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个人创业项目大全 海口创业致富

80后“新乡贤”王琼:

走出家乡敢闯敢干,自己富了

返乡创业敢想实干,全村富了

他没有太多文化,却因为社会的富裕和磨砺而迅速成长,养成了敢想、敢做、努力的做事风格。他是海口市美兰区三江镇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红宝石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琼。"他是一个敢于折腾,能做实事的人."这是村民对王琼最多的评价。他“敢想敢折腾”的故事在十里八镇广为流传。有了这种“进取精神”,他不仅让自己的生活富裕起来,还带着全村人走向了宽阔的道路。

王琼

2009年,因为这个回乡创业的年轻人,切子村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王琼的带动下,曾经只割橡胶养家的村民现在收房租,在家门口找工作,等着莲雾产业分红,小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目前,切子村正在规划一个“田园综合体”,村民们将过上更好的生活。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方都市报记者田春雨文/图

心系家乡

看好家乡发展返乡创业

带头解决困难人员就业

切子村位于三江镇北部,在三江镇的偏远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自然村有16个。这个行政村有436户近2000人,土地近万亩。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橡胶种植,多年来只够维持生计。

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王琼,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村子里长大的,但他好动,从小就有很好的“闯劲”。15岁那年,他因为家里穷,辍学外出打工。起初,他摆摊卖猪肉,当过环卫工人,当过足疗老师,后来转行到各个行业。在此期间,他没有盲目工作,而是深入行业,在管理中积累行业运营经验,在行业中积累网络资源,提升自我。善于捕捉商机的王琼,20多岁就开始经商,与人合伙开了一家洗涤店。

2009年,王琼扩大企业规模,把目光放在了家乡——切子村,决定将工厂迁回新寨村组。“洗涤工作很简单,残疾人可以做折叠毛巾之类的工作,只要他们愿意就行。”在雇人方面,王琼偏爱家乡的残疾人和贫困户,让家乡的人看到他对家乡的热爱。

从那以后,“敢折腾”的王琼开始建设养鸡场和有机肥厂,以此来带动村民就业。王琼以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致富,在家里盖了新房开了新车,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帮助了部分贫困户。

2012年,王琼被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

这一年,王琼年仅24岁,被任命为当时的村党支部副书记。他决定加紧奋斗,“承担更大的责任”:带动家乡改变村容村貌,改变村民以橡胶为生的传统生存观念。

绝处逢生

“威马逊”重创“橡胶”

“危中有机”布局“莲雾”替代

2013年,王琼当选村委会主任后不久,他正准备干一件大事,但

在2014年连续遭遇“威马逊”和“海鸥”两场强台风,让村里主要的经济作物橡胶树几乎全部“腰斩”。


刚一上任,就遭遇“当头一棒”,着实让王琼有点“蒙”。但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头,让这个年轻人也在“危”中看到了“机”:既然橡胶这条路走不通,为何不试试别的产业?王琼决定趁此机会调整产业结构,莲雾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经过科学细致的调查,王琼发现,在海口大面积种植红宝石莲雾的基地并不多,周边市县也缺乏大型种植基地,而这个品种的莲雾市场行情很好。村里正好有大片闲置的土地,土壤肥沃,劳动力较丰富。


然而,当时村民因台风损失大,该如何发展的顾虑也不小。如何改变大家的想法,接受产业调整的新发展思路?王琼决定逐个问题突破,首先解决村民最顾虑的问题——新产业的技术难题关谁来把?王琼费尽心思,专门“挖”来一位科班出身的技术大咖和海南知名的莲雾种植土专家,强强联手,为莲雾产业的启动保驾护航。


同时,他采取先拿茄苪村福宝村民小组当“试点”,动员橡胶大户选择部分橡胶地“试行”的办法,将实际成功案例中的真实发展情况打造“样板”,展现在村民面前。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还带领村党支部的党员们,组成“宣传动员队”,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最终说服村民放弃橡胶改种莲雾。


就这样,该村民小组12户村民选择加入新成立的福宝红宝石莲雾种养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产业,逐步形成跨区域连片发展的莲雾产业带基地。合作社的成员除了可以在基地里打工领取工资外,每年还有莲雾销售的利润分成,收入稳定且可观。


实践证明,王琼是对的。目前,茄苪村成立3家莲雾种养专业合作社,吸收132户509人入股享受分红,带动莲雾种植700多亩,村民人均收入大幅提高。有了产业的发展,贫困户不仅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而且增强了脱贫信心。


对贫困户来说,莲雾更是成为通向幸福生活的“脱贫果”。“我们这些年来变化很大,换作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王书记到我家,把家里9亩闲置地入股莲雾种植合作社,不仅有稳定的土地租金收入,每年可以享受利润分红,还能在家门口的基地打工。”回想起当年“橡胶”遭灾后的生活困窘,脱贫户邓妚芳感叹当下幸福感满满。


凝聚人心


抓党建打造强有力的“基层堡垒”


促产业让村子发展“后劲儿”十足


人心齐,泰山移。作为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强党建一直是王琼十分“上心”的事儿。


面对村里当时老龄化严重的干部队伍、涣散的党支部,王琼首先从规范规章制度、带头学习开始,转变党支部的学习和工作风气。党支部团结起来,有了战斗力,后面的事情就顺多了。


为推动扶贫产业升级,提升脱贫致富成效,在三江镇政府的支持下,茄苪村党支部选择“牵手”当地知名乡村企业家,优势互补,以农旅融合为突破口,延伸产业链,在已有的莲雾种植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产业内涵,打造莲雾庄园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


“莲雾庄园项目一期为水果采摘园,占地面积约30亩,目前已启动,计划今年底建成。”王琼介绍,该项目以莲雾种植为主要产业,延伸农业产品示范、采摘、观光、科普、研发等服务功能;打造多功能、多产业、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园,探索“互联网+农业”新模式。


在党支部和工作队的努力下,茄苪村集体经济越做越大,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2020年利用100亩撂荒田地开发皇兰洋农田综合项目,将原先的撂荒地变成特色农业发展基地,项目建成后,将解决村民就近就业问题。这也是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动力的具体体现。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有力带领下,茄苪村党支部在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荣获海口市五星级党支部,村党支部书记王琼荣获海南省劳动模范。


对于这些成绩,王琼并不满足。借助海南江东新区建设、全域旅游发展等政策的东风,茄苪村正加大完善基础设施力度,盘活现有的村集体用地,近50间琼北风情民宿已部分投入营业,着力扩宽莲雾村发展空间,打造餐饮、住宿、观光休闲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田园综合体,增加村民收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吃上“旅游饭”。


“有了产业支撑,村子发展后劲儿才会足。”王琼相信,在自贸港建设的大潮下,茄苪村的日子一定会像莲雾一样,越过越红火。