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是零食?也可能是这个承诺。
反正一个小吃店的收入怎么翻三倍?我们开始吧。我有一个朋友系列。
我有一个朋友。他家在农村,在一个好县城。好在他家正好在103国道的路边,正好是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在这样的地理位置优势下,他的父母也充分利用了这一难得的优势。他们开了一家小吃店。
如果是中国人一致喜欢的传统团圆套路,那么我朋友已经拥有了一座小银山,拿着一个小宝罐过着幸福舒适的生活。
然而,理想是充实的,现实是骨感的。我的朋友并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相反,他一年又一年像贫困线一样前进。朋友很沮丧,抱怨生活不容易。我也明白生活没那么简单。大多数人每天都在为明天而活。至少,明天还有希望吗?我安慰我的朋友。所以我抑郁了,谁来安慰我?
毕竟是朋友,好哥们。似乎没有鸡蛋可以安慰,之前吹的NB也不能用眼泪鄙视。我做老师的好心又犯了错,开始把NB吹死。我开始给我的朋友提建议,试图把他们从泥潭中拯救出来,摆脱苦海,然后走向人生的巅峰。
咳咳,NB好像又炸了。
我鼓足勇气喝了一大口啤酒,差点被呛到。开始一边喝酒一边和朋友聊天。
朋友不可置信地看着我,有了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开始在小店里谈各种事情。
小吃店用老汤做羊杂,主食是火烧肉、鸡蛋汤、方便面等。爸爸妈妈是主力军,朋友们帮助我,不忙的时候就自己做小生意。这就是简单的背景。
我问:羊杂汤有名吗?什么平泉羊汤,集贤羊杂子?
他说:没有,爸爸自己的食材,自己的味道,都熬了好几年了。
我问:总有人来吃饭吗?回头客怎么样?你自己吃饭吗?
他说:附近有很多吃了二三十公里的人偶尔来这里。一开始我也是自己吃,但是吃的越多越爱吃。后来吃多了就不太喜欢了。偶尔不知道吃什么。有一碗相当提神。
我问:一个人吃一顿饭通常要多少钱?
他说:一般8-15元,一碗羊杂两把火,配香肠或者肉。也可以便宜5块钱吃一顿饭。加两个煮豆腐汤烧。
我的心爆炸了:在我们大都城,这样的饭怎么能吃到三十?为什么这么便宜?不相信地看着我的朋友。
他无奈地笑了。如果价格能和北京相比,农村人就活不下去了。
我也这么认为
我问:每天有多少人来?他们都做什么?
他说:我真的没数。有的人路过国道,有的人绕过国道。有时,当国道上或国道附近有项目时,工人们也会来。
我问:附近还有其他小吃吗?竞争激烈吗?
他说:“唉,有一家杭州馒头店,一家安徽牛肉面店,早上两个煎饼。”。一个
-word" data-gid="4898055" qid="6547311686309647630" mention-index="1">小店都吃不饱,还来一堆过来抢。我问:每家的情况都怎么样?比你家的强?
他说:半斤八两。杭州包子铺刚上的时候火过一阵儿,可能是吃着新鲜吧,后来也就那样了。我问过一些食客他家的东西怎么样,说勉强,太贵了,两屉包子加碗汤得小二十。
他说:行了吧你,今儿喝差不多了,NB也吹的差不多了,赶紧回吧,老婆让你跪搓板儿又搬出我来挨骂。
我正愁呢,这还真马上想不出啥对策,趁个台阶儿下了吧。
我又开始了NB,我没多,我没喝多。。再。再来十瓶。。。咯。。。
忘了怎么回的家,但哥们儿的事没干敢忘,不然真成吹NB了。
首先,用自以为很牛的模型理论分析。
羊杂汤,算一个小众的小吃品类。这个品类的用户群虽然占比不高,但人数不算少了。而且,喜欢吃的喜欢死。这就有做成的可能了。竞争不高,有固定的受众群,客单价相对不算太低,如果口味不错,可以做成一个小品类的细分第一。
再次,小店的地理位置还算不错,在交通要道的必经路口,这就有两类用户群可以维护。就像我朋友说的,一部分本地人,一部分过路人。
简单讲,目前的小店综合思考,确实是可以做成一个稳定的赚钱机器的,而且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分析一下如何打造一个微型的赚钱机器。意淫一下:真成功的话,哥们儿不得请我喝一辈子酒啊,哈哈哈。醒醒先!
第一步,我们先把产品优化一下。
羊杂汤,这个承担爆品的角色当仁不让,但肯定不能大改,不能在味道上进行变化。既然已经有部分回头客,说明味道是可以接受的,且地方住的口味,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改死了。
那就从形象上改。当然,我们不是要改的高大上,那样就马上死了。一定注意,我们的客户是农村人,过多的高大上只能飘着,不能落地也就死了。
换一口锅,有历史感的锅,给人熬制的韵味。一些羊骨熬着,体现原骨熬制,不专业的说,反正我会认为这种感觉不是勾兑。。。
卖相狠狠的提了一个档次。
再从搭配上改。有时候我们去一个地方吃饭,并不是为了主打菜,而是为了小菜儿、辣椒油、咸菜。。。往往这样免费的东西味儿又正、又独特。熬一个有自己特点的辣椒油,啧啧,想想都流口水。
主菜搞定。
哥们儿提过的,他们有素菜豆腐汤,真不赖,吃不了羊杂的人来碗豆腐,至少别让进门的人有嘛。
主食呢?这是一个问题。羊杂本身油性较大,再来俩肉夹馍估计就腻了。那就荤素搭配,找一个素菜火烧配羊杂,相互抵消。
菜搞定了,最重要的是怎么让人来。
分两类人:过路的和当地的。
怎么能上过路的人多起来呢?试想下,我们自己开车出去旅游的时候怎么找饭店?是不是一边开一边两面看着?突然有个大牌子:XXX饭店,看着还不错的时候,我们就去了?对,就是这个套路。
过路的人一般对路况不熟,开车时左看右看的也不安全,我们把牌子放在店铺前两公里的显眼位置,写明"前方2公里有好吃不贵的饭馆",然后在店铺的路口做个明显的指路牌,告诉他,好吃不贵的饭馆就在这里!为什么要放在两公里前呢?给司机一个反应的时间,就别在给他增加难度去调头了!
当地的怎么办?
1. 一定要有一个宣传的媒介,告诉食客们店铺的变化。对,最好的就是微信。我们不要什么高大上,弄公众号啊什么的,在实实在在的农村不需要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你只要加上微信号就行了?什么?他们有微信吗?好吧,你以为是朝鲜吗?农村人玩儿的可不比帝都人民差啊。
2. 每到十一点,发条朋友圈儿,刚出炉的火烧,热气腾腾的羊杂汤。。。嚯,馋虫都勾出来了还怕他不来?再配着个人满为患的小视频,啧啧。
3. 不光要自己传,还得让食客们帮着传,怎么办?给好处呗。大夏天的,熬点酸梅汤,一大锅也就2 块钱成本。那边热的汗流浃背的还咋想吃什么?直接就那家"免费喝酸梅汤的那家"呗,喝他两大缸子。免费汤都喝了,还怕他不吃饭?
好吧,写了这么多,也真是怪熬人的。明天找哥们儿喝酒去,趁酒劲儿再吹吹NB。这要是成了,咱以后的酒估计管够了。哈哈哈哈,美得我屁颠屁颠的。
诸位,如果你也尝试这么搞搞,那就好好搞搞,我不收费。但成了得发个喜报,栽了,就只当交智商税吧。
点关注,不迷路。精彩内容,保质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