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初创企业数量在6年内翻了一番,从2015年的1558家增加到2020年的3360家。
香港贸易发展局助理总裁梁写道,过去一年,香港的初创企业受到疫情影响,这打乱了它们拓展业务的步伐。因应业界需要,香港贸易发展局举办了“创业快车”及一系列推广活动,协助企业家寻找资金、建立联系、拓展市场及提升知名度。
创造有利条件力撑初创
梁表示,过去几年,香港特区政府的政策重点之一是为初创企业创造有利的营商环境,并从八个方向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包括增加资源、汇聚科技人才、提供风险投资、提供科研基础设施、检讨现行法律法规、开放政府数据、改变采购制度和加强科普教育。
与资金支持相比,初创企业更愿意看到政府和商界更多地利用香港的创新产品和服务,这更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调查显示,尽管创业企业面临难以赢得客户信任、经营成本增加、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但对香港的创业生态系统总体满意,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应用、与海外市场融合等方面得分最高,整体满意度处于中上水平。新兴行业,如生物技术和医疗保健、新经济和新零售相关行业,得分较高。
此外,近一半的受访者打算进一步扩大在大湾区的业务。他们都认为业务成本低,市场巨大。当被问及初创企业在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时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43%的受访者认为mainland China的制度(包括税收和法律制度等。)与香港不同,39%的受访者担心市场充满不确定性,另有34%的受访者认为存在文化差异,担心市场信息不足或透明度低。
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大湾区的资源,包括较低的运营成本、充足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来发展业务。
贸发局助力初创踏上成功路
梁认为,这项调查的结果将有助贸发局更好地了解初创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需求,从而制定更合适的支持计划和推广策略。年内,香港贸易发展局将举办四项支持企业家的大型活动。
(一) 举办「乐聚初创巡礼」Hong Kong Start-up Fiesta),汇聚创业生态圈各式活动,推动知识转移、促进理念交流、建立伙伴合作,为创业者带来发展新机遇;
(二) 扩大「创业快线」(Start-up Express)规模,通过指导计划培育创业人才,让他们掌握最新科技、撰写商业计划书及提案技巧,并提供拓展海外市场机会;
(三) 再度举办「香港知识产权创业比赛」(IPHatch Hong Kong),让初创企业把松下、诺基亚、理光公司的现有科技专利做创新的商业应用,促进科技巨企与初创企业建立策略合作关系;
#F04142;">(四) 订于11月举办考察团率领科技业及初创企业走访大湾区,并举办圆桌会议、项目提案及交流活动,让初创企业与大湾区的潜在投资者及合作伙伴共商合作。

往届 IPHatch香港 胜出者在论坛为业界分享宝贵经验的情况。
初创盛事汇聚香港
梁国浩又透露,贸发局计划邀请数码港、香港科技园、投资推广署、多家大学及初创组织于5至6月期间共同举行各类型初创活动,并在5月5日举行「乐聚·初创巡礼」开幕礼。
当中,我们会与香港工业总会及香港青年协会分别合办两项崭新活动——创企『闯』企:方案日(Enterprise Connect : Solution Day),青创体验营(Young Founders’Camp)。
前者鼓励企业利用初创的创新理念,协助他们把科技应用在不同层面并把技术落地。同时鼓励港商破旧立新,利用崭新解决方案开创新业务或提升营运效率。后者则让青年创业家发挥所长,根据贸发局业务发展需要提出解决方案,并在贸发局主办的活动如『创智营商博览』及『创业日』上验证营商理念是否可行。
此外,由香港贸发局出版的《创业快线》数字特刊分享「创业快线」得奖者的成功故事。今年还会增设「创业快线」大师赛(Master League),让过去的优胜初创展示他们如何通过「创业快线」进一步扩展业务。

香港贸发局自2018年起每年举办「创业快线」比赛,至今已协助30家香港优秀初创企业踏上成功大道。
「创业快线」除了提供广泛的宣传机会外,最大特色是协助初创投入商业世界,在国际活动中建立全球商网,坐上扩展业务的高速列车。
优胜者将获安排与商界领袖会面取经,参加考察团、展览会,并与潜在投资者、买家和合作伙伴会面。得奖者有机会参与国际展览如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西班牙世界行动通讯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等,汲取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