶叶出口国,他们特别偏爱恩施的优质g
今年春天,第一批新茶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看着茶叶变成钱,茶农们更有动力了。陈“以茶兴农”的绿色梦想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