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6月2日,红网时刻(米罗融媒记者杨智)“今年我承包了1000多亩地,计划3年内建成5000亩的国家级个体林场……”5月31日,已经是两家园林苗木公司创始人的李朝晖告诉记者,希望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带动家乡更多的残疾朋友致富。
47岁的李朝晖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了信心,也充满了尴尬,但谁能想到12年前的他,却因为人生的接连变故而想到了自杀.
李朝晖在工作。
屋漏偏逢连夜雨
故事要从2008年说起。李朝晖十多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由于家庭的现实原因,他选择离开家乡桃林镇创业,但遭遇了很多挫折,收入微薄。2008年,他在深圳做废品回收的时候,因为工厂拆迁发生了意外,导致右脚终身残疾。此后,他不得不依靠拐杖,高昂的治疗费用使他不得不回到家乡汨罗休养。在此期间,他遭遇了婚姻变故,家里只剩下60多岁的父亲和两个孩子。多年的辛苦让他身心疲惫,接连的生活变化让他失去了信心,一度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父亲的鼓励让他重振精神
他右腿受伤的那段时间是李朝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从一个正常人变成一个残疾人,这种巨大的变化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心理上的。在这期间,父亲每天都在他身边守候,开导他,安慰他,鼓励他,用平实的语言告诉他,‘只要影子还在,就还有人能尊重孩子’。经过几个月的自我修炼,在痛苦和煎熬中徘徊的李朝晖终于活了下来,暗暗咬紧牙关告诉自己,即使去乞讨,也要努力养活两个孩子!
凑1万元起家,创业路上一波三折
等我恢复一点后,我就想怎么在家里做点什么。李朝晖告诉记者,在家中疗养期间,他每天都在思考自己未来的生存计划。后来想到深圳做生意,看到绿化行业大有可为,就想着能不能在家乡种点苗。
在父亲的支持下,2009年冬天,李朝晖从亲戚朋友那里筹集了1万元作为原始资金,在村里的帮助下承包了20亩旱地,开始了他的“育苗生涯”。
万事开头难!2010年,李朝晖从浏阳进口了8300元的苗木,没想到苗都种上了,连5亩地都不满意。当时父亲也觉得苗木生意一时半会儿产生不了利润,不适合现在的李朝晖。他也给李朝晖泼了“冷水”,希望他能找到脚踏实地的东西来温饱,但李朝晖仍然坚信自己的想法,相信苗木生意的前景。
功夫不负有心人,事业迎来小高潮
时间来到2012年,执着的李朝晖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当时中国丹桂苗的价格暴涨,李朝晖地里的苗也涨了。所以他趁热打铁。同年,他承包了村里350多亩荒山。2013年,他成立了一家种苗合作社,带动当地周边的农民一起种植种苗。
在此期间,为了节省人工成本,他和父亲开始了所有体力劳动,不顾风吹日晒,扎根深山,全身心地投入到木苗中。最后,通过几年的努力,李朝晖的事业开始有了起色。2017年,湖南东源园林绿化产业有限公司成立。开始到处跑,接管项目。苗家农场的主要工作人员都是当地人,包括六七个残疾人,每年能带来两万多元的收入。
如今,李朝晖公司种植了很多品种,主要产品有罗汉松、红木桩、丹桂,主要销售给私人高端别墅和房地产。从最初的东拼西凑一万元到现在的投资近千万元,年产值过百万元,李朝晖终于通过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不仅如此,随着公司的壮大,他还积极带动周边剩余劳动力和部分贫困户及残疾人从事修剪、养护、管理等工作。谈到他的成功,李朝晖感谢党和政府、残联和他的亲友对他的帮助和支持。他说,所有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党、政府和残联的帮助。他也将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和贫困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