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新创业例子素材,创新创业的例子及分析

汇聚双创活力和澎湃发展动力。2019年6月13日,全国大众创业创新周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创新创业成果吸引着你我的目光。创业路上追逐梦想的故事令人激动。

故事一:“回归”农业,让更多农民分享奋斗成果

39岁的魏贤满在重庆农村长大。大学毕业后,魏贤满来到城市努力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成为了重庆一家星级酒店的经理。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她在2014年辞掉工作,来到南川区河图镇七坪村“回归”农业。

除了发展板栗等特色农产品,魏贤满还以“互联网农业”“电商扶贫”“市场公益”为发展战略,搭建了连接城乡、服务农民的农村电商平台,与多个贫困村签订了“电商扶贫”合作发展协议。南川区20多个乡镇的农产品可以通过“扫荡乡村”来销售推广。流通环节减少,当地农民收入也增加了。

现在,魏贤满在七坪村建的民宿项目也在建设中。她认为农业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产业”,让更多的农民分享奋斗成果是一种极大的成就感。

故事2:五彩缤纷的青春为老人撑起一片夕阳红

杨瑞梅是一位“80后”女孩,是河北省邢台市魏县张台镇一家养老院的院长,也是150多位养老院老人的“小父母”。

2005年,从内蒙古医学院毕业后,杨瑞梅回到了家乡河北蔚县,开始追寻自己多年的创业梦想。起初,杨瑞梅结合自己的专业开了一家牙科诊所。在此期间,她接触了一些来看病的老人,杨瑞梅逐渐萌生了开养老院的想法。经过两年的筹备,2014年2月,钱璐幸福学院正式开学。

杨瑞梅把养老院当成自己的家,经常24小时守候在这里。因为养老院人手不够,杨瑞梅要做打扫卫生、大小便、洗澡、按摩、喂饭等工作。邻居说杨瑞梅是以父母的身份抚养老人的。“老人把我当女儿看待,融入其中后,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可以为更多的老人创造幸福的晚年。我所做的是有意义的!”杨瑞梅用自己的努力,让慈安幸福医院蒸蒸日上。

故事3:虽然身体残疾,但可以自己支撑

28岁的海浪,出生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五联村。当她三个月前出生时,一场高烧导致了她严重的脑瘫。此后,她的手脚无法自由活动,日常生活需要家人照顾。

2008年,姐姐夏海送给海劳一部老式键盘手机,鼓励海劳用手机与外界交流。为了交更多的朋友,海浪开始学着用嘴唇打字。不知道嘴唇磨破了多少次,她终于可以熟练操作手机了。

2015年底,海朗家庭被确定为精准扶贫户。在帮助干部了解海朗在走访期间可以使用手机时,他们建议海朗尝试做一个微信商家。父亲给她换了智能手机,帮干部为她联系厂家,海浪开始在朋友圈里卖家乡的农副产品。

当初海朗的朋友圈只有27个朋友。为了推销产品,她用各种方式结识新朋友。创业三个月后,公司以100元的价格出售了夹枣核桃,海浪赚到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笔收入。随着朋友数量的增加,海波的生意也逐渐好转。当地残联也为海朗提供了电商扶持资金。她开了自己的店,把村里的快递点都放在店里。

尽管身体残疾,海浪从不抱怨。她说:“虽然我挣的钱不多,但我还是希望养活自己,不要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在创业的路上,让我们为t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