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中国的中小板公司好不好,中小板和创业板哪个好点

这是中国股市史上“最强重组”!

2021年2月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发行《关于启动合并主板与中小板相关准备工作的通知》。深交所认为,将主板与中小板合并,打造以主板和创业板为主体的深圳市场结构,构建简单明了的深圳资本市场体系,对于促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能力,建设高质量创新型资本中心和世界级交易所具有重要意义。

深交所表示,合并安排遵循“两统一、四不变”原则,即统一业务规则、运行监管模式、保持发行上市条件不变、投资者门槛不变、交易机制不变、证券代码和简称不变。

深交所还表示:在业务安排上,过渡期为公告至合并实施完成日;过渡期内,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将继续执行现行规定,企业将维持现行发行上市安排。证券类方面,实施完成后,中小上市公司证券类变更为“主板a股”,证券代码和证券简称保持不变。在技术准备方面,适配了相关的市场展示和数据接口。相关技术准备通知将另行发布。

主板中小板合并意义何在?

其实早在2020年10月27日,市场上就有中小板和深圳主板合并的消息。当时管理层并没有否认这个传闻,而是明确表示是在“酝酿”。从“酝酿”到“准备”,只用了3个多月。

那么,深交所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呢?华龙证券永川营业部总经理牛洋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重庆商报采访时表示:一是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质量。由于深圳主板自2000年以来一直没有上市,除了部分股票借壳上市和市场容量扩大,2004年6月诞生的中小板继承了深圳主板的制度模式,随着创业板的推出和注册制改革,不再需要区分中小板和深圳主板。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后,将形成以主板、创业板为主体的市场结构,结构更简单,特色更鲜明,定位更清晰,有助于明确不同板块的功能定位,夯实市场基础,提升市场。提质增效,提高资本市场整体活力和韧性;有利于进一步突出创业板市场定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两板合并有利于充分发挥深圳市场的功能,促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完善。

二是进一步提升了创业板市场的战略地位。过去a股市场有五块板:上海主板和科技创新板;深市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在科创板推出后,不少市场人士担心创业板会像深市主板、中小板一样被“边缘化”。但随着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特别是注册制的出台,创业板市场近两年的整体表现是全球最高的。接下来,只要深市主板和中小板顺利合并,创业板在资本市场的地位无疑会大大提升。中国股市形成了“上海主板科技创新板”和“深圳主板成长型企业市场”两个“传统新兴”市场结构,有利于减少政策和制度“统筹兼顾”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从而

1.“中小板指数”名称改为“中小企业100指数”,指数简称由“中小板指数”改为“中小企业100”。

2.“中小板综合指数”名称变更为“中小企业综合指数”,指数简称由“中小板综合指数”变更为“中小企业综合指数”。

3.“中小板300指数”名称变更为“中小企业300指数”,简称“中小300”的指数不变。

4.“中小板创业板100指数”名称变更为“中小企业创业100指数”,简称“中创100”的指数不变。

>5.“中小企业板创业板400指数”名称变更为“中小创业企业400指数”,指数简称“中创400”保持不变。


从深交所发布的指数更改信息来看,除了“中小板指”和“中小板综”名称有所改动外,其余的没有任何变化,且各大指数的标的股也没有变化。那么,深交所这样做有着怎样的市场涵义呢?


“从本质上讲,深交所比上交所把发展新兴产业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采访的成都青铜天使投资总经理赵航指出,“深圳主板和中小板合并后,这些指数仍然是按照原来的覆盖面进行计算,唯一不同的是‘中小板指’与‘中小板综’的名称改了下,但所表达的意思仍然是相同的。可是,这个微小的变化却反映出了深交所比上交所更加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原因在于深圳市场中小板和创业板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涉足的是新兴产业,深交所设置的这几个指数全部与中小创有关,而与深圳主板无关。恰恰深圳主板大多数股票与上海主板一样属于传统周期性蓝筹,这样一来,深圳主板就被进一步边缘化了。由于上交所为上海主板专门设置了一个‘上证50’,但却没有为科创板设置‘科创综指’且深圳市场却没有为深圳主板设置‘深证50’,因而这个细微的差别,反映出管理层在周期性行业与新兴产业之间不断平衡,以求各行各业效益实现最大化的态度。所以,指数名称的改变,背后反映出决策层在深圳主板与中小板合并后,发展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和愿望。”


“巨无霸魔咒”再现江湖?


面对资本市场这一前所未有的“重组合并”,深圳二级市场会有怎样的反映?会再次出现屡屡应验的“巨无霸魔咒”吗?银河证券江南大道总经理唐贺文在接受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第一、显著利好深圳主板核心资产股。深圳主板与中小板合并后,除了深证成指与深证综指两大指数标的中存在着原深圳主板的个股外,再也没有一个能反映深圳主板的指数了。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深圳主板被边缘化;但另一方面,正因这个边缘化,让深圳主板的行业龙头,也就是核心资产品种,在资本市场上具有更加难得的稀缺性。因此,深圳主板核心资产股特别是被低估的优质行业龙头,有望迎来更加靓丽的春天。


第二、对中小板核心资产股影响中性。近段时间中小板核心资产股大幅下跌,显然与深圳主板中小板合并存在一定的联系,逻辑在于深圳主板中小板合并为深圳主板后,中小板在形式上被淡化了。不过从深交所设置的几个指数来看,显然管理层知道中小板的重要性,并不希望中小板被淡化。再结合中小板核心资产股前期累计涨幅过大的因素,我们认为深圳主板合并中小板,对中小板核心资产股影响是偏中性的。


第三、多数超跌题材股有反弹没反转。2月5日早间,中小板与深圳主板很多题材股出现旗杆式拉升,之后回落。连续下跌后出现这样的走势,表明部分从核心资产撤离的资金开始尝试性建仓超跌低价题材股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资金介入超跌题材股,并不是因为它们真的看好,而是这些题材股跌到了濒临面值退市的边缘急需自救。但在注册制和退市新规的双重压力下,超跌题材股反弹高度不容乐观,且最终难改退市的厄运。尤其是当中小板与深圳主板合并后,全面注册制只是时间问题了,退市风险必将成为贯穿今明年的最大风险。


第四、创业板会因“巨无霸魔咒”成为杀跌重灾区。发端于2018年10月19日的创业板这波中级牛市,与沪深主板中小板相比,一个巨大的差别在于创业板几乎所有个股都被轮炒了2遍甚至更多。创业板见顶时市盈率71倍也是全球最高水平,但大多数公司基本面并没有抓住科技革命与宽松政策的契机实现脱胎换骨,相反年报预告让很多公司出尽了洋相。随着创业板综合指数砸破半年线(120天线)大关,创业板市场向下的空间也就完全打开了。深圳主板合并中小板,对创业板长远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过去两年的大涨透支了这一利好。所以,利好出尽变利空,“巨无霸魔咒”必定在创业板身上得到灵验,且下方年线(250天线)绝不是调整的终点。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王也


来源: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