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王军)今天(1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发布《2017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上升,26%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强烈或较强。同时,大学生创业趋于年轻化,70%的大学生创业者在本科期间自主创业。
报告显示,26%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强烈或较强,较2016年提高8个百分点,3.8%的大学生表示一定要创业。
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创业学院副院长毛姬野表示,除了这种意愿的增强,大学生创业也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很多大学生在本科之前就对创业产生了兴趣,70%的大学生创业者都是在本科期间创业的。
与2016年相比,餐饮、农业、信息技术等行业仍是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领域。其中,71位创业者选择在住宿餐饮行业创业,62位创业者选择在消费电子商务领域创业。
目前,资金不足仍然是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障碍。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资金短缺是他们在准备或创业时遇到的最大困难。“风险投资的来源,37%是自筹,加上25%的团队来源,60%以上依靠自己和团队,加上家庭成员,而且几乎70%的资金必须自筹。”毛向介绍。
报告认为,未来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环境要素的培育和发展,特别是要发展大学生创业融资体系,缓解大学生创业的资金瓶颈约束;同时,要加强对高校创业者的创业指导,营造“高校创业者友好型”创业生态环境。
该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牵头。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0余所高校、企业、社会组织共同组成跟踪调查网络。本次调查覆盖全国52所高校,调查问卷覆盖大学生、高校企业家和高校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