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齐亚岚 长沙报道
“面朝黄土背朝天,年复一年努力”。
贫穷、困苦、落后是传统农业根深蒂固的标签。曾经,这是驱使农村青年离家打工谋生的痛点;现在,这是决心改变乡村,建设家乡的年轻人的火种和信念。
通过学习种植技术,帮助农民长得好;去创新营销渠道,帮助农民卖得好;随后,通过发挥电商平台的力量,服务好农业升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点亮了农业产业链中不同的领域,让这个有着9000年历史的古老产业跃入了年轻人的脉搏。
就要种出个名堂来
高级农艺师、高级职业农民、眉县金地樱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宝鸡市十大农业创新专家.在农民职业中,出生于80年代的张春造就了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
陕西省眉县是大樱桃最佳优生区,樱桃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张春的父亲张小雯于1986年开始种植樱桃。他不仅是梅县樱桃产业的领军人物,还是优质大樱桃品种“小文一号”的育种家。从小,张春就对农业充满了敬意和向往。2018年,他毅然辞去公职,走上了务农之路。
张春展示培育的樱桃幼苗。
樱桃味道好,树很难种。在现代科技改良品种之前,樱桃树生长周期长,成活率低,果肉细腻,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和病虫害的影响,让不懂种植技术的传统果农苦不堪言。直到“小文一号”大樱桃品种问世,樱桃的生长周期从7年到8年缩短到4年见果、5年丰产,极大地缓解了果农的压力,将梅县樱桃产业推上了现代化发展轨道。
有了榜样在前面,张春继续发扬学习的精神,在樱桃树的快速结果和省力化管理方面不断创新。然而,现代化理念与传统种植模式的碰撞与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张春的多元化尝试被大家评为“爱折腾”,从普及果园种草技术到研究超细纺锤栽培技术,再到降冠增行距实现机械化管理。“从成员到家庭成员,一开始大家都没认出来。然后我会从自己做起,用我的成绩带走每一个人。”
努力是有回报的,在张春的努力下,“小文一号”樱桃实现了从三年挂果四年增收到两年挂果三年增收的“蝶变”;合作社年产樱桃苗木40多万株,年收入1400多万元,成功增收;通过推广种植技术,带动全县发展大樱桃1万多亩,年产量6000多吨,年产值1亿多元。
从事农业的父亲们正在变老,但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已经长大了。张春坚定地接受了父母手中的“接力棒”。当有人质问年轻人谁会选择种地时,张春回答得一语中的:“我会种的!不仅要种,还要种一个样子,种一个有名的名字,给农民看,带农民干活,帮农民挣钱!”下一步,张春要做好品种更新和技术更新的文章,让樱桃种植更容易,为农民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把农产品的价值卖出来
花藤,90后,麻阳大胡子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在他的带领下,这个位于一个小县城的农副电商企业在成立的那一年,实现了1000万元的销售业绩,为村民开辟了一个农业电商的新天地。
三年前,在杭州成功创业、拥有丰富电商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的花藤,带着对家乡的热情回到麻阳,开始了新的农业创业。“麻阳的家家户户都种糖桔,但和我父母一样,大多数村民都是传统农民,一
第一次涉足农业,滕华贤在朋友圈做了一个实验。开直播、分渠道、做短视频,一系列花里胡哨的推销方式让村民耳目一新,也获得了广泛的反响。坚定的订单让花藤看到了农业电商的巨大成就,更坚定了他带领村民走电商“新花路”的信心。
花藤糖桔园的质量控制。
2019年,借了麻阳电商
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建设的东风,麻阳胡子果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但很快就迎来了第一场硬仗。“公司刚成立不久就遭遇了冰糖橙行情动荡,如果销量上不去,对果农肯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为了帮助乡亲促销增收,滕华全面调动资源。一方面积极联合农业电商平台惠农网,通过品牌推介会销售订单2200万元;同时联合短视频平台开展带货直播,实现1200万次曝光,让麻阳冰糖橙在网上打出了名声,还帮助贫困农户实现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

滕华参加惠农网消费扶贫活动,推介麻阳冰糖橙。
像滕华一样逆向创业的有志青年并非个例,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1010万人,同比增长19%,是近年来增加最多、增长最快的一年;中低线城市新增农副产品电商企业8万余家,同比增长365.88%。
农业正在成为下一个风口,面对广阔的市场,滕华有着明确的认识和规划:“农产品的品牌化和标准化是大势所趋,除了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我们还要做出差异化,从品牌角度构建麻阳农产品的护城河”。
让农产品流通效率快起来
农业已经成为新时代年轻人造梦的热土。沉寂的乡野上,张春和滕华在追逐自己的理想;喧嚣的都市里,也有人在平凡而关键的岗位上推动着农业创新。
93年的邵阳女孩刘辉婷,目前在农业电商平台惠农网从事类目运营工作。在她看来,这个岗位就像是农业电商领域的“店小二”,通过优化产品展示,提升营销成果,让农产品通过网络卖得更多,卖得更好。

刘辉婷在工作中。
童年帮爷爷插秧播种、种菜收稻的经历,让刘辉婷对传统农业和农民的辛苦有着切身体会。“过去农村信息闭塞,农民没有销售渠道,就算粮食丰收也不一定能卖出好价钱”。想到爷爷一辈子都在为收成而忧愁,刘辉婷在心中早已坚定了自己的志向,“‘让农民更富裕’就是我最大的梦想”。
传统农产品交易要经过产地批发、销地批发、农贸市场层层流转,漫长的中间环节极大地挤压了生产者的议价空间,让农民陷入“丰产不丰收”的怪圈。如今,电子商务替代了大部分中间商,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直接参与市场的机会,而类目运营就是农产品展示销售,提高交易转化率的重要环节。
惠农网现有农产品、农用物资和农业服务涉及近两万多个品类,每一个品类都是一个巨大的垂直市场。在这个庞大而精细的体系中,刘辉婷是将农业生产者与市场连接起来的关键。
小到产品上线、用户沟通;大到运营活动策划,类目结构优化,刘辉婷稳扎稳打,坚守着“农业店小二”的使命和初心,通过自身专业能力,为农民增收发挥着能量。每当运营活动收获良好的反响,类目成交转化率不断提升,她都能感受到自己这份工作的价值所在,一串串理性的数字背后,也许就是农民喜悦的笑容。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农业行业今非昔比,但青年人的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五四精神一直在传承。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农业新青年们站上了属于他们的舞台,在现代农业的广阔天地中施展智慧和抱负,以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让农业变成造梦的热土,激荡起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